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子午谷奇谋,后世有多个成功案例,诸葛亮坚决不用的原因何在

品史学家江樵 2024-08-23 13:36:37

说起诸葛亮的北伐,就绕不开魏延。

作为蜀汉中后期屈指可数的上将,魏延对北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他被诸葛亮以“勇”而任,在蜀军中的地位仅次于诸葛亮,是北伐主力先锋。

魏延在第一次北伐时也曾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战略构想:子午谷奇谋。

可令人尴尬的是,诸葛亮将这个计划彻底否决,转而实施了自己进军凉州的战略。

然而在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后,蜀军平取陇右,对关中形成包围的战略也终以失败告终。

既然如此,为何诸葛亮不肯采纳魏延的计策,派出5000蜀军直取长安,进而内外夹击关中呢?

对此,后世有过诸多争议。

有人认为,子午谷之谋根本不切实际。子午谷行军缓慢,难以如期抵达;长安城易守难攻;粮食补给难以保障;诸葛亮能否及时配合都是未知数。后世曹真、桓温、高迎祥等人都在子午谷遭遇大雨而遭遇失败。

但支持者同样理由充分。

钟会邓艾灭蜀时,就是分别从斜谷、骆谷、子午谷三路攻入蜀地。

台湾作家柏杨先生也认为:“子午谷大战略如果付诸实施,它成功的可能性是百分之百,昔日刘邦先生对付项羽先生的场面,又将重演。”  

南北朝时期,刘裕灭后秦之战,也曾利用子午道对后秦进行攻伐,以配合由洛阳、潼关、武关进入长安的主力,最终获得了胜利。

蜀军北伐乃至蜀国的国运,一直存在着另外一种可能。

诸葛亮彻底否决子午谷之谋的原因到底何在?  

细读史料,你会发现,其实除了战场上的推演之外,还有另一场权力博弈。这场博弈最终决定了北伐的走向甚至结局。

子午谷之谋是否可行?

被一票否决的奇谋

子午谷奇谋的提出,是在第一次北伐的军事会议上。

但当时这个计策的反响如何,我们或许可以从《三国志》的记载中了解一二。

在《魏延传》中,只是一笔带过:

延每随亮出,辄欲请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如韩信故事,亮制而不许。延常谓亮为怯,叹恨己才用之不尽。

但《魏略》中则对此有详细记载:

夏侯楙为安西将军,镇长安,亮於南郑与群下计议,延曰:“闻夏侯楙少,主婿也,怯而无谋。今假延精兵五千,负粮五千,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楙闻延奄至,必乘船逃走。长安中惟有御史、京兆太守耳,横门邸阁与散民之谷足周食也。比东方相合聚,尚二十许日,而公从斜谷来,必足以达。如此,则一举而咸阳以西可定矣。”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魏延曾在军议上提出建议,因长安守将夏侯楙怯而无谋,故愿自请精兵五千,由子午谷直取长安,并认为夏侯楙一定会弃城逃走,而诸葛亮认为此计悬危而不用。

由此可见,此计就蜀汉方看来,应该不值一提。但对手曹魏对此则有种躲过一劫的感觉,并进行了详细记载。

但诸葛亮将之一票否决了,理由便是从子午道出兵,颇有风险,不如走平坦开阔的道路去攻取凉州。

子午谷之谋与诸葛亮出兵方向截然不同

从子午道出兵有什么风险?  

诸葛亮认为从子午道出兵面临诸多风险。

1、魏军防守严密

魏国乐阳亭侯孙资建议魏明帝“分命大将据诸要险”,这个建议被魏明帝采纳,成为魏国主要的防守策略。

长安便是重点防守的要地之一。根据史料记载,在长安所属的雍州,常年驻扎着一支两万人左右的机动部队。而长安作为魏国的西都,城防部队应在一万人左右。那么长安城在遭遇攻击时能够在短时间内组织三万人进行抵抗。

且长安城墙坚固。东汉末年,李催曾率军十余万用了八天都没攻入长安城。到了三十六年后,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长安城应该依旧牢固。

