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蓑烟雨湿黄昏-孙觌与苏东坡(五十二)

安荷评书法 2024-06-27 10:42:47

绍兴四年(1134年)十月十一日,秋,孙觌从象州到静江府后,一众官员来风亭落坐,置酒,有立道、景渊、令叔、汝弼和仲益。孙觌,字“仲益”。孙觌酒后被请题《元风洞题名》。元风洞位于桂林七星公园普陀山西麓。

十月十二日,经畧安抚刘彦适,转运副使陈兖,提点刑狱董棻,转运判官赵子岩,富阳故侯孙觌,同游曾公岩。可是,明朝张鸣凤所撰《桂胜》巻一却记载:“经畧安抚刘彦适转运副使陈兖提防刑狱董棻转运判官赵子岩富阳故侯孙觌绍兴四年七月十二日同游。”十月与七月之差,待查实。孙觌与众人一同游历,并请为《曾公岩题名》。

孙觌恩师苏东坡在《和蔡景繁海州石室》一诗中曾用此典故:“何年霹雳起神物,玉棺飞出王乔墓。”

作为继承苏轼文脉传承的后生,孙觌极其崇拜其伯乐恩师苏东坡先生,在自己诗中也常用东坡用过的典故。

孙觌在桂林摩崖题多首诗还见明朝张鸣凤撰《桂胜》。孙觌从象州到静江府后得到这么当地官员隆重接待,与他同在此地的刘彦适 “旧谊”有关,想当年,他们曾在秘书省同为校书郎。政和七年(1117年),三十六岁的孙觌与刘彦适曾一同编篡过《秘书总目》又称《崇文总目》,堪比《永乐大典》以及《四库全书》,可惜已轶。孙觌与刘彦适自有一段旧谊。刘彦适接待旧日僚友、同僚作陪。

在这场合,刘彦适及其同僚都有职衔可书,孙觌那时还是被除籍(宦籍)后的平民身份,虽“皇恩”已“下天扉”毕竟文书未至,仍属在羁訾的罪官,所以,张鸣凤在孙觌名前加了“富阳故侯”四字。

“富阳故侯”中“故侯”作为典故,出自唐朝陈子昂《感遇》之十四:“临岐泣世道,天命良悠悠。昔日殷王子,玉马说朝周。宝鼎沦伊糓,瑶台成古丘。西山伤遗老,东陵有故侯。” 秦以降,被削官为民者称:“故侯”。此外,古人对曾出任过县以上地方长官者的敬称,如“县侯”“郡侯”。曾官杭州太守的苏东坡《赠王子直秀才》诗:

万里云山一破裘,杖端闲挂百钱游。

五车书已留儿读,二顷田应为鹤谋。

水底笙歌蛙两部,山中奴婢橘千头。

幅巾我欲相随去,海上何人识故侯。

王子直虽是东坡晚年才结识的朋友,但在东坡贬谪惠州的艰苦日子里,两人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所以东坡的这首赠诗写得朴素亲切,充满情味。东坡乐意追随他终老江湖。

须知,孙觌曾历任秀州、温州、临安诸郡地方主官,他称 “故侯”并无不当。

“富阳”当指富阳县,亦是孙权故里,其地宋隶杭州,南宋为临安府辖县之一,今为杭州市富阳区,位于富春江下游。虽然孙觌籍隶江苏常州晋陵,但是自视孙权之后的孙觌就与富阳故里的孙权有直接关联,这就解释了“故侯”前之“富阳”为其籍属的渊源缘由。

后来,到了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年),即孙觌去世前二年,孙觌获封“富阳县开国伯”。

十月十七日,孙觌要北归了,提点刑狱董棻招经略安抚刘彦适、转运副使陈兖、转运判官赵子岩饯仲益于蒙亭。饭后登铁牛寺塔,徒步入藏院,观无尽老人画像、初寮道人书榜,读书岩所刻五咏。晚集于静寄。独秀山之游距《曾公岩题名》三月有余。

“孙觌北归”点明了传达“皇恩”的圣旨已至。见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绍兴四年(1134)有诏“明堂”之赦,夏四月初六日有诏“用皇祐典礼,兼祀天皇大帝、神州地祇以下诸神。”

孙觌获释得以北归,提点刑狱董棻做东,邀请刘彦适、陈兖、赵子岩一同为其饯行。在蒙亭用饭后,登铁牛寺塔,入藏院观看无尽老人的画像,又到读书岩观赏初寮道人的榜书、《五咏堂记》碑刻,当晚宿于铁牛寺。

有后来者对“初寮道人榜书”可能性提出了质疑,其题刻见于本条稍后:“有‘宋颜公读书岩’六字,篆者不书名,疑为孙觌题名内云‘初寮道人书榜’,初寮则王安中所自号。不,则孙览之镵也。”

质疑者题刻虽匿名匿纪年,但可肯定他未见过孙览的《五咏堂记》文。孙览所镵乃“颜公读书岩”五字而非六字。

“有宋顔公读书岩六字篆者不书名疑即孙觌题名内云初寮道人书榜初寮则王安中所自号不则孙览之镵也。见钦定四库全书明朝张鸣凤所撰《桂胜》卷一

“孙觌北归提防刑狱董棻招经略安抚刘彦适转运副使陈兖转运判官赵子岩饯于防亭饭后登铁牛寺塔徒歩入蔵院观无尽老人画像初寮道人书榜读书岩所刻五咏晚集于静寄绍兴四年十月十七日。见钦定四库全书明朝张鸣凤所撰《桂胜》卷二

