继“国资收购存量房”后,官方又亲自下场收购存量闲置土地!
3月13日开始,福建多地政府发布专项债收购存量土地的公告,包括福州福清、泉州晋江、三明永安、龙岩中心城区、宁德等在内,共计拟收储土地超105宗,总价超213亿元。这还不是全部清单。
官方砸数百亿直接买下未开发土地,等于帮房企回血。“拿地一时爽,暴雷坑里躺”的闽系民营房企,有救了?
去年517救市政策首提“允许地方政府通过专项债回收土地”。什么叫土地专项债?就是国家给地方钱,让地方直接拿这个钱管理或回收土地。
很多房企手里握有大量的土地,要么没钱开发,要么开发也是亏本。克而瑞数据显示,全国2023年至2024年上半年成交的涉宅地块,整体开工率不足五成。
对于现金流紧张的房企来说,闲置土地就是烫手山芋。官方下场收地一举三得:
1、让开发商回笼资金;
2、为土地市场“拆雷”;
3、调节地市供需关系。
2024年11月,自然资源部发布《关于运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收回收购存量闲置土地的通知》。年后,一场轰轰烈烈的“收地潮”在各地铺开。
近日,福建多个城市陆续公示2025年土地储备领域申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用地收储价格。据东街1號统计,截至3月20日,福建省第一批拟使用专项债收购存量土地的数量已超过105宗,用地面积超7732亩,拟收购价格合计超213.8亿元。
单单泉州下辖两地就占了40宗,用地面积高达4068亩,拟收购价格超86亿元。其中,晋江市以商业用地为主,南安市以工业仓储用地为主。
而福州下辖的各区县(市),目前仅福清披露了收储计划。
福清市2025年使用专项债券第一批土地储备拟收回收购4宗存量闲置地块,包括3家福清民企(融湾、金辉、新东方)旗下的3宗涉宅地块和龙疆建设(福清事业单位)旗下的1宗商业地块,总收储面积255.89亩,拟收购价格10.083亿元。
福清这批住宅用地是2021年至2022年以底价出让的,如今回购价格差不多是按原成交价的84-85折。
在去年11月的通知中,自然资源部明确优先收回收购企业无力或无意愿继续开发、已供应未动工的住宅用地和商服用地。据东街1號统计,福建已公布的2025年拟收储土地中,涉宅用地占了一半。
宅地大规模收储,哪些房企将会收益?
东街1號注意到,宁德市、晋江市、永安市以及龙岩中心城区、新罗区、永定区、连城县的收储土地,使用权人清一色是国企。整体来看,福建已公布的收储土地中,超8成都是国企所有。
如果把范围缩小到涉宅地块,目前已公布的也只有4宗地是民企旗下的,除了上述福清市的融湾、金辉、新东方3宗,还有1宗是武平县的福建金岸房地产地块。
为什么福建首批收储主要面对的是地方国企?
因为这两年,地方城投为了兜底拿了大量地块,但由于专业能力缺乏以及较大的化债压力,很多地块根本没有进入开发阶段。克而瑞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5月份,30个重点一二线城市中城投拿地总开工率约22%,未开工面积已经接近3.3亿㎡。
再加上民企地块多被抵押,债务纠纷复杂,那就让“听话的亲儿子”优先回血,方便快速解套。
这一轮收地,闽系民营房企应该分不了多少羹。福清是个例外,毕竟地市都是靠本土民企撑起来的,地方国企本来就没拿几幅。
金辉是幸运的。这家销售额一度近千亿的老牌房企,去年3月曾官宣“违约”,但后来反转,在4月完成债务偿还。这是目前闽系上市民营房企中还没暴雷的“独苗”。
2020、2021年,也就是停止拿地前,金辉重仓家乡福清,豪掷十几亿囤地,但不少项目去化结果并不理想。此次拟收储的政府地2017047号(即宗地2021拍-13号),就是金辉在福清拿的最后一幅宅地。
3月19日,金辉控股集团发布盈利警告公告,预计2024年亏损扩大至95亿元。而去年,这个亏损数据只有6亿元。另据财报,金辉集团截至去年9月底货币资金余额31.47亿元,而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70.63亿元,手里的钱难以覆盖短期债务。
在融资受限、销售回款慢的情况下,如果福清这块地能顺利回血4.86亿元,多少能缓解金辉偿债压力。
福州市区的收储清单还未公布,但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布的《2024年度福州市存量住宅用地信息公开》可以窥探一二。
截止2024年底,福州市存量住宅用地项目130个,总用地面积约8815.35亩,其中,未动工土地面积约1557.15亩。
按照《福建省土地管理条例》,未动工开发满两年,可无偿收回。由福州市三坊七巷保护开发有限公司开发的台江区龙岭顶巷以东出让地块、由福建省二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开发的鼓屏路86号旧改地块、以及由福建中旌置业有限公司开发的琅岐国际旅游度假区D14号地块,距离约定开工时间都已过了两年,很有可能被纳入本轮收储。
救楼市已经进入了“深水区”,但政府的橄榄枝大都抛向了国企。本轮收储“净地”是前提,而出险民营房企手中的闲置土地大部分是有抵押的,想被收储,要先调配资金来解押土地。回血,并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