2、路况复杂

进入子午谷之后,行进全靠栈道,而栈道一旦遇雨,随时都会被冲垮。

如两年后的公元230年,曹真由子午道南侵汉中,就被卡在半道上了。“会大霖雨三十余日,或栈道断绝”“曹真发已逾月,而行裁半谷”。

3、行军问题

魏延考虑到魏军驰援的问题,认为魏明帝要“合聚”东方军队以驰援长安“尚二十许日”。

而蜀军经由子午道“不过十日可到长安”。就算蜀军在行动过程中被发觉,也至少会有十多天攻打长安的窗口时间。

但这只是最完美的情况。

因为参考曹真的例子,一旦被卡在子午道中,或者拖延时间一久,给了曹军充分的调度时间,那么魏延的计划就全部泡汤。

此外还有补给问题。  

魏延考虑到了部队的后勤补给,“负粮五千”,当然这些物资并不能支撑多久,如果滞留在子午谷内,那么军队就有可能面临缺粮的困境。并且出了子午道之后,后勤保障就更麻烦,“横门邸阁与散民之谷”,就地征集粮草,能不能成功还是未知数。

由此可见,相比进攻凉州,出兵子午道的容错率要更低。一旦进攻凉州失败,军队还能够安然撤退。而一旦进攻长安失败,可能损失就会大得多。

魏延曾任汉中太守,对子午谷地形十分熟悉

从子午道出兵的好处

也许高风险和高收益并存,这便是子午道的魅力之所在。

那么走子午道究竟是一条什么样的道路?它真的是难于上青天吗?  

子午道,又称子午栈道,全长600余里。是中国古代,特别是汉、唐两个朝代,自京城长安通往汉中、巴蜀及其他南方各地的一条重要通道。因穿越子午谷,且从长安南行开始一段道路方向正南北向而得名。历代都有修缮和线路变化。东汉及唐时期,均曾一度成为国家驿道。到唐朝天宝年间,因杨贵妃嗜吃鲜荔枝,甚至开辟“荔枝道”由四川涪州沿子午道运往长安。

此外,其军事价值也十分突出。汉高祖刘邦取汉中,派张良烧子午栈道之后,到平帝元始五年时,王莽下令修凿子午道,并设置子午关。此后,子午道经常被以关中为根据地的政权用作进攻汉中、安康以至四川、湖北等地的通道。也经常被以南方为根据地的政权用作攻打北方长安的通道。

既是国家驿道,也是自南方攻打长安的重要通道,这便足以说明子午道在古代的使用率其实并不算低。事实上,从秦汉开始,直到明清时期,子午道一直是重要的军事通道。

并且有不少成功的大规模应用案例:

楚汉之争初期,韩信或曾带部分军队从子午道进入汉中;

公元263,魏大将钟会率10万大军,分从斜谷、骆谷、子午谷3道伐蜀,会于汉中;

南朝刘宋开国皇帝刘裕,在夺取东晋政权以前,也曾利用子午道对后秦进行攻伐,以配合由洛阳、潼关、武关进入长安的主力;

明朝末年,陕西总督孙传庭曾令贺人龙等领兵,从子午道南下,攻打活动在秦岭山区的李自成、张献忠领导的农民起义军;

清朝初年,康熙皇帝为了平定占据四川、汉中等地的吴三桂叛军,也曾派大将图海等由子午道进攻汉中。

从以上案例,便可得知子午道自古以来使用颇为频繁,经由它发起军事行动,并没有人们所想象中那么艰难;受限于子午道的通行难度,并不能将其作为主力的行军路径。

所以一般而言,大家都是将偏师放到子午道上,配合主力作战,从而起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效果。

兵出子午谷

魏延的底气

那么魏延的用兵意图是否符合子午道的定位呢?答案是肯定的。

魏延只要求率领5000精兵出战,用十日的时间通过子午道,然后赶在曹军大队援军到来前攻打长安城。

而公从斜谷来,必足以达,如此,则一举而咸阳以西可定矣。

可见魏延给自己的定位,除了攻下长安城,更重要的是策应斜谷方向主力抵达关中。  

这种出奇兵,配合主力牵制敌军的战略,将子午道的特点发挥到了极致。

那么魏延的作战实力又如何呢?他能不能适应子午道苛刻的作战条件呢?完全能够胜任。

蜀汉建兴八年(230年),魏国曹真接替曹休担任大司马,为了巩固自身地位,在曹真主导下,他和张郃、司马懿分别率领三路大军,由斜谷、子午谷、汉水杀向蜀汉的汉中。另一路人马则由郭淮、费耀率领,从雍、凉地区出发。

