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炉煮茶正当时#
生产队那些事——粮食产量的不断提高有人说生产队时吃不饱是因为生产力落后,粮食产量不高,在这里我就说一说自我懂事至今,粮食产量的变化吧。解放前后,我们那里只能种一届水稻,产量很低,亩产不过200斤,最多400斤,还因常常因为旱灾、虫灾导致颗粒无收。听我的父母说,有一年又是旱灾又是虫灾,结果秋收时不需要用扮桶,四亩多田只割了两背篓禾爪公。到了我懂事时候,开始插两届,不过产量仍然很低,尤其是晚稻。后来进行品种改良,,七十年代初开始的高杆改矮杆的品种改革,已经基本淘汰了低产品种了。例如“白马根”“棒棒根”,亩产可以达到五六百,。再后来插“农口58(农垦58)”,亩产可达八百斤。“农垦58”,本来就是一种高产的晚稻品种,只是抗倒抗病性比较差而已。到了七十年代(上世纪,下同),更加重视土壤的改良,注重底肥的充足,大量使用栏肥,土杂肥。有名的口号是“猪多肥多粮多”“早稻超晚稻,晚稻超千斤”。到了74年(上世纪,下同)时,开始种植杂交水稻,晚稻的千斤梦实现了。我们是1974年开始自制杂交水稻种,1976年的晚稻就已基本普及了晚稻杂交品种化了。不过,那时种植杂交水稻很麻烦,播种需要人工“粒粒摆”,纵横直对,匀匀称称。因为种子很珍贵,甚至需要自己制种。在集体时,我就参与过制种。制种首先要选一片远离其它品种的地方,以保证制种的纯净。然后需要到专门的农技站(局)购买父本和母本。移栽的时候,两行父本间隔一米五六左右,中间插四行母本。更麻烦的是花期需要人工赶花,中午时,用一根长长的竹竿,把父本上的花,赶到母本上去,让它们杂交制种。当然,现在先进了,不需要这么麻烦了。大概73年左右吧,具体年份忘记了,开始实行“稻-稻-麦”一年三熟制,粮食产量大大提供了,无论单产还是总产,不过大家都很辛苦。到了76年以后,我们基本解决了粮食问题。要说明的是集体生产时期应该指1981年以前。粮食产量应该指一个单位或地区一年内粮食的总产量。中国的三大主粮是麦、稻、玉米,不仅仅是稻谷。决定粮食总产量的因素主要是种植面积和单产高低。集体生产时期的七十年代初期就已经普及双季稻,七十年代中期推广三熟制,七十年代后期几乎在全县普及了。包产到户后,由于劳动力缺乏或分流等客观原因的影响,开始是三熟制面积减少,进而双季稻面积减少,以致大量耕地抛荒。种植面积的减少,粮食产量自然就会降下来,只要略有常识的人都知道。七十年代初已普及绿肥种植,七十年代中期,我们涟源建起了磷肥厂和氮肥厂,加上国家供应量的增加,已经基本满足粮食生产的需要了。集体生产时期县乡村三级农技队伍的健全和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在包产到户后,农技队伍逐渐衰退,由于分散作业,许多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措施难以全面贯彻落实,从而也影响到了粮食单产的提高。综合上述,种植面积和单产两大因素在集体生产到包产到户两个时期的客观条件,包产到户后的粮食产量不可能比集体生产时期高。补充说明两点,第一,这只是我们这个局部的情况,不能代表其他地区甚至全国的情况。第二,粮食产量高低这单一因素也不能评价集体生产与包产到户制度的优劣,更不能由此去评价改革开放前后的优劣。不要幼稚地认为说集体生产粮食产量高就是否定包产到户不好。最后提醒的是那个时期的政府基层工作人员,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对农村情况的关心和了如指掌,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绝后的,不是那些没有亲身经历的人所能任意怀疑和否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