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队那个年代(118)—乡村传统手艺人:裁缝匠

谈谈农的鼓与呼 2024-07-01 14:52:08

文:郑学良

“踩缝纫机”,现在成了专用的贬义词和职业,懂的人都懂,是指人犯事后进去了,就要开始以踩缝纫机为生了。但在四五十年前,脚踩缝纫机的裁缝匠,却是非常吃香的手艺师傅。

大集体时代,农村活跃着许多传统的手艺人,以自己的的辛勤劳动和精湛手艺,为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提供便利和服务,同时也传承着历史传统技艺和文化,是当时社会中不可或缺的群体。传统时代的手艺人,很明显的特征,就是男手艺人较多,如木匠铁匠泥匠等,清一色是男匠人,原因也显而易见,生理、体力以及常需要外出等因素,不过,印象中唯一的男女皆宜且女性居多的手艺人,就是当时的裁缝匠。

生产队时代,人们生活贫困、缺吃少穿,这是事实,但是呢,不应该故意诋毁和抹黑,例如,衣食住行,“衣”排第一,在穿衣问题上,是少穿但不是不穿,某大作家说,十四五岁的半大小子还光着屁股去上学,这就有点过了,是完全的误导和污蔑。那时,穷是穷了点,但“衣”关系着遮羞和暖身的基本需求,过去,人们的衣服都是靠裁缝缝制,裁缝匠是当时很吃香的手艺人。

大集体时代,物资匮乏,为平衡供需,各种票证就应运而生,如粮票油票肉票糖票烟票等,那时是城乡二元结构,这些票证大都是城镇居民才有资格享受,而农村人,即农民社员及家庭,粮油肉这些生活品,完全是自给自足,哪有资格分配,不过,印象中,农民唯一能分到票证的商品就只有布票,因为当时的生产队集体,有能力种植棉花,但却没有能力去生产布匹,总不能让农民不穿衣服吧,布票,这大概是集体时代,农民能享受到为数不多的与城镇居民一样的待遇吧。

生产队时期,当社员领到布票后,主妇会根据家庭人口及需求,仔细盘算好后,事前会扯上花色、品种各异的布匹,每年至少一次,要请裁缝师傅来家里,为全家来做衣服。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裁缝匠虽说不一定每个生产队都有,但每个生产大队至少有那么几个裁缝,主家是可以自由选择的,并不会硬性规定和限制地域和人员,不但裁缝如此,木匠铁匠蔑匠等也都是如此,这些手艺人可以自由流动,主人家也可以自主选择,手艺人及市场形成了一种竞争关系,谁手艺过硬技术好态度好,谁就会越受欢迎,会竞相来邀请上门做活。

当社员家计划做衣服时,会到相熟的、信得过的裁缝家去相邀,裁缝师傅会根据现有的手头活计,相约好日子,至于工钱,一般按做工衣料按日计算。因缝纫机比较重,裁缝又是女师傅多,为表示敬重,主人家会在先天晚上,派男主人或者家中最大的孩子,去裁缝师傅家或者指定地点(如某个社员家),去扛缝纫机,照例,裁缝匠会把机头卸下,自己随身带,怕孩子们在缝纫机上乱捣鼓。

第二天一早,裁缝师傅拎着机头来到主人家,安好缝纫机后,主人卸下一块门板作铺板,上面摊上各种、各色布匹,并详细向师傅提出计划,师傅开始了正式工作。过去,传统裁缝缝纫步骤主要是量身、裁剪、缝纫。

所谓量体裁衣,首先,得量好尺寸,裁缝用布尺仔细量身高、肩宽、胸围、腰围、手脚等,边量边用画笔在布上划线或作上记号;然后呢,就是裁剪,拿着一把专用长剪刀,沿着划线或记号位置,“咔嚓咔嚓”,裁成一段段布料;最后,就是针线缝纫,坐在凳子上,将裁剪好的布料放到缝纫机上,穿上针线,双脚踩动踏板,那缝纫机便哗啦啦转动起来,裁缝师傅用双手扯紧布料放入针头下,那针头沿着人力的牵引,像鸡啄米似的,将针线与布料接在一起,在裁缝师傅巧手操作下,看似杂乱的布料拼接缝纫成一件件适身的衣裤。

生产队时代的裁缝匠,除了制作新衣外,还会应主人要求,要“改衣服”,那时,人们都比较穷嘛,衣服破旧或者穿着不合身了,但又舍不得丢,还得重新利用,所以有“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之说,如果是小修小改,家庭主妇能应付,如打个补丁什么的,但要大改,最常见的是大人或者大哥哥姐姐的衣服,改成小弟弟小妹妹的,则非专业裁缝师傅不可,改后的衣服,虽布料老旧,但样式还过得去,穿上也喜欢。

裁缝师傅来家里做衣服,最高兴的莫过于家里的孩子们,因为这意味着又有新衣服穿了。当时虽然生活拮据,但父母对孩子是很照顾的,做衣服向孩子倾斜,而且每次做衣服,家中孩子每人都有份,尽量一碗水端平,防止互相攀比并心理失衡。早上量完尺寸后,心里甜丝丝的,连去上学的路上也如沐春风,放学后,迫不及待赶回家,看自己的衣服是否做成,并马上试穿一下,尽管试穿后,就马上被母亲勒令脱下,因为一般要收藏好,到过年时或者走亲戚等重要活动时才能穿上,但还是感到高兴,想到能有新衣服穿,心里美滋滋的。

裁缝匠绝对是大集体时代最为羡慕的手艺人之一,比起木匠泥匠蔑匠等,工作环境更加优越,不需日晒雨淋,不用使大力气,工作更轻巧。裁缝师傅上门后,出于对手艺人的敬重,再加上出自于本能的纯朴,社员们会把手艺人都当作了“座上宾”,好吃好喝款待,工价也不低,七十年代中期,小编家乡裁缝日工价为1.6元左右,剔除上交给生产队1.1元,每天还有0.5元纯赚,还有隐形的福利,就是一日三餐吃主人家的,吃得好穿得利索,工作又轻松,长大后当裁缝匠,是多少农村孩子特别是女孩子梦寐以求的。

农村分田到户后,八十年代,裁缝匠迎来了又一个黄金年代,“吃”的问题解决后,“穿”的需求同样大境,逢有婚嫁等喜事,更是要请裁缝师傅做好几天,东家的没做完,西家又来请了,裁缝忙不停,干脆,一些人就在城镇便利地方,开起了裁缝铺,即上门做活,又搞来料加工,生意红火得不行。

进入九十年代后,裁缝生意开始沉寂,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服饰行业开始了工厂化标准化规模化,裁缝变成了流水线上的缝纫工,市场上出现琳琅满目的制式衣服,人们选择多了,不再依靠传统的缝纫方式,现在,在商场或者城镇一隅,有缝纫的存在,大多只是一些绞边、上拉链、改裤脚等小生意,或者为个别怀旧老人缝衣服,传统裁缝的荣光已不再。

0 阅读:0

谈谈农的鼓与呼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