可惜天公不作美,当时连下几天大雨,导致栈道无法通行,曹真等三路军队只得无功而返。

雍、凉方向的郭淮军就成为重点防范目标。

为稳妥起见,诸葛亮仍旧率蜀汉主力军队驻守在汉中,因此诸葛亮只给魏延分派了约一万兵力,让魏延和吴懿经由阴平道进入雍州南安地界去阻击郭淮的2、3万人马。

魏延在阳溪切断了郭淮的粮食通道,打乱了他的陇右兵团,杀了5000余名魏军,夺走了所有船只,从西汉水撤回汉中。损失了大量运输工具和粮草后,郭淮也只得放弃了进攻计划。

这场并不太知名的阳溪之战,实际上对北伐意义重大,此战蜀汉取得了羌人的支持,离间了羌人和曹魏的关系,为接下来兵出陇右奠定了基础。

此战中有两个亮点尤其值得关注:

1、子午道和阴平道的地理环境、全长都差不多。在同样恶劣的天气条件下,曹真等三路大军在斜谷、子午谷走了一半便被卡住,而魏延却能够快速通过阴平道,出现在郭淮军的后方。

2、阴平道上只能走人不能走马。那就意味着魏延是带着一支以步兵为主的军队,偷袭并击溃了郭淮那支战斗力强悍的凉州铁骑。

通过这两点就足可见以少胜多的阳溪之战含金量有多高。

同时也说明魏延对蜀道、魏军实力和部署都极为熟悉,且擅长打以少胜多之仗。

实际上在刘备讨伐刘璋之初,刘备孤立无援、仅有不足一万人。面对刘璋所派出的刘璝、泠苞、吴懿等名将和他们所率的蜀中精锐,魏延也是冷静应对,为刘备保驾护航,坚持到了胜利的到来。

通过以上的经历,你就能完完全全地理解魏延当初在就任汉中太守时所说的话确非夸张:

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

因为魏延从来都是以少胜多,拥有力克强敌的底气。 

勇猛的魏延

子午谷之谋的胜算     

通过阳溪之战的胜利,我们可以得知魏延对于子午道、汉中周边地理环境、魏军实力及部署都十分熟悉。  

这样子午谷奇谋的两大难点都并非难以克服。

难点一:“不过十日可到长安”

既然魏延对于地理环境十分熟悉,那么这个时限可以认为是魏延据实所说,是大概率可以完成的。

难点二:“楙闻延奄至,必乘船逃走。长安中惟有御史、京兆太守耳”

当时驻守长安的军队主帅是夏侯楙。夏侯楙凭借曹操女婿的身份,依仗其父夏侯惇的盛名,以安西将军都督关中诸军事。夏侯楙究竟军事实力如何?由蜀汉北伐后他就被魏明帝调回朝廷便可得知,其能力的确很拉胯。一旦魏延攻击长安,夏侯楙就算不逃走也起不了什么大的作用。

魏延指的御史,便是时任雍州刺史的郭淮。作为自己的手下败将,魏延对郭淮应该有足够的了解。而当时的京兆太守是颜旻,他主要擅长发展农业和教育,对军事完全不擅长。

这样看来,长安的守备人员的确也都不是魏延的对手,魏延的胜算可谓极大。

难点三:“咸阳以西可定矣”

这个目标便是子午谷奇谋的精髓之所在。

对于蜀汉而言,占领长安的实际意义远不及其象征性作用。而魏延之所以要求一定要先打长安城,就是为了牵制魏军主力。一旦作为曹魏西都的长安被围攻,附近的魏军主力一定会全力施救。而诸葛亮所率的蜀军主力就能够轻松抵达关中。

所以魏延能够很肯定地保证:“公从斜谷来,必足以达。”

可见子午谷奇谋的本质,就是一个三国版的“围魏救赵”。  

而当时形势有利于蜀汉。226年魏文帝曹丕去世,22岁的曹叡继位,曹魏主少国疑,局势动荡不安。而东边的吴国也趁火打劫,先后从江夏、襄阳方向发起进攻。这就意味着曹魏要同时应对东吴进攻,无法将全部主力调到关中。

