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声明一下立场:《奇葩说》是一档优秀的综艺节目,它很好地融合了“严肃与娱乐”以及“深刻和肤浅”。
2014年冬天,《奇葩说》横空出世。没有人会料到,一档网络综艺节目,它会掀起一股热潮,到现在,热度依然不减;它的出世,对网络综艺意义深远,它改变了观众对网络综艺的看法,开启了网综繁荣的盛世。
《奇葩说》,光看节目的名字,会对它产生不少误解,认为这是一档猎奇的节目,主要是展现各类稀奇古怪的人,以“恶俗”当亮点,吸引观众眼球。我揣测,节目制作人当初应该也有过类似的想法,毕竟在网络世界,“猎奇”是最容易吸引人气的方式之一。因此,在第一季《奇葩说》海选中,我的确见识到了各类“奇葩”,而这些“奇葩”也的确迅速为节目招来了一大波“看笑话”的观众。
当海选结束,由“马晓康”亲自挑选出来的“奇葩”集结在一起,分为两个对立的小组进行辩论时,我才明白,这不是一场群魔乱舞,而是一场头脑风暴。这也不是简单的头脑风暴,因为处在风暴中心的不是一类人,而是很多类人——他们中有精英、花瓶、同志、废柴,等等。从未有一档节目,能够将这么多种类的人聚集在一起;我听到的也不再是一种声音,而是多种声音。我知道世界很复杂,人类形形色色,可是,我从未如此直接地去面对这么多类人,这么多种声音。
马薇薇,中年离异女性,但是她坚强,甚至霸道。她的辩论风格犀利,逻辑刁钻,给人强烈的压迫感。
肖骁,娘,妖娆,整容怪,没文化,浑身透露着“廉价感”,但是,他从未逃避这些缺点,他自信、大方,甚至野蛮。他的辩论风格几近“胡搅蛮缠”,然而却心思细腻,虽然性别为男性,却最懂女人心。
姜思达,他和肖骁有些撞型,但是他的美丽是天然的,肖骁是娘,他是优雅。他是专业的辩手,受过系统的辩论训练,他的逻辑清晰,辩论风格亲民,是肖骁的升级版。
范湉湉,中年恨嫁女,外表一般,嗓门很大。她的感情经历丰富,辩论时,常带着浓烈的个人情感,辩论处于劣势时,会大吼大叫,接近泼妇,是马薇薇的低配版。
颜如晶,一个大胖妞。性格内向,不善言辞,但是,一辩论,就会脱胎换骨,变得能言善辩。
……
这群不同类型的人,他们针对各类辩题(上至宇宙苍生,下至鸡毛蒜皮)结合自身特点,各抒己见,奉献了许多场经典的辩论。
(为了成功,潜规则放你面前你用吗)
(谈恋爱,是找恋爱经验多的还是少的)
(买房和不买房,哪个更幸福)
(恋爱中需要备胎吗?)
通过这些“娱乐化”后的辩论,一些观众认识到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思考问题的重要性。许多我们认为“合理”的事情,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它也许并不合理(当然,我不能夸大《奇葩说》的社会意义,它只是给某部分还未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人一些启发。一档综艺节目如果能够影响社会的价值观,这听起来就很可悲、荒诞)。
请注意我的措辞,我不再称他们为“奇葩”,而是称为“不同类型的人”。这个世界存在许多偏见,我们常常将“异己者”污名化,甚至排斥他们,而在这个节目里,不存在“异己者”,只存在“不同类型的人”。“去除偏见,接受各类人,各种声音,独立思考”,或许这就是《奇葩说》的宗旨之一。
(蔡康永的一段话)
《奇葩说》面临的困境《奇葩说》已经做了四季,很快,第五季也将上线。听说这一季的阵容空前豪华,马东、高晓松、蔡康永三人也将再度合体,“马晓康”重出江湖。从提前发出的宣传物料中可以发现,这一季,节目斥巨资邀请了许多在各自领域小有名气的大咖,每期邀请的明星嘉宾也越来越豪华。
实际上,第四季邀请的嘉宾阵容也不弱。请来了诸如李银河、李开复、谷大白话等等名人。从第四季开始,节目在“说”上已经黔驴技穷,只能着眼于“奇葩”,回归到互联网最低端的吸引关注的方式——人海战术,这么多款各领域达人,总有你中意的吧。
然而,这些大咖只是在节目中昙花一现,露露脸便拂尘而去,留下来辩论的,依然是那些耳熟能详的老面孔——马薇薇依然咄咄逼人、范湉湉依然咆哮、肖骁依然搔首弄姿……
尽管我是一名《奇葩说》资深观众,但我不得不说,我对这个节目已经没有什么期待。早在第四季,我就认为这个节目没有必要做下去了。接下来,我将详细论证下我的观点。
一、选拔机制存在问题 新人难以冒头
对于《奇葩说》来讲,“挑选优秀的选手”应该是一个颇为棘手的问题。第二季的时候,这个问题便凸显出来。尽管第二季招揽了18名新选手,但是,节目组似乎对于这些选手信心不足。节目采取的机制是,新奇葩与老奇葩对决,败者淘汰。在这个舞台上,老奇葩当然占优,因此,新奇葩大半被淘汰,当然,也与这一届新奇葩的质量堪忧脱不了干系。
第二季节目播完,在老奇葩的“打压”下,给人印象深刻的新选手屈指可数——陈铭、邱晨、陈咏开等。再往后,黄执中、胡渐彪两位专门为选手做赛前指导的辩论教练也走向了幕前,参与唇枪舌战。更往后,连马东也不得不亲自下场辩论。可想而知,《奇葩说》的人才资源有多么稀缺。
