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国文臣之首,不是李善长,也不是刘伯温,而是宋濂

傲芙聊宇宙 2024-11-07 14:46:35

说起大明开国文臣,从爵位和官职来看,李善长毫无疑问排名第一,但很多朋友认为,按照能力来说的话,刘伯温更应该胜过李善·长。

并且关于大明开国功勋中的“刘李之争”延续了好几百年,可惜至今也没有个定论。

然而真正被朱元璋称赞为大明开国文臣之首的,却既不是李善长,也不是刘伯温,而是宋濂。

就是那个我们初中都学过的《送东阳马生序》的作者宋濂。

宋濂生于元武宗至大三年(1310年)十月十三日,因与其祖父同日生,故名为寿,后改名濂。其祖先宋栢在南宋时年迁徙金华潜溪,后至宋濂时才迁居金华浦江(今浙江浦江)。

按照出生日期,他比朱元璋大了整整18岁。

宋濂在母亲的肚中仅仅待了七个月就出生了,是个事实上的早产儿,因为早产的原因,宋濂从小就体弱多病,不过宋濂虽然是个病秧子,但他却也是个十里八乡都知晓的神童。

宋濂六岁入学,在入学的第一天就将中华传统启蒙经典《蒙求》全文2484个字全部背诵了下来,而其他的孩子此时还在背诵前两句。教书先生对此惊讶的赞叹道,“此子,真神童也!”。

此后,宋濂在刻苦攻读儒学的同时,也深入钻研杂学。

15岁时,宋濂有一次到一位叫张继之的官员的家中做客,官员久闻宋濂神童之名,于是便有心考教他。张继之从书架上随意抽出了一本书,然后指出其中的一段,让宋濂背诵。结果如是几次,不管张继之拿什么书,宋濂都能倒背如流。

在张继之的惊叹之下,“天下的学问没有宋濂不知道的”这句话就此传播开来。

随着宋濂的名声越来越大了,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派人来请宋濂入朝为官。因为宋濂对元廷的苛政十分不满,所以他找了各种借口推辞不入仕,元顺帝不死心,最终派遣著名的汉臣危素(元末明初史学家文学家)亲自来请宋濂,让宋濂入翰林院担任编修。

而这次宋濂为了躲避征召,于是干脆出家为道,在道观里面潜心学问,不理世事。

元至正十九年(1359年),宋濂已经50岁了。有一天,刚刚攻占应天(南京)不久的红巾军领袖朱元璋亲自上门拜访宋濂。在和朱元璋的交谈中,宋濂被朱元璋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的志向和决心打动了,于是他就追随朱元璋来到了应天。

来到应天之后,宋濂才发现,朱元璋不仅请了自己。大名鼎鼎的刘伯温,叶琛和章溢等名士都被朱元璋请来了。

而在一众大儒里面,论诗词文学无人能出宋濂其右,于是朱元璋就任命宋濂为儒学提举,成为了这帮文人的领袖。

在朱元璋征战天下的过程中,刘伯温和宋濂两人常常伴随朱元璋左右,刘伯温的作用主要是出谋划策,而宋濂的作用则是给朱元璋讲述古代帝王治国理政的道理。

不仅如此,朱元璋还让宋濂担任长子朱标的老师,朱元璋对朱标的期许之深大家都知道,由此也可以看出来朱元璋对宋濂的认可和信任。

大明建国之初,宋濂对新王朝的制度建设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他被朱元璋任命为翰林院学士,主导编修了《元史》。

宋濂对朱标的教育也非常成功,朱标在宋濂的教导下,成长为了一名诚孝敦厚的优秀太子。

而宋濂渊博的学识更是让满朝文武无人不服,朱元璋为此赞誉宋濂为大明开国文臣之首。

洪武十年(1377年),68岁的宋濂因为疾病缠身,于是向朱元璋请求致仕还乡,并得到了同意。在宋濂离京时,朱元璋带着太子朱标亲自为宋濂送行。宋濂回乡以后,朱元璋还多次派人前去探望。

