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世界茶叶的主要产区吗?

云谈农 2024-03-22 07:29:21

根据世界茶叶生产的地理集中度,可将其分为东亚、南亚、东非和东南亚四大主要产区。

1 东亚产区

东亚产区为世界第一大茶叶产区,主要生产国有中国、日本等国。占世界茶叶总产量的 37%。东亚在世界茶叶生产的绝对优势比重取决于两个主要因素:一是中国是世界茶叶的故乡,茶叶生产和加工历史悠久,受中国的影响,东亚各国茶叶种植历史普遍较长;二是区内适宜茶叶生长的地域范围广阔,地形复杂,降水丰富,温度、湿度条件较好,为不同种类的茶树生长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

中国是当今世界上茶园分布面积最大、茶叶产量最高的国家。占世界茶叶总产量的35%,占东亚茶叶总产量的94%。茶叶生产高度集中于秦岭—淮河以南,可分为四大茶叶产区:即西南产区、华南产区、江南产区和江北产区。茶叶品种齐全,包括绿茶、红茶、花茶、乌龙茶、白茶、黑茶等。

日本是东亚第二大茶叶生产国,自公元 805 年日本从中国引进茶叶种子并开始栽种以来,已有 1200 多年的历史,但由于日本适宜茶叶生长的地域范围较小,除九州及本州南部有部分亚热带气候区适宜茶叶生长以外,其他地区大多不适宜茶叶生长。目前,日本茶叶生产集中于静冈、鹿儿岛、三重等县市,2011 年茶叶产量仅为 10.1 万吨,占世界茶叶总产量的 2.2%,列世界第 10 位,主要品种为绿茶和红茶。

2 南亚产区

南亚产区是世界第二大产茶区,主要生产国有印度、斯里兰卡、孟加拉、尼泊尔等国。约占世界总产量的1/3。其中,印度是仅次于中国的世界第二大茶叶生产国,占当年世界茶叶总产量的 20.7%。南亚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湿度大,是茶树生长的最佳区域之一。但 18 世纪以前,南亚并无茶叶种植。

18 世纪中叶以后,鉴于欧洲饮茶之风日盛,英国殖民者开始从中国引进茶籽试种茶树,东印度公司还多次派人来华采集茶种,招募种茶与制茶技术人员,并采取庄园制的大生产方式,从事茶叶的开发种植、加工与销售业务。从而使茶叶生产和加工在英属印度获得了快速发展,一跃而成为仅次于中国的世界上最重要的茶叶产区。

这一区域的茶叶品种较为单一,以红茶为主,其中以大吉岭、阿萨姆和尼尔基里三种茶的质量最为著名。印度的茶叶生产主要集中在四个地区:一是印度东北部的阿萨姆邦;二是恒河下游的西孟加拉邦;三是印度半岛东南部的泰米尔纳德邦;四是印度半岛西南部的喀拉拉邦。其中,前两个邦地处布拉马普特拉河谷地带及恒河三角洲,这里属亚热带季风性温润气候区,气候湿热,特殊的气候和土壤为茶树生长提供了非常有利的生境条件。后两个邦位于印度半岛南部东西两侧,为印度仅有的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茶叶生产主要集中于东、西高止山脉中南端的山麓地带。

斯里兰卡茶业始于1867年,由英国人杰姆·泰莱(James Taylar)从印度引种,现为南亚第二大茶叶生产国,仅次于中国、印度、肯尼亚居世界第四位。斯里兰卡为典型的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茶园分布较为零散,以中部山地居多;孟加拉国地处恒河三角洲,具有优越的茶叶生长条件,2011 年茶叶产量 6.05万吨,居世界第 12 位,主要分布于国土西北部地区。尼泊尔茶叶生产历史与斯里兰卡大体相当。1863 年尼首相 Junga Bahadur Rana 访问中国,带回了中国皇帝的礼物———茶种子,从此开始了尼泊尔的茶种植业。尼泊尔的茶叶种植主要集中在东部的平原和丘陵山区,平原种植及加工CTC茶,丘陵山区种植和加工传统茶。

