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每一个旅游运营者,都要面临一个绕不开的问题:旺季忙的要死,淡季门可罗雀。
有人甚至把这个特点列为旅游业的死穴,要么埋怨休假制度不合理,要么埋怨老天天气变化快。
但是,旅游景区淡旺季客源不平衡的问题真的就无解吗?面对高昂的推广费和人工费真的就把淡季列为不可抗力歇业大吉吗?
不妨从以下这几个角度简单梳理一下景区运营本身是不是就存在一些缺陷:
产品设计有没有问题 ?
很多景区在规划和设计的时候,也许就忽略了淡季运营,比如淡季集团客户多,有足够的多功能公共空间吗?保暖性如何?再比如淡景区景观质量可能比较凋敝,如何用其他的陈设弥补审美的不足?是否有一些低成本小品让冬季的景区也很有趣?另外还有当地冬季特色美食,是否考虑过挖掘过来作为亮点节目提供?
客人要的是多姿多彩的体验,或者说是差异化的生活方式。严格来说这和季节并没有关系,每个季节都有这个季节的自然美景和人文特点,特别在中国的乡村,恰恰有意思的民俗活动大部分都在农闲的冬季。
产品包装有没有问题 ?
很多旅游景区的官网和渠道产品,大多数商家挂出来的图片几年都不换,客人需要获得有时效的信息,下单之前最想看到当下的样子。
但是很少有景区运营者意识到除了找到最美的景点之外,以外最大的精力应该在产品包装上面。
推广方法有没有问题 ?
很多旅游景区一到旺季就沾沾自喜,早已忘记淡季的苦。大家除了忙于接待早已忘了营销的事,确切地说大多数人认为旺季不用营销。
旺季特别黄金周是所有大众对旅游信息最敏感的时候,所有人都在关注去哪玩,这个时候营销成本最低受关注度也最高。
不是所有的景区都是一次性宣传打动客人的,大多数客人都是犹豫好几次看到好几次信息后才决定下单的。那么,为什么不在他最容易看到你的旺季先露一下面呢?
旺季客满不是目的,扩大营收才是目的,不妨提前策划一些增值活动,增加体验性产品,只有客户的体验更强,产品的美誉度和口碑传播才会更好。
既然旺季接待压力大,不如用淡季员工的业余时间制作一些有当地特色的小礼品,把他们的闲散劳动时间储存起来,到旺季需要的时候发挥用途,客人不满意送个小礼品表达歉意总比没有好。
渠道利用有没有问题 ?
不要总觉得渠道赚了你的佣金不划算,让更多人赚到钱自己不会亏到哪里去。与渠道合作考验的是人的心胸和格局观,精选一些好的渠道,了解每个渠道发布推广产品的规则,多参与各种线上活动,用未来的房钱换现在的推广,即便不成功成本也不高。
但是每个渠道的人群都不一样,一定要深入研究不同渠道的人群特点。很多人以为把产品挂上去就可以了,其实大错特错。
需要提醒旅游景区的是,千万不要为了短期利益去渠道截流客户做成直客,那样当时省了佣金,其实害了自己,大多数的平台都是客源越多的客户给的倾斜政策越多。
客源维护有没有问题 ?
很多旅游景区以为客人满意而归就是服务的终结,其实也错了。对于喜欢淡季出游的客人,具有明显的个性特点和职业特征,他们对时间的安排具有很强的灵活度。同理,他们身边的朋友也大多具备同类特征。
说到底,旅游景区运营,实际上考验的是综合的产品策划能力、媒体组织能力、公关交往能力和运营控制能力。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驾驭起来没那么容易。所以业内同行流传最多的一句话,搞定淡季,就能搞定全年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