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身跳崖的,不只是狼牙山五壮士,还有这三位开国将军

品味人生品味家 2025-03-20 03:02:39

1927年春天4月份,刘谦初和张文秋一块儿去了武昌,加入了由毛主席负责的农民运动培训班,并且他们还专门去毛主席家里探望了一下。毛主席和他的妻子杨开慧非常友好地接待了他们夫妻俩。那时候,五岁的毛岸英和四岁的毛岸青,也模仿着大人的举动,给两位客人送茶递水。聊天时,毛主席听说刘谦初和张文秋刚结为夫妻,就开心地笑道:“我和开慧已经有了两个小子,要是你们能添两个闺女,咱们结个儿女亲家,咋样?”刘谦初和张文秋赶紧回应道:“行,没问题,咱们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原本只是一句玩笑,没想到后来竟然成真了,毛岸英和张文秋的大闺女刘思齐成了亲,而毛岸青则娶了张文秋的二闺女邵华。我们之前已经讲过毛岸英和刘思齐的事情了,接下来咱们再聊聊毛岸青和邵华是怎么走到一起的。

杨开慧在1930年去世后,毛岸英和毛岸青两兄弟被安排到了上海,有段时间无家可归,在街头漂泊。毛岸青还在上海被警察打伤了头,留下了长期的伤害。之后,经过组织调配,两兄弟被送往了苏联。好不容易过了几年安稳日子,苏联卫国战争就爆发了。毛岸英多次主动要求参军,最终成为了一名苏联红军军官。毛岸青尽管身体不太好,但也尽力参与后方的支援工作,他甚至不顾敌机的轰炸,去挖战壕,帮忙运送伤员。1947年,毛岸青回到祖国,他开始着手翻译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经典著作,把好多俄文的书籍都译成了中文,他的工作得到了同事们的一致称赞。然而,正当毛岸青的工作与生活慢慢步入正轨时,一个巨大的不幸降临了:1950年11月25日,他那一直陪伴在侧的哥哥毛岸英,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英勇捐躯!

这次打击对他来说,跟当年母亲被害时一样让人心碎,本来慢慢好转的脑子问题,又突然犯了,他只好回苏联去继续治疗。毛岸青再次回到苏联时,心里特别不是滋味,因为哥哥不在身边,他觉得很孤单。而且,随着中苏关系慢慢变差,毛岸青在苏联的日子也过得越来越不容易了。1959年,毛岸青回到了祖国,这时的他,跟10年前那个活力四射的年轻人大不一样了,脸色苍白,神情迷离,加上长时间吃药,身体变得又肿又弱,连路都走不踏实,工作就更别提了。毛岸青的状况,让毛主席身边的人心里都不好受,为了让他能更好地恢复身体,大家商量后,决定送他去风景漂亮的大连海边,在那里安心休养。

大连的官府很上心,特意给毛岸青安排了旅大区南山宾馆的房间,还叫上了旅大区保卫处的头儿张世保亲自来负责安全工作,保证啥事儿都不会出。张世保除了负责安全保卫,还特别在意毛岸青的心情恢复。他知道,毛岸青经历了那么多磨难,虽然身体长大了,但心里还有很多小时候留下的伤。因此,他告诉手下的人,对毛岸青不仅要物质上照顾好,还得在情感上多陪伴他,让他总是能感觉到像家里人一样的温暖。后来,张世保和伙伴们常常陪着毛岸青一起聊天、散步,还下下棋、打打牌。在大家的照顾下,毛岸青的心情慢慢变好了,脸上经常露出笑容,也开始能安心读书看报了。不过,大家心里头一直有个大事儿放不下,那就是毛岸青都三十多岁了,个人问题还没着落呢。所以,大伙儿就开始忙着给毛岸青张罗对象了。

一开始,有人给毛岸青找了个女护士,长得漂亮,性格又温柔,照顾人也是一把好手,真是挺不错的对象。但奇怪的是,毛岸青跟她在一起的时候,总是话不多,就像个听话的病人一样,让她干啥就干啥,吃药打针啥的,两个人之间愣是一点感情火花都没冒出来。之后,朋友们又陆续给他安排了几个相亲对象,但结果都不尽人意,大家也只能在一旁焦急地没办法。得知情况后,毛主席给毛岸青写了封信,劝他别太挑剔,找个普通劳动者做伴侣就好,毛岸青看完后好像明白了些什么。毛岸青37岁那年,事情终于有了新变化。他哥哥的丈母娘张文秋,带着小女儿邵华,来到了大连探望他。让人没想到的是,就在这时,一个惊喜出现了!平时在女生面前不太爱说话的毛岸青,一遇见邵华,就像变了个人似的,两人聊得特别开心,相处得非常融洽。

有一次,毛岸青和邵华一块去海边走走,他很自然地就拉起邵华的手,两个人像恋爱中的男女那样,手挽手在海边悠闲地散步。这个场面,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惊喜交加,感觉就像是上天特意安排的一样!张文秋心里头别提多高兴了,想当年她和老公刘谦初到毛主席家做客时,就开玩笑说以后要做亲家。没想到后来毛岸英真的娶了刘思齐。可遗憾的是,毛岸英年纪轻轻就走了,刘思齐在毛主席的关怀下,后来也重新组建了家庭,这事真让人心里不是滋味。眼下,毛岸青和邵华虽然之前碰头没几回,但这次一碰头就分外亲热,跟多年没见的情侣似的,这种情况真是挺少见的。因此,张文秋就打算给他们俩牵牵线,让他们再续上这段缘分。毛主席知道这事儿后,心里特别乐呵,还专门给毛岸青寄了封信,信里头说:“少华这孩子真不错,你可以跟她聊聊。”

