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李被开除了。”
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正在办公室泡茶,差点把水洒在手上。
“真的假的?”
“真的,他不是之前寒假补课被查了吗?现在开除公职,退休金直接从7000多降到了3000出头。”
办公室里一下子安静了几秒。
有人小声嘀咕:“唉,干了一辈子,老了连养老金都保不住,这也太狠了吧?”
其实,这事不是第一次听说。
只不过每次听到,心里都咯噔一下。
我们总以为自己是体制内,有铁饭碗、有编制、有养老金。
可一旦出了问题,饭碗碎了不说,连碗里的饭都要被倒掉一半。
今天,咱们就不整那些拗口的文件条文,用老师都能听懂的大白话,跟你说清楚:
体制内教师一旦被开除,退休金到底还能不能拿?
这俩词,外人看着差不多,真出事了可是天差地别。
开除,是最严重的处分,相当于直接被从体制“扫地出门”了,退休待遇里最值钱的那一部分就没了。
单位补助没了,职业年金拿不到了,甚至机关养老金也会被清零。
说白了,干了30年,等于白干。
辞退就没那么惨。
虽然也丢了工作,但养老保险账户还在,可以续交。
之前有个被辞退的老师,自己每年补缴社保,后来退休时,养老金还有原来的六七成。
所以啊,如果有处分的苗头,一定要盯紧处分文件的“定性”到底是啥!
别怕麻烦,哪怕请假找律师看一眼都值当的。
很多老师以为只有严重违法才会被开除,其实咱这行,有好几根“高压线”,一不小心就踩了。
比如:
有偿补课:重点查,重点罚。有老师因为补了一个寒假班,赚了3万,结果养老金少了40万。
微信收红包:学生家长发个几百块感谢红包,收了就是违纪。去年就有老师因为这个被处分。
醉驾:别说是领导,就算是普通老师,也直接开除。
年度考核不合格:不一定会开除,但影响职称评定,退休金也会缩水。
说白了,现在不比十几年前了,各地对教师的监督越来越严,一点点小错误,可能都会留案底。
如果真摊上了,不要放弃。咱们还是有办法把损失降到最小。
第一条:工龄别全扔,能抢救回来一部分。
拿着工资条、教学安排等材料去社保局,有可能认定“视同缴费年限”。
别小看这个,有老师靠这招抢回了12年工龄,养老金多了2000块每月。
第二条:职业年金能领一笔,别忘了申报。
每个月扣的4%,积少成多。
辞退还能申请一次性领取,有老师拿到19万,补缴社保刚刚好。
第三条:申诉黄金30天,别错过!
很多老师收到处分后懵了,不知道可以申诉。
其实只要你手上有学生评价、教学成果、健康证明,有可能从“开除”改成“降级”甚至“警告”。
之前帮老师写过一份申诉材料,最后处分从开除变成了记过,退休待遇保住了。
你知道吗?据说60%以上的教师处分,发生在50到55岁这个区间。
为什么?
一来这个阶段容易松懈,觉得快退休了,捞点是点;
二来是职位、评职称竞争最激烈的阶段,一有矛盾就容易被盯上。
还有一个“重灾区”是暑假和寒假,因为那时候最容易搞补课。
别觉得赚几万块值得,算算你养老金每月差几千,几十年算下来才是真亏。
最后,几个提醒送给咱们还在岗位上的老师们:
每个月上支付宝查查“电子社保卡”,看自己的缴费情况,别稀里糊涂。
以前的工资单、职称文件、工龄证明,全都保存好,以后可能救命。
单位工会的互助保险别嫌麻烦,有老师靠这个多领了18万。
职称别嫌累,有数据说:一级教师和正高级退休金差距可达2.8倍!
你现在熬夜写的教案,站上讲台吼的每一嗓子,最后都会以“养老金”的形式,悄悄还给你。
但前提是:你得守住底线,别把饭碗和晚年一起赌了。
这不是危言耸听,也不是吓唬谁——这是一个体制内老师亲历、旁观、整理出的一份“保命指南”。
看懂的老师,点个“赞”吧。
咱们一起把这饭碗端牢、端稳。
养老保险是自己的钱交的,为什么不能拿
相比于以前,算是好的了,以前不是养老金,是退休金,开除了就什么也没有了,与社会闲散人员没有区别。
几个有点机遇跟条件的,哪个不补课,鬼名堂多的是,忽悠忽悠再忽悠,搞钱搞钱搞多钱[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