明朝曹学佺(1574-1646)《广西名胜志》卷一记载:“孙觌北归,提点刑狱董棻、招经略安抚刘彦适、转运副使陈兖、转运判官赵子岩饯于蒙亭。饭后登铁牛寺塔,徒步入藏院,观无尽老人画像,初寮道人书榜及读书岩所刻五咏,晚集于静寄。绍兴四年十月十七日。汪森《粤西丛载》卷二同。

孙觌在游历栖霞东观时还题写一首诗,据《桂胜》记载:“元栖霞洞传闻洞前有唐庆林观又曰东观。”并“宋孙觌见《七星岩》诗” 而最完整记录是明张鸣凤所撰《桂故》卷七“游寓·孙觌”条,是这样记载的:“孙觌,字仲益,毗陵人。早以文得名,其四六与同时汪藻并出诸著作右。觌以罪谪归州后,再安置象州则坐尹。临安无廉声焉,比蒙赦还。刘彦适董菜诸人招游诸山。觌自纪游于铁牛寺藏院,观无尽老人画像,初寮道人所题榜,无尽老人乃故相张商英初察则王安中也,商英盖未至桂僧院以商英素事佛,故多绘其像安中先。觌亦安置象州或曰安中所题榜即今独秀山。有宋颜公读书严数字则其篆也,安中亦文士。”

从文中得知,孙觌在桂林时,曾独自游历过铁牛寺藏院,看到寺院里有无尽老人的画像,是初寮道人所题画,以为是故相张商英,其实,是王安中,因为张商英从未到过桂僧院。所以说这里讲张商英作佛事,绘其像都是王安中。王安中曾官徽宗朝左丞,因失察降官“象州安置”的事儿在靖康元年(1126),曾到过桂林并留有诗文可考,榜篆“宋颜公读书岩”见于岩口。据宋王之道《送陈南仲守象州》诗“熊轼朱轓照野明,知君今赴象山行”句,知当补“象”字入。

孙觌贬象州获赦,途经过桂林时,受到经畧安抚刘彦适,转运副使陈兖,提点刑狱董棻,转运判官赵子岩的热情接待。

本文是孙觌答谢陈兖作品。陈兖的曾祖陈尧佐《宋史》有传,累迁右谏议大夫,为翰林学士,遂拜枢密副使。以太子太师致仕,卒,赠司空兼侍中,谥文惠。陈兖在任地辟屋三楹绘秦公文忠公、文惠公、康肃公四公之像而祠之,后来者则在龙隐洞立碑表达“区区念祖之私”。这就是四公祠堂的来历。孙觌为答谢陈兖,特地为其写了《四令公祠堂记》见钦定四库全书《鸿庆居士集》卷二十一

孙觌启程还乡之日,刘彦适等再次为他饯行。孙觌有《发桂林刘帅立道同诸司出饯于甘棠渡口》记事诗两首:

其一

行尽海北天,笑指湘南路。使君载酒醪,拥节东城驻。

前驱千纛直,纵猎万人呼。尘流翳白日,十里映黄雾。

何人揖迎我,一苇横江渡。渺渺倦鸦翻,相从归薄暮。

其二

汹汹万号窍,飓风吹海浑。冥冥蔽一天,瘴云埋日昏。

南荒底日所,黄苇三家村。谁云花解笑,但有鸟能言。

缪恩解南冠,归路首北辕。酒行可以起,稚子候柴门。

但见这场面,“千纛直”、“万人呼”、尘蔽“白日”乃至“十里映黄雾”,有酒有惜别,场面隆重热闹。孙觌开心地“笑指湘南路”,稍感遗憾的是无人“揖迎”,“一苇横江”泊在甘棠渡口后,便只剩下天涯孤旅的寂寥。

从以上三条题名和两首诗可看出,作为重罪免死的孙觌在羁管象州期间是非常“幸运”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孙觌恰遇到被称为”桂帅”的经畧安抚刘彦适,是他同为秘书省校书郎官同编撰过《崇文总目》书的同僚,孙觌又与象州知州陈容德为大观三年同榜进士,这在科举时代互称“同年”,类似于如今的“同学”关系,这种基于“同窗”与“同僚的人脉关系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关系网。更重要的是当时尚无党羿在象州的秦桧仍在江州太平观赋闲。

孙觌在离开广西前,因为免罪,心情大好,一连写下《次桂林二首》、《八桂堂》、《七星岩》、《栖霞洞》、《来凤亭》、《龙隐岩》、《曾公岩》、《雉山岩》、《永宁寺佛阁》、《西山超然亭》、《翠屏洞二首》、《雉山寺青萝阁》、《蒙亭二首》《七星观》、《发桂林刘帅立道同诸司出饯于甘裳渡口二首》十多首诗,在此,就不一一介绍了。

0 阅读:11

安荷评书法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