公元227年,孟达在靠近子午谷的上庸三郡起兵反魏,因为孟达有心投降蜀汉,将可以极好地配合魏延作战。

面对大好形势,在魏延奇兵的牵制下,诸葛亮率主力快速突入关中,定然能将战火引入曹魏核心腹地,令曹魏一时间东西难顾,实力大损。“咸阳以西可定矣”便绝对不是一句空话。

而进攻凉州虽然面临的魏军阻力会小一些,更为稳妥,但是凉州距离益州路途遥远,且远离曹魏核心区域,这无疑拉长了蜀军的作战时间,使其犹如“隔靴挠痒”,难以从西边配合吴军给曹军造成大的压力,给了曹魏以喘息周转的时间,让其能够相对从容地将蜀军和吴军各个击破。

可见相比较兵出陇右而言,子午谷之谋行动迅速,更有利于蜀军及时抓住战机,从西部配合吴军进攻、形成有效合力,进而让蜀军成功挺进关中,锁定战果。     

蜀军北伐

为何不用子午谷之谋?

既然子午谷具备诸多有利因素,那为何诸葛亮坚持不用子午谷之谋?

有人说,“诸葛一生唯谨慎”,或许剑走偏锋不是诸葛亮的风格。

可后来诸葛亮派新人马谡守街亭,并在街亭失守后不得不唱一出空城计,这都并非谨慎之举。

显然否定子午谷之谋,与诸葛亮的军事风格并无太大关联。

那么究竟原因何在呢?

让我们将目光从军事领域移开,转而投向隐晦的朝堂博弈,或许会发现其中的蛛丝马迹。

为什么魏延会在第一次北伐前夕提出子午谷之谋呢?这一举动的背后,其实暗藏着魏延对提升自身地位的强烈渴望。他想通过赢得军事胜利,来加强自己在蜀汉的影响力,从而能让自己向诸葛亮接班人的位置靠拢。可很不幸,魏延被诸葛亮视为非荆州派的老人,并未考虑再加以重用。

刘备采取了“强君弱臣”的权力构架。一方面对益州本土势力进行持续打压,另一方面也对跟随自己入蜀的荆州派进行抑制,两股势力都不让其坐大。

“用人如积薪耳,后来者居上。”对年纪较长的老人施加限制,而对新人则大加重用。

比如对关羽救援不力,导致其失了荆州丢了性命;在全军一片哗然之中,任命稍年轻资历稍浅的魏延为汉中太守,而将张飞带回成都。

诸葛亮对马谡的任用也是如此,出乎所有人意料地任用马谡驻守重镇街亭,而安排降将王平任其副将,老将魏延、高翔在侧翼给其打配合。

这种用人方式的危害性是显而易见的。限制老人而重用新人,不仅不能人尽其才,而且会让老人和新人之间产生竞争和内耗。老人不会给新人传帮带,甚至还会冷漠旁观,不予配合。所以到了中后期,荆州派元老纷纷逝去,而新人则在与老人的内耗中变得势单力孤、成长艰难,以至于出现了“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困境。

而对于诸葛亮而言,魏延就属于老人,若采用其提出的子午谷之谋取得北伐胜利后,那么势必要提拔重用魏延等一批老人。而如果这批非荆州派的老人掌握的权力资源过多,就会尾大不掉,一旦自己死后,年轻的刘禅将难以指挥和调动这批人,从而导致局面失控。

所以诸葛亮尝试开辟新的副本:进军凉州。在那里,他将启用一批新人:姜维、马谡、王平等等。

姜维就是特招的凉州人,未来定位是凉州地区的军政负责人;马谡作为荆州派新人,可以往接班人的方向培养;而王平则是曹魏降将,未来定位是接替魏延成为汉中太守。

等这批人成长起来,就足以将魏延、杨仪这批老人拍死在沙滩上了。

所以就诸葛亮看来,如果采用魏延的计谋进军关中,魏延这批老人就会得势、继续做大,而新人则被挤占空间无法上位,朝廷的权威也将受到影响。

而进军凉州,才能有助于抑制老人,扶持新人,巩固朝廷权威,从而起到一石三鸟的效果。  

毕竟军事也是为稳定局势服务的。他发起北伐的初衷,不就是为了强化朝廷和他的权威吗?

正是出于这个考虑,诸葛亮最终选择放弃魏延,放弃子午谷奇谋,也放弃了这个蜀军在北伐中可取得突破性进展的重大战机。

可叹魏延一代名将难以人尽其才,一直难得重用,最终在诸葛亮死后被丞相长史杨仪所杀,落得个身死族灭的悲惨结局。

1 阅读: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