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布9个新职业,两个与康养相关

人民康养 2020-07-10 06:44:15

7月6日人社部联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统计局向发布了9个新职业。这是我国自《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15年版)》颁布以来发布的第三批新职业。

此次发布的9个新职业分别是“区块链工程技术人员”“城市管理网格员”“互联网营销师”“信息安全测试员”“区块链应用操作员”“在线学习服务师”“社群健康助理员”“老年人能力评估师”“增材制造设备操作员”。其中两个与康养相关,分别是社群健康助理员和老年人能力评估师。这也是继三月份“健康照护师”被正式纳入我国职业分类大典之后,又有两个与康养相关的新增职业。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对比发现,此次发布的新职业与人社部5月11日发布的《关于对拟发布新职业信息进行公示的公告》中相比,将公示中的“老年健康评估师”正式定名为“老年人能力评估师”。

在5月发布的《公告》中,“社群健康助理员”被定义为:运用卫生健康及互联网知识技能,从事社群健康档案管理、宣教培训、就诊、保健咨询、代理、陪护及公共卫生事件事务处理的人员。“老年健康评估师”被定义为:为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生活活动能力、认知能力、精神状态等健康状况测量和健康照护需求评估的人员。

“新职业的设立既可开拓新的就业领域,又织密了我国建设健康中国的服务保障和人力资源支撑网络。这两个职业的特点是贴近民生、贴近基层、贴近特殊人群,有利于把公共卫生及健康管理工作的重心下沉,形成覆盖城乡社区的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养老服务能力与保障网络。”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大卫表示这一举措,意义重大。

张大卫分析称,这两个新职业与“健康照护师”是既有分工又相互支撑的。“社区健康助理员”可以由社区和社群工作人员、家政服务人员、社会义工、年轻老人和活力老人等组成,在制度上可以把后两类人的工作视为“时间银行”,即他在服务社会的时候也在为自己将来享有服务而工作。

“老年能力评估师”一般应在第三方机构组织下开展业务,主要的工作是对失能半失能、失智半失智老人的状况进行评价和判断,其往往受托于政府医疗保险和社会商业保险机构,对公正性和专业性有很高的要求。

在张大卫看来,这两个职业都有良好的就业前景,将来的社会需求很大。他建议,我们国家可以借鉴日本的作法,将之与健康照护师形成职业组合,也可以利用互联网和社区管理平台,协同其他资源形成多样化的服务模块,为社会提供“菜单”式、个性化服务。“下一步应重点抓好工作标准和工作规程的制订,并认真开展好职业教育与培训。”(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作者:李欣 曲华敏)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