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至九寨沟已正式进入“动车时代”。
对于广大旅客来说,坐着动车去黄龙、九寨沟,从效率到舒适度,升级的不是一星半点;对于成都铁路来说,则是通达性更上一层楼,带来的是更大的客运流量;对于城市来说,交通的升级与提速,无疑可以带动各类资源要素的聚集、转换、流动,同时加强与成都及沿线城市的高效互动,从而实现协同发展。

▲图片来源见水印
因此,铁路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意义显而易见。而说起成都铁路,就不得不提正在建设的“四主三辅”铁路客运枢纽体系。可以肯定的是,未来随着“四主三辅”全部建成投用,继九寨沟、黄龙之后,还将有更多的城市加入成都“动车圈”与“铁路圈”。

“四主三辅”第一次正式亮相,要追溯到2022年6月印发的《成都市“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和物流业发展规划》。
这份规划明确提出,在十四五期间,成都要基本形成畅达国内主要城市群的“137”高铁交通圈,并建成“四主三辅”铁路客运枢纽体系。
所谓“四主三辅”,即成都站、成都东站、天府站、简州新城站为主;成都南站、成都西站、十陵南站为辅。
而在2017年发布的《成都铁路枢纽规划(2016—2030年)》中,成都铁路客运枢纽体系是“三主三辅”,即成都站、成都东站、十陵站,三个主站;天府站、成都南站、成都西站,三个辅站。
“新旧”两个版本的变化集中在三个站:新增的简州新城站、升级的天府站、降级的十陵南站(十陵站)。
“新版本”中的7大枢纽站点,城市占位不同,规模不同,链接的城市也不尽相同,但却犹如“北斗七星”,共同构筑起成都四通八达的铁路交通体系。

根据官方资料,目前成都已建成成渝高铁、成自宜高铁、西成高铁、成贵高铁、川青铁路(成都至镇江关段)、遂成铁路、成雅铁路、成灌(彭)铁路等8条高快速铁路,建成宝成、成渝、达成、成昆4条普速铁路,形成“1环12射”铁路网络;同时,在建的还有成达万高铁、成渝中线高铁等重要线路。
而以7大站点为原点,这些线路将通向全国各地,尤其是新站投用后,还将有更多城市成为红利受益者。

集“成都站房规模最大的车站”“四川首个TOD综合铁路站”“成都规划面积最大的TOD城市级站点”等众多title于一身,位于天府新区兴隆湖以东的天府站,又被称为“超级高铁站”。

▲天府站规划效果图
2022年6月,天府站动工建设。按照规划,天府站以“筑巢引凤”为主题,按南北场设计,站线规模各为6台11线。目前,南场的6台11线已经完成,北场在建中;截至年中,项目建设已进入主体结构金属屋面安装阶段,预计2025年建成投用。

▲图片来源见水印(今年5月进度实景)
与规模大、能级高相匹配的,是天府站令人惊叹的通达性。
对内,天府站将无缝接驳地铁18号线、19号线,实现双流国际机场和天府国际机场零换乘的直线通达;远期规划还有地铁25号线、26号线及S7号线经过,换乘便捷。
对外,天府站规划引入川藏铁路、成达万高铁、成自宜高铁,以及成三城际铁路、成都外环铁路、西成第二高铁、成昆高铁等多条铁路线网(最终以建成后实际引入线路为准)。

在天府站引入线路中,有两条需要单独点名:
▷▌ 作为全国“八纵八横”高铁网中沿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成达万高铁将串起成都、重庆、武汉、合肥、南京、苏州、上海等重点城市,建成后,成都至上海、北京的乘车时间将有效缩短至7小时以内。
▷▌ 成自宜高铁则是“八纵八横”高铁网主通道之一京昆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四川省首条设计速度350千米/小时的高速铁路。
这样一来,以天府站为原点,向东可达武汉、南京、上海等地;向北可至西安、郑州、北京等地;向南可通广州、深圳、香港等地;向西则可以去往林芝、拉萨;面向四川省内,还将联通雅安、南充、达州、资阳、遂宁、宜宾、自贡等多个城市。
天府站,真正做到“一站通天下”。

作为成都的“未来之城”,成都东部新区不仅落座着天府国际机场,还分布着成都铁路四大主站之一的简州新城站。
按照规划,简州新城站将引入成渝中线、西成第二通道、成昆高铁及成都外环线等(最终以实际引入线路为准)。其中,北侧成渝中线场站线规模为3台7线;中间城际外环线场站线规模为2台6线;南侧西成第二通道与成昆高铁场站线规模为4台8线,合计为9台21线。

