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敏牺牲时,嘴塞毛巾、后脑中枪,遗嘱影响其女儿一生
世人皆知方志敏是一位伟大的革命烈士,他在狱中写下了《可爱的中国》,为后世留下了珍贵的精神财富。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竟遭受了极为不人道的对待。1935年那个夏日的清晨,在南昌市下沙窝的刑场上,一位英雄的嘴里被塞入了粗糙的毛巾,一声枪响划破天际,子弹从他的后脑穿过。这位革命先驱就这样倒在了自己深爱的土地上。而更令人动容的是,他在狱中写下的最后遗著,竟成为了一位年轻女孩人生的指明灯。这位女孩是谁?她为何会对一本书如此执着?背后又有着怎样令人心酸的父女情?
一、红色信仰的选择(1899-1927)
1899年8月21日,方志敏出生在江西省弋阳县漆工镇湖塘村一个小地主家庭。方家虽不算富裕,但重视教育。七岁时,方志敏被送入私塾读书。在私塾里,他接触到了大量的古典文学作品,特别是诸葛亮、文天祥等历史人物的事迹对他影响深远。
1912年,年仅13岁的方志敏考入了弋阳高等小学堂。在这里,他第一次接触到了新式教育。学校里的进步教师为学生们带来了《新青年》等进步刊物,使方志敏开始了解到外部世界的变革。1916年,方志敏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江西省立第四甲种工业学校。在这所学校里,他不仅学习了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结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进步青年。
1918年夏天,方志敏参与组织了进步学生团体"青年励志会"。这个团体以"革新社会,振兴中华"为宗旨,成为了他投身革命事业的起点。1920年,他带领学生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反对江西督军陈光远的运动,这次运动让他初次体验到了群众力量的强大。
1921年秋,方志敏进入上海勤工俭学。在这座近代中国最开放的城市里,他亲眼目睹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欺凌,也见证了工人阶级的觉醒。他开始系统地接触马克思主义理论,并在1922年加入了社会主义青年团。
1924年3月,经过长期的思想准备和实践考验,方志敏在上海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后,他立即投入到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中。同年夏天,他回到江西,在弋阳、横峰等地开展农民运动,组织农民协会,发动群众争取自身权益。
1926年,方志敏在北伐战争中担任农民运动讲习所主任,培养了大批农民运动骨干。当年冬天,他在弋阳领导了著名的"打倒土豪劣绅"运动,使当地的封建势力受到沉重打击。
1927年2月,南昌起义爆发后,方志敏迅速返回弋阳,组织和领导了弋阳起义。起义军很快控制了全县,建立了革命政权。这次起义不仅扩大了共产党在当地的影响,也为后来创建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奠定了基础。
二、战火中的父女情(1932-1934)
1932年初的一个寒冷清晨,在闽浙赣边区的一个小山村里,方志敏的小女儿方梅出生了。当时正值国民党对革命根据地发动第四次"围剿",形势异常严峻。方梅的出生为这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带来了一丝温暖,但同时也给革命家庭带来了新的考验。
方梅出生后不久,国民党军队突然对根据地发起猛烈进攻。为了保护刚出生的女儿,方志敏和妻子徐梦秋不得不做出一个艰难的决定:将年仅三个月大的方梅托付给当地一户姓黄的农民家庭。这户农民家庭世代务农,与共产党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们冒着生命危险接下了这个重任。
