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重拳出击,中国外汇储备超3.2万亿美元,美股才真的危险了

念容评商业 2025-02-17 21:10:34

我们也可以说,中美金融战,关乎到中美两国的国运。

美联储那边为什么还在忍住不降息?其实就是想继续和我们打金融战。

这一次美国又要失望了。中国央行通过“组合拳”稳定市场预期,2025年1月上调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至1.75,扩大企业和金融机构境外融资空间;在香港发行600亿元离岸人民币央票,收紧离岸流动性以抑制做空力量79。这些措施强化了人民币的“政策锚”,有效抵御了美元波动冲击。

中国经常账户顺差、充足的外汇储备(超3.2万亿美元)及稳健的跨境资本流动管理,为汇率稳定提供内在韧性。央行副行长宣昌能明确表示,中国经济的“压舱石”作用将持续为汇率托底。

虽然特朗普政府时不时放话要加征关税(比如在2025年1月说要对部分中国商品加10%的税),但市场已经慢慢习惯了这种“狼来了”的游戏,人民币汇率只是稍微晃了一下就稳住了。

人民币的汇率稳了,美元却有点疲软,这就像是打开了一扇门,让全球的资金开始从美元资产那里流向新兴市场。比如说,中国港股最近就涨得不错,一部分原因就是外资开始喜欢中国的资产了,觉得这里风险小还能赚钱。而美股呢,可能就要面对资金流出去的压力了。

美国的通胀一直居高不下(2024年12月比上一年涨了4.2%),这让美联储很头疼,他们本来想降息,但现在可能得加息了。

若美联储为保股市暂缓加息,通胀可能失控,长期国债收益率飙升,最终仍将冲击美股估值。此时人民币资产因抗通胀属性(如大宗商品挂钩标的)更受青睐。

如果美联储为了保股市不加息,那么通胀可能会失控,长期国债的收益率就会飙升,最终还是会影响美股的估值。这时候,人民币资产(比如跟大宗商品有关的)可能会更受欢迎。

特朗普虽然暂时没动手加关税,但他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还是让人担心。如果真的加了关税,美国企业买中国的东西就要更贵了,这会导致消费品价格上涨,通胀更加严重,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加息、企业赚钱少了、股市下跌。

此前因中美利差扩大而滞留海外的外贸美元资金(如跨境电商收益)开始回流,部分流入港股市场,尤其是对利率敏感的科技股和高股息资产。

截至2025年2月,恒生指数市盈率(TTM)仅8.8倍,处于近十年14%分位水平;恒生科技指数估值更低,市盈率分位数仅7.3%,显著低于美股、日股及欧洲市场。例如,中国互联网龙头企业的平均市盈率约为15-25倍,而美国科技巨头普遍在40-50倍,估值差异凸显港股性价比。

0 阅读:0

念容评商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