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虚荣心强,觉得父母的工作丢人,不如大老板体面,怎么教育?

白秋玩转育儿 2024-11-02 12:36:47

孩子最近不仅跟同学比吃穿用度,还觉得父母职业不如公务员、大老板体面,觉得父母丢人,这如何教育?

这是后台一位家长的求助,对于这个问题,我觉得想要找到解决办法,首先得弄清一个问题,那就是孩子这种“虚荣心”怎么来的?

查了一些相关资料,发现主要受以下三个方面的影响:

一是家庭环境

家庭作为孩子最初接触并长期生活的环境,其提供的各种经验和教育对孩子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模式有着深刻的影响。

如果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过于注重物质享受,经常谈论名牌,或者表现出羡慕他人的财富生活,孩子就会受到这种价值观的影响,从而助长他的“虚荣心”。

此外,家长过度溺爱孩子,对孩子提出的物质需求总是无条件的满足,又从不跟孩子解释自己工作的意义和辛苦等,也会助长孩子的“虚荣心”。

二是社会环境

如今科技发达,到处充斥着奢华生活的信息,比如各种视频平台等,经常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有钱人,或者影视剧中的情节,在视频中展示其豪宅、名车以及精致的衣食住行等内容,也会让孩子觉得这样的生活才是值得追求的,从而助长他们的“虚荣心”。

三是个人心理

孩子年龄小,自我认知尚未成熟,他们可能会通过外在的物质和他人的评价来构建自己的身份认同,在这个阶段,他们会误以为拥有好的物质生活才会让自己更有价值,从而变得“虚荣”。

此外,孩子年龄虽小,但也有自尊心,当他看到周围同学的物质条件都比自己好,或者周围同学父母的工作都比自己父母更好时,为了满足自己的自尊心,难免希望通过拥有更好的东西或者更“体面”的父母来获得同学的认可。

如何应对孩子的“虚荣心”?

知乎平台上有个问题:“你觉得是自己小时候更虚荣?还是长大后更虚荣?”

看了一百多个网友的回答,发现大部分网友都表示小时候的自己更虚荣,只不过相比成年人的虚荣,小时候的虚荣心更张扬、赤裸裸,有种愚蠢的单纯美好,甚至只需要大人们张张嘴就能满足。

马斯洛在他的需求层次理论,曾提出自尊和自我实现是人类的基本需求之一,对于孩子来说,获得自尊和认可对他们的成长至关重要。

然而,过度的虚荣心可能阻碍他们真正认识自我和实现自我价值。因此,我们需细心观察并适时引导孩子,帮助他们平衡自尊需求与虚荣心态,促进健康成长与自我实现。

首先,以身作则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父母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爱慕虚荣的父母养不出淡泊名利的孩子,所以,若想孩子不虚荣,父母首先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通过自己的行为,或者通过一些正面的事迹、故事等,让孩子明白,生活中有许多比物质更重要的东西,比如知识,道德等等。

其次,加强沟通

通过与孩子沟通,可以帮他们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明确自己的价值追求,从而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

当孩子提到关于物质或者比较的话题时,不要急于批评,而是耐心倾听。

比如,孩子说,我想要一个跟同学一样的电话手表,因为大家都有。

我们要明白孩子之所以说这样的话,背后的本质其实是想融入同学那个小集体,获得归属感和认同感。

先对孩子这种心情表示理解,然后再心平气和的与孩子讨论是否真的有必要购买?或者结合自家经济情况做出不能买的合理解释。

此外,定期与孩子进行关于价值观的交流,比如,可以问孩子一些类似这样的问题:“你觉得一个人最重要的品质是什么?”“为什么有些人虽然很有钱但并不开心?”

通过这样的问题,不仅可以了解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及时纠正他错误的观念,还可以通过分享自己的价值观的方式,引导孩子思考,培养孩子正确的价值观。

第三,培养健康的竞争意识

孔子曰:“君子无所争,其争也君子。”

意思是君子之争应该是有风度的、公平的,而不是为了私利而进行的恶意竞争。

作为父母我们可以引导孩子把注意力,从物质攀比转移到能力和品德的竞争上,比如,鼓励孩子和同学比学习成绩,比谁更有爱心等,当孩子在这些方面取得进步时,及时给予肯定和奖励。

此外,我们还要教育孩子正确的看待竞争中的失败,比如,当孩子在体育比赛中没有获得成绩时,我们可以跟孩子说:“你虽然没有获得名次,但已经很努力了,我们一起看看有什么方法可以让你在下一次比赛中做得更好?”

而不是让孩子因为失败感到自卑,从而通过物质来弥补自己的心理落差。

【写在最后】

教育是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一个孩子走向堕落很容易,但是走出来却很难。

孔子的母亲为了教育孔子都能扯断自己快织好的布,曾子为了教育曾子果断杀了辛苦养了多年的猪。

品行本来良好的孩子尚且需要很大付出去感化,更何况误入歧途的呢?

所以,发现孩子 “虚荣” 心强,我们做父母一定要先自我反思,然后再及时警醒,最后以极大的耐心和智慧去引导他们。

0 阅读:25

白秋玩转育儿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