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云那可是三国时蜀汉的一杆大旗,他几乎有着所有武将的优点,不仅威风凛凛、勇猛无比,还很有智慧,不是一个只知道横冲直撞的莽子。
他跟着刘备风风雨雨几十年,战场上那是出生入死,不仅侍奉主公,还拯救刘备的妻儿老小于危难之中,立下赫赫战功。
然而在刘备快要不行的时候,他竟然跟诸葛亮说:“子龙不可重用。”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这事儿,咱们得从头捋一捋。

赵云绝对是忠诚的代名词,武艺更是一流的,最出名的就是那长坂坡一战,曹操大军压境,身为主公的刘备都慌不择路,两家人都扔下了,跑得那叫一个急。
结果赵云挺身而出在敌军之中七进七出,愣是把刘备的儿子刘禅和老婆甘夫人给救回来了,因此此战之后赵云那是名声大噪,刘备心里对他也是更加重视。

甚至后来赵云还成了蜀汉的“五虎上将”之一,足以看出他的地位,可为啥刘备还是对他有所保留呢?这就得说说赵云的性子了。
赵云这人虽然在军事上堪称完美,但在政治上却实在是不太灵光,他是个秉性忠直的直肠子,不懂得拐弯抹角,这在战场上是好事,但在官场上太直可就容易吃亏了。

虽然大家都知道赵将军是什么性格,他肚子里头肯定没有花花肠子,但他要是说话不中听得罪了小心眼的人,那也实在是神仙难救。
别看刘备这人是卖草鞋的出身,但刘家人都是天生的政治家,知道怎么当皇帝、怎么管大臣,他得确保自己坐稳皇位,不能让任何人威胁到他的地位。

赵云虽然忠心耿耿,但刘备也得防着他一手,为啥?因为赵云太有能力,虽然他的忠诚是有目共睹的,但是他不傻,甚至可以说心里像明镜似的清楚。
人心难测啊,万一哪天赵云脑子一热觉得刘备不是明主,想自己做老大,那刘备可就头疼了,所以刘备在重用赵云这件事上,那是相当谨慎。

他一方面希望赵云能一直为蜀汉卖命,但另一方面又担心他会成为自己未来的隐患,可见帝王心思可真是深似海啊,“既要又要”简直信手拈来。
刘备心里明白,凭借赵云不太灵光的政治头脑,如果让他地位更高的话,那他可能会因为过于坚持自己的原则而与其他将领产生矛盾,甚至引发军中的不和,这不是刘备想看到的。

诸葛亮也不傻,他比刘备看得还要远,甚至看到了刘备要是去世之后蜀汉的未来,因此他就更不会重用缺乏政治头脑的赵云了,毕竟军队将来是听他指挥的。
万一赵云得罪了人引发了军中不和,那收拾烂摊子的还是诸葛亮自己,所以诸葛亮可不想看到这种情况发生,毕竟他还得靠这些将领们打仗呢。

再说了,诸葛亮也得防着赵云一手,刘备去世之后继位的虽然是刘禅,但是肉眼可见掌权的是诸葛亮,有着这么多年的共事经历,万一赵云变为向自己忠诚,那不是将诸葛亮架在火上烤么?
所以诸葛亮在重用赵云这件事上也是相当谨慎的,他得在确保赵云不会成为自己威胁的同时,又能让他继续为蜀汉效力。

赵云这人上了战场那是勇猛无比,但在政治上差的火候也不是一星半点,他简直是一根筋通,不懂得审时度势。
比如在刘备准备称帝这件事上就体现出来了,赵云竟然说:“不宜以仇而忘德,不宜以私而废公。”意思就是表示反对,认为这样做有违传统和道义。

虽然这样体现了他对汉室的忠诚和正义,但问题是你不是汉室的臣子,而是刘备的臣子啊!这就让他在政治斗争中陷入了被动。
在蜀汉的内部斗争中,赵云也往往因为过于耿直而得罪人,他不懂得圆滑处世,不懂得妥协和退让,这让他失去了很多盟友,也让刘备和诸葛亮对他有所顾虑,不敢轻易重用他。

所以刘备在快不行的时候,把诸葛亮叫到跟前嘱托自己的后事,才会对他说:“子龙不可重用。”这番话倒不是说不再用赵云,而是得悠着点用,诸葛亮一听心里头就明白了。
赵云虽然忠诚勇猛,但他的性格过于耿直和单纯,容易被他人利用,如果让他担任更高的职务,那他可能会因为过于坚持自己的原则而与其他将领产生矛盾。

刘备虽然人行将就木,但是这番话说得那是一点都不含糊,诸葛亮听了心里也是五味杂陈,他明白刘备的顾虑,也知道赵云的性格确实是个问题。
但他也知道在蜀汉人才逐渐凋敝的情况下,怎么能轻易放弃赵云这个将才呢?因此诸葛亮在重用赵云的同时也一直在防备他,确保他不会成为蜀汉的威胁。

然而尽管刘备这么说了,却不代表他不喜欢或不重视赵云,赵云能成为“五虎上将”之一就说明他在蜀汉的地位还是相当高的,身上那可是汗马功劳啊。
他的忠诚和勇猛的精神也深深地影响了后世的人们,尤其是在《三国演义》等文学作品中,赵云更是被塑造成了一个英勇无比、忠诚无畏的“完美名将”。

蜀汉的命运虽然非常令人惋惜,但是问题是出在了蜀汉后继无人上,而不是刘备那一代的问题,刘备当年用人那绝对是有一套的。
他注重选拔忠诚勇猛、有能力的将领为自己效力,同时也注重培养将领之间的默契和协作精神,确保军队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此外,刘备还善于运用各种手段来平衡各方面的势力,确保自己的统治地位不受威胁,你看他提拔魏延和黄忠等人来填补关羽和张飞去世后的空缺就知道了。
这样一来不仅增强了军队的战斗力,也有效地平衡了军中的势力格局,这就是刘备的用人之道,既保证了军队的战斗力,又确保了自己的统治地位不受威胁。

刘备用人总是能够扬长避短,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优点,比如他重用诸葛亮为丞相,就是因为他看到了诸葛亮的聪明才智和治国能力。
而他对赵云的使用,也是根据他的性格和能力来决定的,虽然赵云政治上不太灵光,但他在战场上的表现却是无可挑剔的,所以刘备将他固定在了战场上,而不让他在官场上折腾。

正是因为有了刘备为心腹爱将的筹谋,赵云才能够在蜀汉内部的斗争中保全自己,虽然没有被重用为更高的职务,但他依然为蜀汉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晚年的赵云过上了修身养性、淡泊名利的生活,虽然他的职务没有提升,但他的地位和影响力依然不减,此时他也知道了自己为人处世方面的不足,因此更加注重自我反省和提升。

他常常与友人一起品茶论道,享受着宁静而充实的生活,也时常回忆起自己年轻时跟随主公南征北战的日子,还有那些并肩作战的兄弟们。
虽然他们已经不在了,但他们的精神却永远活在他的心中,赵云也时常教导自己的子孙后代要忠诚勇敢、为人正直,这些教导甚至影响了后世的人们。

因此从赵云这件事上我们就能看出来情商有多重要了,很多时候只有实力还是不够的,有情商才能有更好的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