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西南部、鲁苏两省交界处的济宁市,下面有个县叫金乡县。
在汉代,汉武帝刘彻与李夫人有个儿子名叫刘髆(bó),被封为昌邑王(就是近年震动整个考古界的“海昏侯墓”主人刘贺的老爹),封国就在今菏泽市巨野县。
刘髆去世后,商定葬于高平山。在山北挖墓时,“得一白兔”,时人认为不吉利,就改挖山南,没想到竟然挖出金子,于是就将此山改名为金山。金乡也由此山得名。

虽然名字听着很壕,但是金乡县作为一个传统农业县,经济没什么优势,比较贫穷落后,GDP全省倒着数。
如今的金乡县,虽然没有金矿可挖,却有另一样特产,不但全国人民都离不了,而且世界闻名,畅销全球,这就是大蒜。
“世界大蒜看中国,中国大蒜看金乡”是金乡最响亮的金字招牌。
金乡的大蒜及其制品出口全世界170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量占全国同类产品出口总量的70%以上,单项农产品出口创汇多年居全国第一,2023年大蒜全产业链产值高达688亿元。

因为大蒜产量大,吃蒜也是山东人的必备技能。所以,你以为山东人都爱吃煎饼卷大葱?其实,爱吃煎饼卷大葱的,只集中在鲁中山区一带。
真正通行山东全省的第一食材,大蒜无人能敌。“鲁菜一万单八百,大蒜独占小九千。鲁菜没有大蒜,武功自废一半!”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大蒜,就没有鲁菜在整个中国北方独树一帜的江湖地位。
以鲁菜经典菜“九转大肠”为例,若没有葱姜蒜增香去腥,这大肠怎么做可能你都难以下咽。
还有流行于鲁南一带的在地美食枣庄辣子鸡、临沂蒜泥鱼等,美味的秘诀全藏在一道顺口溜里:“葱切段,蒜切块,辣椒切成滚刀块,起锅别忘放香菜。”

九转大肠
在鲁西南地区,还有一道家家户户都会做的传统美食令人垂涎,这就是鸡蛋蒜。
其做法非常简单。将大蒜剥皮后加盐调味用蒜臼子捣成蒜泥,然后将刚煮熟的热鸡蛋去皮后放入蒜臼子捣碎拌匀,鸡蛋的余温会将蒜烫熟去除辛辣,淋上香油,舀上一勺,均匀涂抹在掰开的馒头上,咬上一口,那滋味,美极了。
你以为只有中国人离不开大蒜吗?其实老外吃起大蒜来也是花样迭出、精彩纷呈。毕竟,大蒜本就是出使西域的张骞带回来的,人家原产地对大蒜的认识当然不会输给我们。
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曾推广大蒜入药防病,大蒜甚至还成为奥林匹克运动员的“兴奋剂”。
相传古罗马人之所以能征服整个欧洲,是因为恺撒大帝要求士兵在出征前吃一头大蒜以增强战斗力。
古埃及人认为,大蒜代表力量,代表权力,也能激发性欲。

当然,虽然大蒜如今在各大菜系中无所不在,也还是有很多人被它浓郁的气味劝退,因为,吃过大蒜的人,口腔、呼吸,甚至皮肤中都会随时随地散发出令别人作呕的恶臭来。
原来,大蒜为了自我保护,生成蒜氨酸这种含硫氨基酸和蒜氨酸酶储存在细胞中。一旦大蒜组织被破坏,蒜氨酸就会与蒜氨酸酶相遇,经催化作用分解转化出多种含硫化合物,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让人口感辛辣的大蒜素。
大蒜素进入胃中之后,又会继续产生更多的含硫化合物,其中之一,便是烯丙基甲基硫醚这种令人难以接受的恶臭之源。
更加要命的是,烯丙基甲基硫醚不但可以通过食道进入口腔并挥发到空气中,还可以通过血液循环经过肺部呼吸和皮肤排出体外!
总而言之一句话,一朝吃蒜,全身发臭!
所以,社交场合,一定要尽量避免生食大蒜,以免形象减分。

黑蒜
如今,除了生吃,做调味料、腊八蒜和糖蒜是更常见的食蒜方式。后来,据说日本人发现,把普通大蒜置于高温环境中发酵一个月,蒜肉会产生梅纳反应,变黑变软变甜,质感颇佳,刺激性气味也大大减弱少了些刺激性味道,摇身一变跻身高档食材行列,成为顶级餐厅必备的配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