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贞次郎:二战日本海军军官,拥有过度的自我表达欲望!

浅浅地看下历史吧 2025-04-04 16:26:51

丰田贞次郎是日本二战时期的一位海军军官,于1885年8月7日出生在和歌山县,是纪伊田边氏的武士丰田慎太郎的次子。

后来,他从海军学院毕业后,便踏上了远航东南亚的旅程。

在担任少尉和中尉期间,他曾在香取号、弥生号和千岁号上服役,在枪炮鱼雷学校步兵部学习后,他作为敷岛号和萨摩号的船员磨练了自己的技能。

1910年,他晋升为上尉,以乙级学员的身份在海军战争学院和枪炮学校高级课程学习了一年,并均以优异的成绩毕业。

次年,丰田贞次郎被命令驻扎英国。

到任后,他前往牛津大学学习,在那里刻苦学习了两年半,直到1914年接到回国的命令。

回到日本后,丰田贞次郎担任比睿号的排长,后来被任命为第4中队的参谋。

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德国宣布发动无限制潜艇战,并对运输船队发动无差别攻击,因此英国要求日本为其运输船队派出护航舰。丰田所在的第4舰队于1917年4月作为第3特别舰队的主力被派往悉尼,负责护送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之间的船队,丰田则留在舰队中担任参谋,并在悉尼担任指挥官。这次部署之前,他刚刚晋升为少校。

1917年12月,澳大利亚的安全得到保证,第三特别舰队撤退。

丰田贞次郎回到日本并重新进入海军战争学院,以甲级学生的身份学习了两年。

这次也是他初中毕业以来第一次获得最高荣誉,成为了自己和他人认可的精英。

毕业后,他被任命为海军省的核心军务局,从1920年到1923年任职三年,接受了成为一名军官的全面培训。

在此期间,他晋升为中校。

丰田贞次郎在担任金刚副都督六个月后,于1923年被任命为英国大使馆武官,被认为是驻外大使馆武官中的最高级别,并前往伦敦。

他在伦敦住了四年,并晋升为上校。而且他并未被命令回国,而是被派去担任国际联盟召开的日内瓦海军裁军会议的随行人员,所以直到1927年年底他才回日本。

由于长期在国外生活,他对海外事务十分了解,但对国内事务却不太了解,在裁军会议上经常与随行人员相处不融洽。

回国后,担任阿武隈号和山代号的船长,并作为出席者再次前往英国参加伦敦海军条约会议。

期间,身为全权代表丰田贞次郎虽然其发言权很大,但他本人对于条约的优劣并没有原则性意见,因此没有什么发言的余地。

条约缔结后回国,丰田贞次郎晋升为少将,任横须贺军营参谋长,1931年任军务局长。

然而,上任半年后,丰田贞次郎就因为在给上司时出现了口误,而被解除了军务局长职务。

一直想要成为一名海军部长的丰田贞次郎第一次经历了失败。

1932年11月,丰田贞次郎在一次常规调动中被任命为弘兵工厂的负责人。

每个人都认为丰田贞次郎的个人事业已经结束了。

然而,丰田贞次郎虽然对自己的职位感到不满,但他仍在寻找东山再起的机会,并开始看到自己未来的新前景。

该兵工厂在当时主要给负责日本帝国海军,从事飞机研发和飞机维修的业务。

丰田贞次郎在这里的工作,虽然使得他对飞机的了解在逐渐增加,但环境却十分艰苦,很难采购足够数量的维护所需的工具和零件。

丰田贞次郎曾身处一线,深刻体会到基层人民的苦难,认识到改善工业生产的必要性。这成为了后来他作为政治家和商人不断推动钢铁行业发展的起点。

1934年5月,丰田贞次郎任海军技术部总务部部长。

1936年2月任吴工厂长。

1938年11月任航空本部部长。

除1939年任佐世保军警队长外,丰田贞次郎一直活跃在军事技术第一线。

他在担任佐世保镇守府司令官期间,被海军次官山本五十六提名为下任次官候选人。

丰田贞次郎给山本五十六写信称“虽然我的职务是下属(佐世保镇守府司令官),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不能成为次官(这不是下属职位,而是朝廷中的较低级别)”,这让山本五十六很不高兴。

