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这么多家长反对高中双休

韩胤聊娱乐趣事 2025-03-05 03:20:50

为何反对

前些天写了篇关于长沙高中双休的文章——《长沙高中双休没几天,为何有家长带头反对》。截至目前,这篇文章共有上万的阅读,留言63条,令我有些意外的是,这些留言大多反对双休!

之前某平台发起过一个一项投票,18万人参加,55%支持双休,45%反对双休。为何从留言看情况迥异?

或许可以这么理解,天平一方,支持双休的学生,基本都是沉默的大多数,而愿意表达意见的,则是害怕因为双休让孩子掉队的家长。

先亮明立场,我目前只是名“吃瓜群众”,但是如果让我选择,我绝对愿意给孩子双休,还孩子一个更轻松、健康的成长环境。

我有些疑惑,难道孩子的身心健康,在高考竞争面前,真的不值一提吗?为什么有那么多家长旗帜鲜明地反对双休呢?

话不多说,还是先把家长的留言摘录一番吧。

家长反对双休的理由,集中在以下三点。

第一,自己不卷别人卷。

IRIS:高考是全省比拼,那就全省都双休,不能只有长沙双休。

遐思:要双休也可以,但要全省一起执行双休,不然对长沙的高中生太不公平了。在冲刺的关键时刻,来这么一出,有没有征求过长沙高中生家长的意见。高中又不是义务教育阶段。

第二,禁了双休禁不了教培。

独雪:双休简直就是加重家长负担,从学校上一天课变为到外面去补各种课。

晚芳:就是那些有钱人要双休,如果不双休,他们怎么能去补课,我建议双休,把补课机构全部取消,这样对家庭条件差的可能会公平一点,可是这样还是会有很多有钱的人请一对一老师。

兴:对于初三和高中学生,应该允许周六上课。原因是能够减负。理由如下:无论政府如何定政策,大部分学生还是会周六上课的,无非是在学校上,还是在课外班上的问题。如果学校组织周六上课,家长就无法在校外上课外班,客观上减少学习压力。

还有位家长算了笔账:原来每月补2天,每天6节课,4020/月,现在好了,休息8天,每月要8040元,实在补不了了。

第三,此时不拼何时拼。

BOBO:学生时代可以选择不卷,职场时代也能选择不卷吗?学生时代不适应卷,职场也能不适应卷吗?卷,是物竞天择的选择。

PHO:不卷可以不学,别人努力何必阻挡!

有位网友的评论最能代表大家面对高中是否双休这一议题是两极化的反应:

一群比牛马还累的学生,一群内心焦虑又疯狂的家长!无语的现状!

何不改变

事实上,某些家长所说的“自己不卷别人卷”,已不是完全的事实。从湖南省内看,包括永州东安一中、邵阳隆回一中、怀化麻阳一中等多所中学已开始实施高一高二双休。

从全国来看,包括浙江杭州,广东广州、东莞、惠州、清远、茂名、江门,江苏南通、扬州等地开始实施高一高二双休。

大家可以思考一个问题,中国应试教育存在不是一天两天了,为什么在今年开春后,各地开始遍地开花地实施高中双休?

deepseek给出的回应如下。

首先,教育范式转型的战略推进

作为 "双减" 政策向高中阶段的延伸,双休制通过强制性时间让渡倒逼教育体系重构。政策要求学校从 "时间堆砌" 转向效率优化,推动《中国教育现代化 2035》提出的素质教育落地。

笔者在上一篇文章中就写到了,东亚教育的模式,就是通过大量重复的学习,来达到拿高分的目的。

这种模式,既大大增加了学生的压力,又无形中扼杀了青少年的创造力。

作为曾经的应试教育经历者,每每回忆到高三时昏天暗地的学习,就有种后怕的感觉。有句流传颇广的话是这么说的——“高考结束时是一个人学识最渊博的时候”,重复的学习只为了考试,考完就忘,这就是大多数人的宿命。

看到家长反对高中双休的新闻时,笔者觉得有点悲哀。如今,AI发展一日千里,人工智能已经能把大多重复性的工作取代。我们的教育体制,还在沿袭过去的老路。我们的家长,思维还停留在青铜时代。

实行双休高中课就教不完了吗?作为过来人,我可以明确说,这绝对是否定的,因为整个高三就是在复习啊!

实行双休就意味着一定要转向教培机构吗?

我没有调查,不知道如果没有上课外辅导,学习成绩一定会掉队。如果是,这是学校整个教育体系的问题,我觉得家长是可以投诉学校的。

这让我想起了韩国的案例,为什么如今韩国总和生育率降到1以下,甚至让学者忧心忡忡有人口减少至亡国的危险,过度内卷的教育就是头号杀手!学生在学校学不到应有的知识,必须转向高昂的课外辅导,导致家长不堪重负,学生压力山大!

中国,是要走韩国的老路吗?

其次,人口发展战略的配套措施

在人口负增长背景下,政策着力保障青少年身心健康以提升未来劳动力质量。

笔者在高一高二时,教育没那么卷,因此还能过上正常的双休。如今,以衡水中学为代表的超级县城中学,连学生洗头洗久了、吃饭吃久了都会被骂,整个高中时代,笼罩在极度的高压之下,除了学习和考试,人情世故、物候流转都无法体验,这样的学子,心理能健康吗?即便拿了高分考了好学校,谁能确保没有埋下一颗情绪的定时炸弹呢?

据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青少年心理健康地图》,13-18岁青少年中,约有25%的人群表现出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

而从政策层面,强制实施双休,能有效降低学生焦虑指数。据统计,相关试点地区,心理健康优良率提升22%!

笔者发现,目前家长关于教育的思维,还停留在“卷”带来的思维惯性之下。

“卷”的根源,在于资源的极度稀缺,谁挤上了独木桥,谁就能笑到最后。而我们身处的时代,已是一个资源过剩,信息过剩但阶层步向板结的时代。现在,一年大学生上千万,以摧毁孩子身心健康为代价的卷,孩子毕业后,面临的已不再是过去天之骄子春风得意马蹄疾,而是“牛马遍地”的新常态。

在新的时代之下,稳定的情绪、充盈的内心、广泛的兴趣,能让一个人走得更远。

何必要卷,何不改变?

0 阅读:25

韩胤聊娱乐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