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88c0ed602b74b9f32ce4f8e6883e67a.png)
中国上市公司网/文
近期,高盛、德银先后发布了唱多中国股市的研报。其中,高盛预计今年MSCI中国指数有14%的上涨潜力,在乐观预期下,该涨幅有望达到28%。德银则预计A股和港股今年中期将超过去年的高点,并表示中国股票的“估值折价”将会消失。实际上,外资机构并非首次看涨中国股市,去年已有多家外资机构看好中国股市的走势。相比起其他外资机构,德银对中国股票的态度显得更加乐观。
德银报告称,2025年,中国企业的竞争优势应该被全球投资界所重视。中国企业在众多制造业领域以及越来越多的服务业领域中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更高的性价比,这一点不容忽视。该行预计中国股票的估值折价将消失,并且企业的盈利能力可能因政策提振而表现超预期。
德银在报告中说,“全球投资者倾向于低配中国,就像他们几年前回避化石燃料一样,直到市场惩罚了那些作出非市场决策的人。对于那些喜欢具有护城河的领先公司的投资者而言,不能忽视的是,如今是中国企业拥有宽阔且深厚的护城河”。
报告称中国的制造业实力强劲,其贡献了全球制造业增加值的30%,并且在服务领域的份额也在迅速上升。随着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影响力的不断扩大,中国股票的估值折价似乎在某个时刻应该转变为溢价。德银认为投资者应该在中期内迅速转向中国资产。
中国企业从最初在服装、纺织品和玩具领域的崛起,到如今在基础电子、钢铁、造船等领域占据主导地位,中国制造业的发展轨迹令人瞩目。特别是在白色家电、太阳能等领域,中国企业的表现更是异军突起。中国在电信设备、核电、国防和高速铁路等复杂行业中的崛起,展现了其强大的技术实力。2024年底,中国在汽车出口领域的快速崛起引起全球关注,其高性能、外观吸引人且价格具有竞争力的电动汽车(EV)成功打入国际市场。2025年,中国更是在短短一周内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架第六代战斗机和低成本人工智能系统DeepSeek,这被视为中国知识产权得到认可的重要标志。
中国的制造业优势,使得中国商品在全球都具有竞争优势。从出口额看,其商品出口量是美国的两倍。中国在全球制造业增加值中占比30%,并且服务领域的份额也在迅速上升。尽管存在周期性放缓,中国仍然以超过大多数发达市场两倍的速度增长。中国拥有世界领先的企业,这些企业在几乎所有行业中都在扩大市场份额,其在全球市场中的占比不太可能长期保持在个位数。
报告中还强调,中国的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给中国带来了完整的产业链,并创造了本地的专业集群,在关键产业领域形成了多个类似硅谷的专业区域,并与大学的研究紧密对齐。在电动汽车(EV)领域,中国拥有约70%的专利,在5G和6G电信设备领域也处于类似的地位。中国在2023年申请了近一半的全球专利。鉴于中国在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毕业生数量上超过除印度外的世界其他国家,这种趋势可能会持续下去。此外,其他国家的许多毕业生也是中国人。因此,中国企业的崛起不太可能被阻止。
德银的报告还对中国经济未来增长的动力进行分析。报告认为,在几乎所有行业中,中国都拥有世界领先的公司,并不断抢占市场份额。而"一带一路"则打开了中亚、西亚、中东和北非等地区,扩大了中国的潜在市场。此外,约70%的工业机器人安装在中国,推动了生产力优势。
此外,家庭存款增长放缓至名义GDP增长率的两倍,但自2020年以来,储蓄增加了10万亿美元,预计这些储蓄将在中期内流入消费和股票市场。
而对于中美贸易问题,德银则偏向乐观,认为贸易和市场并非那么紧密相关。德银分析认为,一个快速达成的中美贸易协议可能涉及有限的关税、撤销一些当前的限制,以及美国和中国公司之间的一些大型合同。如果这种情况发生,预计中国股市将会上涨。出口下降可能在一段时间内反而推动股市上涨。中国在各行业的主导地位是通过在许多领域的过度投资实现的。如果能够限制供应,可能对股票有利,并释放一些资本用于国内消费。
外资看多中国原因的综合分析
中国经济基本面改善
中国制造业凭借完备的产业链、高素质的劳动力和持续的科技创新能力,已成为全球制造业的核心枢纽。服务业方面,数字化进程推动了金融科技、电子商务等新兴业态的快速发展,展现出巨大的潜力。
2024年以来,中国经济逐步复苏,房地产销售回暖、制造业PMI回升、股市成交量放大等数据表明市场预期稳步转强。外资机构普遍认为,2025年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增长,尤其是亚洲(除日本外)的经济增长率预计将达到4.4%,远高于全球平均预期增长率的2.6%。
政策支持与改革红利
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逆周期调节政策,包括货币宽松、财政刺激以及资本市场改革等,这些政策为A股市场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外资机构认为,这些政策将推动企业盈利复苏,并带来估值修复的机会。
中国证监会持续优化外资参与A股市场的便利性,包括放宽合格境外投资者准入条件、扩大投资范围、推动A股纳入国际主要指数等。这些措施提升了A股对外资的吸引力,尤其是中长期资金的流入。
全球资本配置需求
随着美联储降息,美元资产估值偏高,全球资本正在寻找更具投资回报率的地区。A股和港股因其估值低、股息率高,成为外资配置的重要方向。外资机构对人民币汇率的看涨情绪高涨,押注人民币升值的对冲基金增加,这进一步推动了外资流入中国资产。
科技创新与长期增长潜力
中国在人工智能、5G通信、量子计算等前沿科技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吸引了全球目光。例如,DeepSeek的推出被视为中国的“斯普特尼克时刻”,标志着中国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崛起。中国经济的中长期增长潜力巨大,尤其是在绿色能源、消费升级和高科技领域,这些领域将成为推动A股市场长期增长的重要动力。
外资看多A股的逻辑主要基于中国经济基本面的改善、政策支持的持续发力、估值优势以及全球资本配置的需求。尽管市场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但外资机构普遍对A股的未来表现持乐观态度,纷纷看好2025年A股市场将迎来丰富的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