▲简州新城站意向效果图(仅供参考),图源@山水简州智造新城
简州新城站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身份”:成渝中线高铁进入成都市域的首站。

成渝中线高铁,即沪渝蓉高铁的重庆至成都段,也是中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沿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路线全长约292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
2022年11月,成渝中线高铁正式开工建设,预计2027年底建成通车,未来成渝双城将实现1小时内通达。此外,建成后的成渝中线高铁还将与将与已建成运营的西安至成都高铁、郑州至重庆高铁和在建的西宁至成都铁路、成都至达州至万州高铁、西安至重庆高铁、重庆至昆明高铁、重庆至万州高铁等多条线路连通。
作为发展主轴上的重要节点,简州新城站势必将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扮演重要角色,建成后,惠及的绝不仅仅是东部新区以及简阳。

在旧版的“三主三辅”中,十陵南站还叫十陵站,且定位的是“主站”,而在新版的“四主三辅”中,十陵南站降级为“辅站”。
不过,作为“新成员”,十陵南站站房规划约2.4万㎡,站线规模为6台15线,是三大“辅站”中最大的一站。
今年8月20日,《新建成渝中线铁路(含十陵南站)四川段四电系统集成及相关工程总价承包招标资格预审公告》发布。这意味着,十陵南站建设终于迎来实质性进展。

▲十陵南站片区城市设计效果图,图源中建西南院
那么十陵南站在哪儿?官方资料显示,十陵南站位于绕城高速外侧,地铁2号线大面铺站西北侧区域,东安新城与洪河板块之间。
按照规划,十陵南站的主要“任务”有三个:①承接原成都站所有普速线路;②办理天府机场方向的城际铁路作业;③加密开行市域铁路公交化列车。
因此,建成后的十陵南站,除了是成渝中线高铁的停靠站外,还计划引入成渝中线高铁、遂成铁路、成渝铁路、成昆铁路、宝成铁路等铁路线(最终以实际引入线路为准);同时,还将直接接驳可以直达双流国际机场的地铁30号线与贯通成都城市东西的地铁2号线。

值得一提的是,十陵南站邻近东安湖国际度假区,而后者已成为全国各路明星来蓉演出与举办各大赛事的重要承接地。十陵南站一旦投用,无论是对旅客还是东安新城,利好显而易见。

剩余的“2主2辅”,都是既有车站。
2022年10月,见证了成都乃至四川发展巨变的成都站迎来升级改造,并预计2026年内完成建设。改造完成的成都站,将成为集城际高铁、市域快铁、地铁及城市公交于一体的立体交叉零换乘特大型综合交通枢纽,并引入了人北TOD这一超级规划。
在这里,可以实现与地铁1号线、7号线、18号线的直接换乘,同时将对接成渝中线高铁、西成高铁、成灌铁路、宝成铁路、达成铁路、成渝铁路等线路(最终以实际引入线路为准)。

▲成都站(火车北站)综合枢纽效果图
作为全国第六、西南最大综合交通枢纽的成都东站,随着成渝高铁、西成高铁、成贵高铁、地铁2号线、7号线等轨道路网陆续开通运行,已成为绝大部分人出入蓉城的首选站。
从这里出发可直达北京、上海、广州、香港、重庆、贵阳、西安、银川、长沙、武汉、杭州等城市,已形成“省内1小时,西部4小时,全国8小时”的交通经济圈。

▲成都东站,图源@西南铁路
作为辅站的成都南站与成都西站,规模不大,主要任务是承担客运分流,是成都主城区联动西南、西北方向区市县的重要交通枢纽。
数据显示,2023年成都铁路客运量突破一亿人次,较2022年同比增长126%;成都市境内铁路营运里程突破1000公里,线网规模在全国主要城市排名第五。可以预见的是,未来随着“四主三辅”全部投入使用,成都铁路能级还将跨上新台阶。
- END -
免责声明:
本公众号所发布的信息、数据仅旨在传递市场资讯,仅涉及商业评述,非时政类新闻发布。文中观点仅为文章作者的意思表示,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本公众号提供的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指导、引导您进行相关投资、买卖的依据或风险担保。另,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本公众号图文信息,不得随意截取、引用本公众号披露的数据、图表、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