第二季的节目模式,为《奇葩说》留下了巨大隐患。当节目过半,观众发现,留在舞台上的,大多数是老奇葩,出尽风头的,也多是老奇葩。不过,在这时,观众对老奇葩还未过厌倦期,甚至抱着期待,希望他们多一些镜头。然而,当节目播到第三季时,观众发现,还是这几个人。这时,观众对他们的新鲜劲儿已经过去了,观众渴望看到一些新面孔,一些新表达,可是,这个要求却越来越难实现,因为这个节目已经没有培养新人的土壤。
二、圈子化严重 顺我者昌 逆我者亡
老奇葩依靠前几季节目,积累了大量人气,因此,尽管观众已经审美疲劳,仍然有大批人希望看到他们,这样的结果便是,老奇葩挤压了新奇葩的生存空间,新奇葩在节目中表现的机会不多,如此循环,便造成了“后浪被前浪拍死在沙滩上”的局面。
老奇葩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他们逐渐形成了一个帮派,贪婪地榨取着《奇葩说》的养分。这个帮派便是以马薇薇为首的“老僵尸”派系(专业辩论咖),其成员有马薇薇、黄执中、范湉湉、肖骁、邱晨、颜如晶等人,这几乎占据了《奇葩说》成员的半壁江山,而且,历届奇葩说冠军均在其中(我预测,第五季该轮到范湉湉了)。在节目中,这些人互相抱团,明里暗里打压其他选手,占尽了风头;另一方面,老奇葩大量安插关系户进入《奇葩说》,抢占人力资源,节目质量严重下滑,譬如说颜如晶的同学“马来仔三人组”,肖骁的室友大王,马薇薇最离谱,竟然把男朋友周玄毅拉进了节目。
节目上公然秀恩爱
据了解,马薇薇、邱晨、黄执中等人还在米未传媒中担任要职,手握实权,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马东明面上是节目一把手,实则,《奇葩说》选手都得拜马薇薇的码头。《奇葩说》不再单单是一个综艺节目,而是一个后宫生存游戏。
请自行把孙俪的脸换成马薇薇
而将《奇葩说》“拜码头”文化真正推向幕前的,是马薇薇手撕姜思达事件。在第四季《奇葩说》决赛,姜思达被淘汰,姜思达粉丝不满赛制,并质疑“肖骁等老奇葩抱团挤兑姜思达”,姜思达在第一时间发文平息事端。到此,这场小风波应该已经平息了,不料,马薇薇不满“小弟”肖骁被姜思达粉丝欺负,亲自下场,在微博手撕姜思达,指责姜思达为晋级不择手段。之后,黄执中、邱晨也相继发微博,讨伐姜思达。这其中,孰是孰非,并不是本文讨论的重点,透过事件看本质——无非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套路。
马薇薇微博撕姜思达
网友评论
《奇葩说》的“码头文化”已经根深蒂固,难以拔除。“圈子”是硫酸,它将迅速腐蚀身处其中的人,让他们变得没有观点,没有判断,一切看向共同利益。早先年,《奇葩说》告诉观众,看问题不要带偏见。如今,《奇葩说》选手,互相抱团,带着偏见,党同伐异,实在是荒诞、讽刺。当一个节目,连自身的宗旨都违背了,那么,它连消亡还会远吗?当《奇葩说》中,“奇葩”不再保持那份独特,而是泯然众人,它还能称之为《奇葩说》吗?
知乎网友的评论
三、选手过分地代表了《奇葩说》
马薇薇等人是《奇葩说》捧红的,也可以说,是马薇薇等人撑起了《奇葩说》。马薇薇等人与《奇葩说》的关系太过于微妙。一档优秀的节目,应该是高傲的,它脱离任何一个人都能够完美运转。显然,《奇葩说》不是这样的节目,至少,目前不是。《奇葩说》太过于依赖这些老奇葩,使得老奇葩有恃无恐,越来越无视节目的规则;另一方面,在观众的认知里,《奇葩说》似乎就等同于马薇薇等人,而马薇薇等人在节目外的“形象”也代表了《奇葩说》的形象。因此,马薇薇等人在节目外的负面新闻,也统统算在了《奇葩说》头上。众所周知,以马薇薇为代表的小团体,在微博中经常与网友、同行、前夫、前妻等各类人“撕X”,人设崩塌严重,不少网友评论,因为马薇薇等人,不想再看《奇葩说》。
马薇薇团体在网上征战记录
写到这儿,我应该再强调一次:《奇葩说》是一个好节目。它曾经那么接近“深刻”,如今,却在“肤浅”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数据不会骗人,《奇葩说》的单期点击量逐渐缩水,不及巅峰时期的一半。不过,这也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慢慢走向衰退。
“奇葩”往往是正常的那拨人
蔡康永曾经说过:“谁要在一个电视节目里寻找深刻。”我相信,这不过是一句自嘲。每一个创作者,大抵都希望自己能留下一些不朽的事物吧。趁现在,还有些点击量,《奇葩说》不如就此隐退,至少还可以留下一个美名。就像蔡康永停掉《康熙》那样,让我们永久地怀念,而不是在骂声中苟延残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