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俄乌战争以前,因为发生的几场主要战争的主角都是美军,拥有绝对制空权和绝对制电磁权的美军打击特点让所有观察家都以为人类进入了高技术战争时代,认为未来战争都将是高技术条件下信息化战争。
然而俄乌战争表明,当没有了美军的直接参与以后,传统模式的战争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其仍然是绝大多数国家进行战争的主流模式。
并不是俄乌交战双方有意去打一场传统模式的战争,而是它们的能力,只能去打这样的战争。
这可能也是除了美军以外,其他任何一支军队都要必须面对的问题,脱离自身能力去效仿美军,那么当战争一旦来临时,结果恐怕是灾难性的。
通过俄乌战争可以发现,“炮兵对决”仍然起到关键性作用。
“炮兵对决”是对战争中炮兵作战与反炮兵作战的习惯性称谓,这种古典的作战样式在乌克兰战场诸多战斗任务中仍然处于优先地位。
在军事术语辞典中,反炮兵作战是指通过组织和运用炮兵火力,对敌方炮兵侦察设备及炮兵阵地予以打击的作战样式。
必须注意的是,炮兵对决只发生在交战双方实力接近的情况下,如果双方力量不对称,也就谈不上炮兵对决。
比如美军,任何一支武装力量面对美军时,都不可能出现炮兵对决的情况。
这也从侧面表明,俄乌战场交战双方目前基本上实现了力量平衡,任何一方在投入可以改变力量平衡的武器之前,僵持将不可避免的持续下去。
双方炮兵对决已经持续了半年以上,打到今天谁也无法实现战略意义的转折,双方算是干了一个平手,都有自身可圈可点的地方。
过去8年中,乌军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火力杀伤经验,其中就包括在三维战场空间组织实施反炮兵作战的技能。
有理由相信,乌军在战争中一直得到了来自西方的情报支持。在援助清单中,同样有大量先进侦察设备和指挥系统,这为乌军炮兵作战奠定了物质基础。
乌军炮兵部队在进行作战时,侦察设备主要包括用于测向、侦察和火力校正的无人机,美制AN/TPQ-36/48/49/50等机动式反炮兵雷达则主要用于探测来袭炮弹并定位对方火炮阵地。
从俄乌战场的实际情况来看,在炮兵作战中,交战双方都没有绵密的战线和固定的阵地,机动作战是交战双方炮兵作战的主流模式。
乌军的炮兵作战,有点类似空中力量的游猎方式,每个炮兵分队最多使用10门身管火炮或火箭炮执行反炮兵作战,每2-3门火炮编成1个游动炮兵群。
战场流出的作战视频中,从来没有过大规模的炮兵群。现代兵器打击火力的提高,让任何大规模兵力集结都变得非常危险,炮兵部队也不例外。
按照这种模式判断,乌军每个炮兵群都会有自己的作战区域,作战区划分原则按照火炮射程决定,火炮则在作战区内持续机动。
乌军主要依赖空中侦察手段为炮兵提供目标情报,反炮兵雷达也是情报来源之一,数据几乎实时传输的,准确性相当的精准。
基于乌军的侦察能力,当发现目标以后,乌军炮兵群的开火反应时间大概在一分钟左右。考虑到炮弹以最大射程飞行所需的必要时间,俄军目标一旦被乌军侦察发现,将在大约2-3分钟后遭到火力打击。
很多视频已经说明了这一点。
在这种快速反应能力的加下,炮兵分队的生存能力将显著提升,
总体来看,乌军炮兵侦察设备先进,非常注重侦察情报保障、自动化数据处理分析与射击任务分配,作战战术又非常得当。
这就是数量处于劣势的乌军炮兵,之所以能够对抗俄军炮兵的根本原因。
火炮性能本身,其实远没有说得那么重要,交战双方的火炮性能并没有多少差距。
能够改变战场力量平衡的,只能是超脱于陆军武器之上的武器,其他的一概没戏。
没有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没有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这两个地区是乌克兰的顿涅茨克洲、卢甘斯克洲,乌克兰东部的四个洲,所谓的公投入俄是非法的、无效的,是不被联合国、全世界承认的,在乌东战场,乌克兰士兵因为战况惨烈,他们多活一天当班长,多活两天当排长,多活三天当连长,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
一直都说俄罗斯是世界第二军事排名,这一战感觉都没有越南实力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