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战争40年:西方设局的50年里,中国如何打响反击战成为第一?

夜春阅览趣事 2025-04-08 02:05:51

为什么美国和乌克兰谈判,特朗普非要泽连斯基拿稀土矿来换援助?

为什么美国要强迫丹麦出售稀土资源丰富的格陵兰岛?甚至不排除通过军事胁迫手段来控制?

美国对稀土资源如此紧张的背后,绕不开中国去年打出的稀土政策王炸牌,这不仅刺激着特朗普的神经,甚至还可能改变世界稀土产业的格局。

这项稀土政策看起来只是一个新条例,背后却是中国默默忍受了几十年不公平待遇后的强势反击。

当今全球化,有一种资源虽看似不起眼,却在科技、军事、工业等众多关键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就是稀土。

稀土不是土,而是由钪与镧等17种金属元素组成的统称,凭借丰富的磁、电、光特性,深度嵌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从日常使用的手机、电脑芯片,到推动交通变革的高铁、新能源车,再到各国大力发展的前沿机器人领域,稀土材料无处不在。

更重要的是,它还是高精尖技术和国防工业的核心资源,像我国歼20表面那层含有多种稀土元素的纳米稀土复合材料,雷达都监测不出来;美国制造一台F35战斗机,合计需要用到400公斤的各种稀土材料。

这么重要的战略资源,之所以能屡屡被我们当作国际博弈时的王牌打出,就是因为中国掌握着全球稀土产业的命脉:

中国的稀土储量占到了全球的四成,排名世界第一,美国储量还不到咱的一个零头。而美国、日本就算在其他国家搞到了稀土,也得运到中国做初加工。

时光回溯到几十年前,中国在稀土领域的处境堪称艰难。40年前,美国才是全球最大的稀土生产国,而先进的稀土冶炼生产技术被法国、罗地亚等西方发达国家企业垄断,他们达成默契,严禁向中国出口相关技术。

这使得中国即便坐拥大量稀土资源,也只能以低价将开采出来的稀土卖到西方,再花几十甚至上百倍的价格买回他们加工后的稀土产品。

不仅经济上损失惨重,更严重的是,在发展高新科技方面,我们的主动权也完全被欧美掌控。

为打破这一困局,1972年,“中国稀土之父”徐光宪挺身而出,主动钻研稀土萃取技术。科研成果一问世,直接淘汰了西方所谓的高端技术。

凭借徐老的努力,中国在80年代后迅速崛起,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稀土生产大国,曾经不可一世的西方稀土企业被打得节节败退,最终不少被中国企业收购。

这本应是中国稀土产业走向辉煌的开端,然而西方国家却设下了一个更为隐蔽的陷阱。

他们纷纷跑到中国大量购买稀土,而中国当时出于各种因素考量,不仅乐呵呵地卖,甚至还出台政策鼓励稀土出口。

可稀土作为不可再生资源,储量有限,用一点少一点,开采冶炼还会带来严重污染。西方国家正是看准这一点,怂恿中国大量出口,哪怕用不了那么多,也要把稀土买回来后埋起来囤着:

比如日本早早从中国囤够了足够几十年的稀土储备,美国更是在90年代陆续关掉了国内的稀土矿和生产线,改为主要从中国进口。

面对这一局面,中国不是毫无察觉,我国科学家们早就意识到稀土的重要性和稀缺性,新技术最初也只授权给三家国有企业,试图把控资源。

但90年代初,中国刚步入市场经济,急需外汇,稀土成为很多地方为数不多能换取真金白银的资源。

即便我们知道有坑,很多地方还是难以抵挡诱惑,纷纷建厂,导致产能过剩,供大于求,稀土价格被西方资本恶意打压成“白菜价”。

2005年中国稀土出口价比1990年跌了一半以上,不仅外汇大量流失,还因小企业忽视环境治理,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比如仅仅是江西赣州,小小的地级市为了治理稀土采矿污染,前后就要投入几百亿。

赣州开采稀土污染严重,破坏了70%以上耕地

为阻止稀土价格下跌,国家在1998年实施稀土产品出口配额制度,可外资却钻政策漏洞,与中国民间资本合作建厂,将稀土加工成简单合金再出口。

很多地方政府为了政绩,不仅不阻拦,甚至还鼓励外资进入,使得大量稀土以合金名义被转移出去。

2007年,国家重拳出击,对内严打走私,对外提高关税严控出口,却遭到西方国家谴责,他们甚至以向WTO告状相威胁。

2014年,WTO作出裁定,认为中国违反规定,理由竟是中国提交的环境污染证据不够。在西方主导的规则下,中国无奈只能在2015年取消稀土出口配额和关税。

难道说真就没有办法了吗?难道我们连自己的资源怎么卖都没办法自己说了算吗?

其实不然,中国的新一轮反击默默拉开:国家提高稀土行业准入门槛,淘汰落后产能,进行企业重组,形成六大国有稀土集团主导的局面。

同时,中国意识到不能只依赖限制出口,而是从源头限制开采和冶炼,逐渐拿回定价权。2016-2022年,在出口总量变化不大的情况下,我们的出口总额大幅上涨。

然而,中国的成功反击让西方国家坐立不安。

特朗普上台后,满世界寻找新的稀土来源,与乌克兰谈判拿稀土换支持,甚至炒作吞并拥有大量稀土矿产的格陵兰岛,还禁止丹麦将岛上矿产资源卖给中国。

而且,美国、澳大利亚、英国等国家开始发展稀土冶炼技术,美国和日本也在开发稀土材料替代品。与此同时,中国的稀土产品仍以初级加工品为主,在高端材料上依赖进口,面临被反制的风险。

面对复杂的局势,中国主动出击,去年出台稀土管理条例,今年跟进稀土产品信息追溯管理办法等新政策。

这些政策明确稀土为国家战略级资产,收紧开发控制总量,要求企业严格管理生产销售数据,扼杀稀土走私灰产。

更重要的是,新政策里明确了要鼓励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研发,利用政策杠杆倒逼稀土产业走出“舒适圈”,靠产业升级去西方企业里“虎口夺食”。

过去30年,我们曾幻想只要加入WTO,只要遵守西方制定好的游戏规则,就能拥有一个平等对话的机会,结果等来的却是一次又一次惨痛的教训。

而现在,面对又一轮席卷全球的稀土战争,以及这背后无声的科技竞速,无数次幻想的破灭让我们明白,全球化从来不是请客吃饭,而是以科技实力为筹码的博弈。

在全球化这场游戏里,能被平等对待的方法,从来都不是低着头默默遵守规则,而是变得足够强大。



文本来源:@圈内师老师

0 阅读:4

夜春阅览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