在将女儿交给黄家后,方志敏和徐梦秋立即带领部队转移。当时的闽浙赣边区局势动荡,敌人的"围剿"越发猛烈。方志敏率领红军与敌人周旋,转战于闽浙赣三省边界。在这期间,他和妻子时刻牵挂着年幼的女儿,但军事形势不允许他们经常回去探望。
1933年春天,在一次短暂的战事间隙中,方志敏夫妇终于找到机会回到了黄家。当时的方梅已经会走路,却认不出自己的亲生父母。黄家告诉他们,方梅很懂事,从不哭闹,村里人都很喜欢这个可爱的小女孩。方志敏看着女儿健康成长,欣慰之余又带着深深的愧疚。
这次相见虽然短暂,却成为了父女之间最后的一面。当天晚上,敌军的突然袭击迫使方志敏夫妇连夜离开。临走前,方志敏将一块怀表交给了黄家,这是他随身携带的唯一一件值钱物品,希望将来能作为见面的信物。
1934年初,国民党对根据地发动了更大规模的"围剿"。为了保护方梅的安全,黄家不得不带着她辗转搬迁,几经周折才在另一个偏僻山村安顿下来。这期间,方志敏通过地下党组织多次打听女儿的下落,但由于形势所迫,始终无法亲自前往探望。
同年10月,在谭家桥一战中,方志敏不幸被俘。在被押往南昌的路上,他曾向押解人员打听过女儿的消息,但得到的只是一片沉默。此时的方梅尚在襁褓之中,还不知道这位为革命事业奋斗的父亲,此后将永远无法再见到她。
在方梅出生的短短两年多时间里,她与父亲仅有过一面之缘。这个年幼的女孩,将带着父亲留下的怀表,在革命年代中悄然成长。而这段战火中的父女情,也成为了闽浙赣革命史上一个令人动容的故事。
三、铁窗泪与血写遗嘱(1935.1-1935.8)
1935年1月29日,在谭家桥战役中负伤被俘的方志敏被押解至南昌陆军监狱。这座位于南昌市北郊的监狱,成为了他人生最后的停留之地。监狱当局将他关押在一间仅有几平方米的单人牢房内,严密看管。
在狱中的前两个月,国民党方面不断派人前来劝降。他们许诺给方志敏高官厚禄,甚至承诺保证他的家人安全。2月中旬,国民党江西省政府主席熊式辉亲自到监狱劝降,遭到方志敏的当面拒绝。此后,劝降人员改变策略,开始向他施加压力,声称如果不归顺,将株连他的家人。
3月,方志敏在狱中获准使用纸笔。他开始利用每天短暂的光线写作,创作了《狱中纪实》《清贫》等文章。这些文字大多写在劣质的草纸上,有些甚至是用牢房里的煤渣在墙上写就,再默记下来。他将这些手稿交给同监区的难友保管,并嘱咐他们设法转交给组织。
4月初,方志敏开始创作《可爱的中国》。这本书写于狱中最艰难的时期,当时他已经预感到自己可能难逃一死。每天清晨,他就开始写作,直到天黑才停笔。狱警经常突然检查,他就将稿纸藏在破旧的草席下。有时实在找不到纸张,他就用指甲在墙上刻字,等待下次有纸时再誊抄下来。
在同一时期,关押在隔壁牢房的战友黄道传经常和他隔墙交谈。他们用敲击墙壁的方式互相鼓励,约定不论遇到什么情况都要坚持革命信念。黄道传后来回忆说,有一次听到方志敏咳嗽得很厉害,想递给他一些药物,却被狱警发现并受到惩罚。
6月,南昌突降暴雨,牢房屋顶漏水严重。方志敏的稿纸被雨水打湿,字迹模糊。他不得不在雨停后重新誊抄,但仍有一些内容因此丢失。就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他坚持完成了全部写作。
7月底,方志敏预感自己时日无多,便将所有手稿交给了一位可靠的狱警,请他转交给组织。这位狱警冒着生命危险,将稿件分批秘密带出监狱。同时,方志敏还写下了一封家书,托人转交给妻子徐梦秋,信中特别叮嘱要好好抚养年幼的女儿方梅。
8月初,监狱当局突然加强了对方志敏的看管,禁止他使用纸笔,也不允许他与其他囚犯接触。8月5日晚,狱方通知他第二天将被转移到别的监狱。但实际上,这是一个骗局,他们准备秘密处决这位革命者。那天晚上,方志敏在牢房里写下了最后一篇文章,是一首短诗,内容记录了他对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这首诗被同牢的难友记住,后来口口相传下来。
四、英雄的最后时刻(1935.8.6)
1935年8月6日凌晨三点,南昌陆军监狱内一片寂静。两名荷枪实弹的狱警突然来到方志敏的牢房,命令他收拾随身物品。他们谎称要将其转移到另一座监狱,实则准备秘密处决这位共产党高级领导人。
当时的南昌城内,国民党当局已经在下沙窝准备好了刑场。为了避免引起民众注意,他们选择在黎明前处决方志敏。处决队伍由一个班的士兵组成,还有两名军官负责监督。刑场周围部署了大量警力,街道上设置了多个岗哨,严防任何意外发生。