如果事情到此结束,那将是一个非常完美的君臣结局。可是谁也没有想到,三年以后爆发的胡惟庸案,宋濂的次子宋璲和孙子宋慎被牵涉其中并处死。

按照大明律法,作为谋逆案的从犯,全家都要受到株连,于是宋濂被从家乡转回京城,判处了死刑。在太子朱标和马皇后等人的求情下,宋濂最终被改为流放四川茂州。

洪武十四年(1381年)五月二十日(6月12日),宋濂因病逝于夔州(今重庆奉节),享年七十二岁。临终时,正坐敛手而逝,保持着一名读书人的庄重仪态。当时夔州的官员都前来赠赙哭祭。知事叶以从将宋濂葬于莲花山下。蜀王朱椿仰慕宋濂,又将宋濂转葬华阳城东。

明孝宗弘治九年(1496年),因四川巡抚马俊为宋濂上奏申诉,孝宗经礼部商议后下诏恢复宋濂的官职,每年春秋两季在其所葬之地举行祭祀。

宋濂七个月早产而生,很幸运的存活了下来,并最终成为了一代名儒。长大后的宋濂不仅学识渊博,更是在朱元璋夺取天下的过程中为大明立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只不过命运却没有给宋濂一个完美的结局。用宋濂的学生方孝孺的话就是,“公之量可以包天下,而天下不能容公之一身。公之识可以鉴一世,而举世不能知公之为人。”

那么宋濂晚年之祸,真的是因为儿子和孙子卷入胡惟庸案这么简单吗?

其实如果只是因为宋濂的子孙卷进了胡庸案,那么朱元璋有太多的理由可以放过他。胡惟庸案发以后,先后有数万人受到牵连,而宋璲和宋慎担任的都是不入流的低级官员。《明史》中对于宋慎参与胡惟庸谋逆也是语焉不详,而且在胡庸案爆发时,宋濂已经致仕还乡三年了。

最关键的一点,宋濂和李善长、刘伯温等人都不一样,他既不属于淮西一党,也不属于浙东一党。

那么朱元璋为什么对这样一位边缘人物丝毫不念旧情呢?这其中是否另有隐情呢?

其实宋濂的悲剧就在于他追随朱元璋十多年,却始终没有弄明白伴君如伴虎这个道理。朱元璋和被他赞许为开国文臣之首的宋濂之间,最大的分歧在于理念。

宋濂是一个典型的儒家文人,他主张以仁政治国,并且他也是如此教导朱标的,而朱元璋则是要重典治国,重典治吏,这种理念上的对立是无法调和的。

因此,宋濂在朝期间曾经多次和朱元璋发生争执,于是到宋濂在朝的后期,朱元璋对他的态度就逐渐发生了转变,只不过宋濂没有觉察罢了。

宋濂作为太子朱标的老师,他将仁政思想全都灌输给了朱标,太子宽仁忠厚,并没有什么问题。可是当朱标和朱元璋发生意见分歧的时候,朱元璋毫无疑问会把矛头对准太子的老师宋濂,所以朱元璋对宋濂逐渐失去了好感,甚至是心生厌烦。

也正因如此,宋濂在洪武十年提出致仕还乡的时候,朱元璋毫不犹豫的就马上批准了。而在临别,朱元璋给宋濂送行的时候,他还送给宋濂一句颇有深意的诗,“白下开樽话别离,知君此后迹应稀。”朱元璋的意思是暗示宋濂在致仕以后要远离朝廷。

然而宋濂显然是没有理解他的意思,甚至回赠了一句:“臣身愿作衡阳雁,一度秋风一度归。”意思是请求朱元璋允许他每年回京觐见一次。

此后宋濂的确也每年都回京小住,和太子朱标之间也保持着密切的通信往来,继续给朱标灌输儒家治国理念。

所以宋濂晚年之祸的根源是不是他的“身退而不休”,最终才引起了朱元璋的猜忌与清算呢?

以上为正文,部分内容及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中如涉及结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更多精彩持续更新,感谢关注。

0 阅读:19

傲芙聊宇宙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