3 东非产区

东非产区是世界第三大茶叶产区。占世界总产量的12%左右。主要产茶国有肯尼亚、乌干达、坦桑尼亚、卢旺达、布隆迪等国。尤以肯尼亚茶叶产量最大,仅次于中、印两国居世界第三位。其次是乌干达、坦桑尼亚、卢旺达、布隆迪等国。该区属于东非高原,热带草原气候,年平均降水量在1200毫米~1900毫米之间,地势较高,以高原为主,盛产红茶。

肯尼亚的茶园主要分布在东非大裂谷两边的高原丘陵地带,即东经34度~38度,北纬2度~南纬2度的区域。基本上形成两大片:一片位于内罗毕东北方向,在肯尼亚山附近;一片位于内罗毕西北方向,围绕维多里亚湖的东侧。这些地区的自然环境很适于茶树生长。栽植茶树的海拔高度为970米~2400米,年降雨量1200毫米~1900毫米。主要集中在4月~5月的大雨季和11月~12月的小雨季,二者占全年雨量 60%以上。常年的月均温度为 12度~29 度,昼夜温差较大。全年光照充分,平均日辐射量每平方厘米 40 卡以上。茶叶生产可全年进行,采摘高峰在大、小雨季内。乌干达的茶树则集中于北部维多利亚湖半月形区域、西南高原及西部尼罗河地区。

4 东南亚产区

世界第四大茶叶产区是东南亚产区。占世界产量的1/10。主要集中于越南、印尼、泰国和马来西亚四国。这里山地丘陵面积广阔,地形相对高差大,气候湿热。其中,中南半岛属热带季风气候,马来群岛属热带雨林气候,为茶叶生产提供了适宜的自然地理条件。本区主要种植红茶和绿茶等。

越南是本区茶叶生产规模最大的国家,也是世界第六大茶叶生产国。越南的茶叶有两个品种:红茶和绿茶。红茶用于出口,绿茶用于国内消费,是越南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饮品。越南茶叶生产集中分布于越南北部山区和中部一带,主要茶区在越南首都河内附近。

印度尼西亚是世界第八大产茶国,在国际茶叶生产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历史上印尼曾是第三大产茶国(1918 年),2003 年前一直位列中国、印度、斯里兰卡和肯尼亚之后,居世界第五。但由于政府对茶叶重视不够,加之茶叶品种单一,故茶叶生产持续下滑。现降至第八位。印尼的茶叶主要是红茶,占茶叶总产量的 3/4。茶园主要位于西爪哇省和苏门答腊, 其中西爪哇省占茶园总面积的 80%以上,是 17 世纪末荷兰人最早种植茶树的地方。区内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山峦纵横,最高山峰高达 3078米,茶树主要种植于海拔 300 米~1800 米的山区。土壤肥沃,多为火山灰土和砖红壤,土壤有机质含量很少低于 3%的,高的达 8%以上,且深厚疏松, 为茶树生长创造了良好的土壤条件。

泰国茶叶生产主要集中于与我国云南省、缅甸、老挝交界的清迈、清莱两府山区,主要品种为从中国引进的乌龙茶,其余是分散的荒山野茶树,一般在3月份集中采摘, 大多加工成红条茶或绿条茶。马来西亚茶叶种植始于20世纪20年代,当时有大批来自广东、福建的华人到马来西亚开采锡矿,遂将广东、福建等地的茶籽带到马来西亚种植,以解决炎热天气和繁重采矿劳动的饮用之需。目前,马来西亚的茶叶生产主要集中在马来半岛上的金马伦高原,这里平均海拔900米,气温为14度~24度,有两个不明显的旱季,月平均降水量104毫米~317毫米,年降水量超过2000毫米。该地茶叶品种以红茶为主,占总产量的80%。

感谢您的耐心阅读,想要了解更多有关农业、养殖方面的知识,赶快关注我们!带你走进更专业的技术领域。喜欢就点个关注呗!我们致力于传播农业知识,服务三农;提供农业科技咨询服务;生物技术的研究和推广;科技项目编制;农场畜牧场规划设计。

0 阅读:0

云谈农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