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下,丝毫不逊基建的大生意:C919成为新的“空中印钞机”

桐桐看趣事 2025-04-17 03:29:43

当今全球化的经济浪潮中,“一带一路”倡议就像是一座宏伟的桥梁,连接着世界众多国家和地区,为各类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不过提及“一带一路”,许多人首先想到的,或许是热火朝天的基础设施建设场景。但在这场“一带一路”的推广中,还有一个行业也包含着巨大的商机,就是航空业。

更确切地说,是国产大飞机C919所代表的航空制造与销售领域。

近年来,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化,俄罗斯航空业遭受重创,其航空领域被严重地制裁。

数据显示,俄罗斯原本运营着大量客机,然而因制裁的影响,许多飞机面临困境:

比如俄罗斯之前一共运营了1386架客机,回不了国的被扣了78架,剩下的除了公务机之外,还有800多架需要重新注册,即便尝试转到其他国家重新注册,也困难重重。

因为飞机的发动机、起落架、电控系统等关键部件都有着详细记录,每一次起降、每一次飞行申请都会被记录在案,这是全球为保障航空安全而建立的公共平台机制。

而飞机飞行次数与里程数直接关系到金属疲劳性等安全因素,需要定期进行安全评估。重新注册无法消除这些记录,使得俄罗斯许多飞机难以持续飞行,实际运营的飞机数量大幅减少,这一市场缺口亟待填补。

再看“一带一路”沿线的其他国家,航空业发展需求同样迫切。

以菲律宾为例,其著名的廉价航空公司宿务航空,早在之前就已经向空客和波音分别报价,计划斥资120亿美元购买100-150架大飞机。

这一举措表明了这些处于发展阶段的国家,对于航空运输能力提升的强烈渴望。

毕竟随着经济的发展,航空业作为现代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国家经济增长、促进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的关键力量。

此时,国产大飞机C919正以其独特的优势,在这片充满机遇的市场中崭露头角。

截至2025年3月,C919已累计收获近1500架订单,其中确认订单约1000架,按照单架基本型采购价约0.99亿美元计算,对应价值量近千亿美元。

这一成绩的背后,是C919过硬的技术实力和不断提升的市场认可度。

在技术研发上,C919作为窄体干线客机,采用了超临界机翼、流线型曲面挡风玻璃等先进设计,其气动性能优于波音737MAX和空客A320neo。

在生产交付方面,C919也稳步推进。截至2025年2月,该类型飞机已累计交付16架,主要客户为中国东航(10架)、国航(3架)和南航(3架),执飞航线覆盖北京、上海、广州等18个核心城市。

并且,2025年C919计划实现年产50架,预计下线30架,未来五年目标产能提升至年产150架。

在国际适航认证方面,C919也取得了重大进展。

已完成欧盟航空安全局(EASA)取证的首个符合性试飞,进入系统性验证周期,预计2025年内完成全部认证流程,这无疑为其进入欧洲市场乃至全球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C919的出海模式也在不断创新。

文莱骐骥航空与中国商飞达成30架飞机采购协议,金额高达20亿美元,骐骥航空将成为全球首家开航机型为中国国产大飞机的海外航司。

这种国资出海与外国合作的模式,为C919的国际化之路提供了宝贵经验:通过海外并购航空公司等方式,C919有望更加顺畅地进入国际市场,满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航空运输设备的需求。

对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而言,C919的出现不仅意味着多了一种飞机采购选择,更代表着一种性价比更高、合作模式更灵活的发展机遇。

C919在价格和运营成本上具有一定优势,能够帮助航空公司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同时,中国在航空产业领域的技术实力和不断完善的产业链,也能为沿线国家提供更全面的技术支持和合作空间。

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C919的成功出海,将有力推动中国航空产业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提升。

“要想富,先修路”,在现代经济体系中,空路与铁路同样重要。

C919参与到“一带一路”国家的航空建设中,不仅能够带动自身的销售与发展,还将促进相关配套产业、服务产业的协同发展,形成一个庞大的航空产业生态系统。

在未来,随着C919技术的不断成熟、产能的逐步提升以及国际市场的进一步拓展,它有望在“一带一路”的蓝天中进一步发展,成为连接各国的空中纽带,为中国与沿线国家带来更多的经济合作机会和发展动力。



文本来源:@钱说

2 阅读:170

桐桐看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