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号,原来的农村户口因为上学,服役,务工,婚姻等原因转为非城镇户口的(不包括公务员),如果家里还有房屋或土地的,可以重新回迁农村。这一消息在网上引发大家的热议,很多网友都纷纷说道以后回村养老,种上一亩三分地,快快乐乐的过上农村养老生活

对于这点,只能说现实很残酷,自从家里老人生了一场大病之后,就打消了以后回村养老的念头。根本原因是因为农村的医疗条件和城市里差距巨大。
医疗应当作为养老的首选我的老家位于赣东北的一个小村庄里,村子离最近的城市有70公里的距离,医疗条件并不好,村里只有一个卫生院,只能处理简单的小病,比如:小感冒,破伤风。医院里的医护人员也仅仅是会简单的医疗手段,打点滴。连最基本的住院条件都不没有。去年,家里爷爷突然之间说话模糊,下半身渐渐失去知觉,家人带着去本村卫生院看,卫生院医生说并没有看出什么毛病,只是简单的开了一点调理身体的药。然而随着病情越来越严重,直至大小便失禁,家人才雇了本村村民的一辆车,前往70公里外的市中医院检查,经过检查时脑溢血,医生给出建议要动手术,还好送来的及时,如果晚一点,出血量再多点,就晚了。

通过这件事情,才意识到,对于农村养老来说,医疗应当作为首选条件,好的医疗条件,能够及时挽回生命,否则就可能在送医的路上撒手人寰。我同村的同学爷爷也是因为脑溢血,在送医的路上去世了,如果本地医疗条件好点,相信送医及时,也能够挽回性命。
农村的医疗条件和城市里的医疗条件相差甚远,无论是硬件设施还是人才,都是天地之差。因为城市里的高福利待遇,好的医生都流动到城里。
不仅仅是农村养老的问题,实际上教育,福利也是农村户口回迁的重要因素
城镇和乡村之间的教育鸿沟通过教育,从农村走入城市里的农民子弟,期间用了二十多年的时间让自己在城市里安家落户,实现了身份的变迁。回迁农村,这二十多年的心血是不是白费了?而且农村的教育和城市里相差甚远,师资力量,硬件设施等等。看看现在的城市里的孩子,接触的都是高科技,人工智能,机器人,在小学学校里学的编程,拿少年科技奖的都是城里的孩子。而同龄的农村孩子,小学接触的人仍旧是基本的语文,数学这些课程。

教育资源的不均,如何让农村的孩子和城市里的孩子比。未来必将是高科技引领时代的发展,孩子越早接触高科技越好,农村孩子因为知识获取的渠道窄,接触的少,未来能够出人头地的真的越来越少。
城镇和乡村之间的巨大的福利待遇城市和乡村之间的福利待遇差距还是非常大的。城市户口能够优先享受到城里的一些政策福利,包括社区的福利待遇。比如国家规定的7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补贴,不同地区的待遇不同,像我们村里的高龄老人补贴,每个月不多就100元。而有的城市里面,高龄老人的补贴每个月有360元,高的甚至有近千元。而且城市的有的社区每年还会组织老人出去旅游,这些在农村里都是享受不到的。
因为城市的的福利待遇,城市的老人生活真的比农村老人幸福,城市老年人退休了就是旅游散心,跳广场舞;农村的老人并没有退休生活,他们都是干活干到干不动为止。去农村里走一遭,田地里基本都是老年人在干活,这就是农村老人的生活。

总之,回村养老,户口回迁有利有弊,权衡利弊全在自己。而且对于已经适应了城市里生活的人,真的不会适应农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