凌晨四点,方志敏被带出监狱,押上一辆蓬布军车。车队从北郊出发,沿着僻静的小路向刑场驶去。途中,押解人员发现方志敏在低声吟诵诗句,内容是他在狱中创作的诗作。到达刑场时,东方天际刚露出一丝曙光。
刑场设在下沙窝的一片空地上,四周是茂密的灌木丛。处决地点专门选在一处低洼地带,这样可以防止枪声传得太远。现场只有执行处决的士兵和几名军官,没有任何旁观者。按照当时的规定,死刑犯有权提出最后的遗愿。但在方志敏开口之前,一名军官就命令士兵将一条粗糙的毛巾塞进了他的口中。
这种做法在当时的处决中并不常见,显然是为了防止他在临终前说出什么振奋人心的话语。随后,士兵们将他押到预先挖好的浅坑边。执行死刑的方式也很特殊,没有采用常规的正面射击,而是选择了从后脑部位射击。这种处决方式通常用于处置重要的政治犯。
凌晨四点四十分,一声枪响划破了黎明前的寂静。子弹从方志敏的后脑射入,他的身体向前倾倒,栽进了浅坑中。处决结束后,士兵们立即用事先准备好的土石填埋了尸体。整个过程不到十分钟就完成了。
当天上午,南昌城内并没有传出任何消息。国民党当局刻意隐瞒了处决的事实,对外称方志敏已被转移到其他监狱。直到数日后,消息才开始在地下党组织中传开。处决现场的一名士兵后来回忆说,当时方志敏面对死亡表现得异常镇定,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都保持着昂首挺胸的姿态。
处决方志敏的消息传开后,南昌城内的进步人士暗地里以各种方式表达悼念。有人在下沙窝处决现场偷偷撒下了一把野花种子,第二年春天,处决地点开满了白色的小花。当地百姓称这些花为"志敏花",并一直保留着这个称呼。这个称呼在当地流传至今,成为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五、遗物的流转与发现(1935.8-1951)
1935年8月6日方志敏牺牲后,他在狱中写下的手稿面临着流散的危险。看守方志敏的一位姓周的狱警按照约定,将手稿分多次秘密带出监狱。这些稿件被装在油纸包里,藏在周姓狱警家中的地窖内。当时的南昌城内,国民党特务四处搜查与方志敏有关的物品,周姓狱警冒着巨大风险保管这些文稿。
1936年春,经过地下党组织的多方联络,周姓狱警终于找到机会,将手稿交给了地下党的联络员。这批手稿被分装在三个包裹中,用棉布层层包裹,伪装成普通货物。联络员将其转移到浙江一个安全的地点。期间,有一部分手稿因为保管不当受潮发霉,字迹模糊难辨。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这批手稿又辗转多地。负责保管手稿的地下党员将其藏在一个瓷罐中,埋在山区的一棵大树下。直到1940年,手稿才被重新取出,转移到延安。但在长途运送过程中,又有一部分手稿遗失。到达延安时,完整保存下来的只有《可爱的中国》《狱中纪实》等几部主要作品。
与此同时,方志敏留给女儿方梅的那块怀表也经历了曲折的命运。1935年后,黄家带着方梅和怀表多次搬迁。在一次转移途中,怀表的表链断裂,表壳也出现了裂痕。1943年,为了保护这件珍贵的遗物,黄家将怀表藏在一个木匣中,深埋在屋后的土地里。
1945年抗战胜利后,方志敏的部分遗物开始重见天日。他的战友们在南昌寻访到了当年关押他的监狱。在一间牢房的墙壁上,发现了方志敏用指甲刻下的诗句。这些刻痕虽然已经模糊,但仍能辨认出部分内容。当地群众自发保护这间牢房,将其称为"方志敏牢房"。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方志敏的遗物收集工作全面展开。1950年春,在江西上饶集中营的废墟中,工作人员发现了一份方志敏在狱中写给难友的便条。这张便条用粗糙的草纸书写,记录了他对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同年冬天,在南昌旧监狱的一堵墙内,施工人员意外发现了一个锈迹斑斑的铁盒,里面装有方志敏在狱中使用过的铅笔头和几张字迹已经褪色的纸张。
1951年,方梅在黄家的带领下,终于找到了埋藏怀表的地点。挖出木匣时,怀表已经被潮气侵蚀,但表盘上刻着的"志敏"二字依然清晰可见。这块怀表后来被收藏在江西革命历史博物馆,成为见证那段历史的重要实物。同年,方志敏狱中手稿的首次完整出版工作开始筹备,历经半年整理,终于向公众展示了这位革命者在生命最后时期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