最终导致,丰田贞次郎的副部长职务被取消,但他可以回到最接近副部长的职位——航空参谋长和海军参谋长。

1940年9月,丰田贞次郎默默无闻的时期结束了。

当海军大臣吉田善吾因病辞职、海军次官角山得太郎也退休时,丰田贞次郎得到了他梦寐以求的职位,成为了海军副部长。

他绕过海军大臣及川幸四郎,致力于缔结当时最受关注的日、德、意三国同盟条约。

丰田贞次郎本人不愿意接受三国同盟,但他担心海军在外交部、帝国国会和陆军都支持的局面下会陷入孤立。

任海军副部长期间,丰田贞次郎还经常在未经海军部长允许的情况下,批准与政府有关的事务,而这种过度的自我表达欲望。最终

导致军中产生了丰田贞次郎才是海军部长之类的流言蜚语。

由于丰田贞次郎对海军副部长一职向来心生向往,对这一职位的眷恋之情比任何人都浓烈,在内阁改组风波四起时,他明目张胆地试图保住自己的职务。

然而,在内阁改组当天,丰田贞次郎在幕僚面前夸口“海军部长会换,但身为海军副部长的我不会换”,结果却收到副部长被换的消息,让他颜面尽失。

之后,丰田贞次郎退出海军现役,并接受商工部长的职位。

不过,丰田贞次郎时那种即使跌倒了,也不会轻易放弃的人。

没多久,在第三次近卫内阁期间,近卫文麿决定任命三个月前刚被任命为商工大臣的丰田贞次郎担任外交部长。

此时充当外交部长,面临着一大艰巨任务,那就是要做好日美谈判的工作。但这份工作难度很高,一旦做不好,很可能背锅。

故而,丰田贞次郎对此心有不甘,多次拒绝。

然而,近卫文麿却希望丰田贞次郎能与海军前辈、同乡、驻美大使野村吉三郎搞好关系,因此拒绝了他的请求。

从那时起,丰田贞次郎就以外交部长的身份驻扎在东京,协助野村大使和来栖大使在华盛顿继续进行日美谈判。

丰田贞次郎在谈判过程中秘密制定了让近卫文麿访问美国或夏威夷,与美国总统罗斯福面对面会谈的计划,但美国对日本在外交谈判的同时进行战争准备的做法,心存戒心,并逐渐怀疑外交谈判本身只是战争准备中的一场空洞表演。

最终,两国立场依然对立,谈判毫无进展,近卫文麿对此感到忍无可忍,最终辞去了内阁职务。

而丰田贞次郎也跟着辞掉了外交部长的职位。

此后不久,丰田贞次郎被邀请担任新日本制铁公司的总裁。

由于钢铁工人短缺,日本钢铁产量从1941年下半年到1942年上半年下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钢铁控制协会成立了,丰田贞次郎担任其会长。

他提倡采取措施增加小学毕业生和朝鲜族工人的就业机会,防止他们辞职,并改善福利待遇。

此举虽然成功确保了劳动力,但随着战争形势的恶化,原材料的确保变得愈加困难,钢铁产能持续下降。

丰田贞次郎为此一度远离政坛,但在1943年3月,他被东条英机内阁邀请担任内阁顾问。

当时,日本陆军和海军之间,经常就军需品分配比例发生激烈冲突,虽然试图达成解决方案,但事情并不像丰田贞次郎所希望的那样发展。

后来,丰田贞次郎在铃木内阁中重回内阁,担任 军需大臣和交通大臣,但此时日本的生产基地已被彻底摧毁,丰田贞次郎已经别无选择。

战后,1945年10月5日,丰田贞次郎被天皇下令任命为贵族院议员,并任职至1946年3月8日。

同年8月,他被禁止担任公职,不过禁令于1952年3月解除。

1961年11月21日,丰田贞次郎因肾癌去世。享年76岁,墓地位于青山陵园。

0 阅读: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