于是,在众人的协助之下,1960年快到五一那会儿,毛岸青和邵华终于办完了婚礼。邵华大方地站了出来,跟大家说:“岸青和我真心相爱,我们的婚姻是爱情长跑的一个新起点。未来的日子有好有坏,但只要咱俩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互相帮助,互相爱护,就一定能战胜一切难关,过上幸福的日子!”1970年1月17日,他们迎来了一个男宝宝,这就是毛新宇。2007年3月23日,毛岸青去世,当时他84岁。一年后,时间到了2008年6月24日,邵华因为生病离开了人世,那时候她70岁。根据两位老人的遗愿,毛新宇把他们俩的骨灰带到了湖南长沙板仓,和奶奶杨开慧葬在了一起。#春季图文激励计划#说起我军的故事,狼牙山五勇士的事迹广为人知。在那没有子弹、没了粮食的绝境里,这五位英雄好汉坚决不投降,毅然跳下悬崖,写下了一首感人至深的英雄赞歌。其实,在我军丰富多彩的历史篇章里,有很多英雄宁愿选择跳崖也不肯屈服的故事,就连一些开国将军也不例外。就好比开国中将韩伟,也曾经有过一段同样英勇的事迹。

韩伟来自湖北黄陂,他打过北伐,参与过秋收起义,还跟着毛主席上了井冈山,是个名副其实的老红军。长征启程后,韩伟成了红34师100团的领头人。在抢着渡过湘江那会儿,红34师的主要职责就是拦住后面紧追不舍的敌军,好让红军的主力部队能顺利过江。韩伟带领的第100团负责主要的掩护工作,损失惨重。战斗到最后,他们的子弹都用完了,韩伟果断命令大家上刺刀肉搏。这时候,韩伟身边只剩下十几个手下,可敌人却像潮水一样,一拨接一拨地往上冲,没完没了。最终,韩伟他们被逼到了宝界岭那陡峭的山崖顶上。前方没路可走,后面敌人紧追,这可咋办?韩伟毫不犹豫地大喊:“战友们,往下跳!咱宁死也不做俘虏!”结果,韩伟一挥手,大家齐声呼喊着标语,一扭头就往悬崖下跳了!

真是万幸,有三个人勉强捡回了一条命,其中就有韩伟,另外还有一个营长和司号员,不过他们个个伤得很重,生命垂危。幸好那时候有些村民上山去找草药,碰巧遇见了他们,然后就把他们给救回家里去了。那几天,国民党军天天来搜捕,乡亲们不顾个人安危,把他们悄悄安置在一个很难发现的红薯地窖中,还有人每天给他们送饭菜和药品。有了乡亲们的帮忙,韩伟的伤没多久就好了许多,他便和营长一道去追赶红军的大队伍。司号长伤得太重,没法走路,韩伟便把自己身上的东西全给了他,还求乡亲们继续关照他。之后,那位司号长因为受伤过于严重,没法再继续当兵打仗,便在当地安顿下来,靠编织篮子过日子。过了整整五十年,有次他读报纸时偶然看到了韩伟将军的名字,于是提起笔给将军写了一封信。韩伟瞧见那封信,心里头别提多兴奋了,他拍着信纸乐道:“哈哈,这不就是我的老战友司号长老罗嘛,他还健在呢,真是太好了!”

韩伟当年带的那支100团的队伍,全是福建来的小伙子,在那场战斗中几乎全打光了,这事儿让他一辈子心里都过不去。1992年4月8日,韩伟将军离开了人世。在快不行的时候,他告诉家里人:“我带去的那群闽西小伙子,都在湘江战役中牺牲了,只有我还活着,真的感觉好对不起他们和他们家里人。我虽然是个开国中将,但这荣誉是他们用生命换来的,我其实是在为他们而活。等我死了,希望能和那些闽西子弟兵葬在一起。”韩伟将军离世后,家里人遵从他的遗愿,把他的骨灰安葬在了闽西革命陵园,让他长眠在闽西子弟兵的身旁。还有一位叫王道邦的中将,他是江西永新人,抗战那会儿也跳过悬崖,好在命大,捡回了一条命。

1940年2月份,杨成武大将军前往晋察冀边区,要参加一个挺关键的集会,王道邦带着队伍一路给他保驾护航,可没想到半道上撞上了一队日本鬼子。王道邦遇到危险很镇定,他赶紧安排了几个战士保护杨成武先撤,然后自己带着队伍去拦住那些日军。由于双方力量差距太大,王道邦的队伍很快子弹就打光了,大刀也砍得钝了,最后只好拿石头去砸,可还是没拦住日军的进攻。王道邦心里明白,决不能让日军逮住杨成武,于是他故意把日军往一个陡峭的悬崖那里带。等打到悬崖那儿,王道邦身边一个战士也没了。他瞅着黑压压一片冲过来的日军,哼了一声,头也不回地跳下了悬崖!真是万幸,那片悬崖边上长了好多大树,王道邦被树给拦住了。虽然受了点伤,但总算是捡回了一条命。还有件挺值得说的事,王道邦将军在新中国成立后,有次遭遇了车祸,伤得非常重,不过好在也是死里逃生。然而,王道邦虽然逃过了车祸这一劫,却在住院期间被诊断出肝癌,没多久就遗憾地离开了人世。

和这两位开国中将比起来,开国少将傅崇碧选择跳崖逃生,结果要幸运得多。傅崇碧老家在四川通江县,他在1932年就加入了红军。到了1933年,川陕那边的革命根据地搞得热火朝天,连他老家通江县也包括在内。那时候,傅崇碧还当上了通江县的县委书记,并且兼任独立团的团长。就在这时,四川的大军阀刘湘,带着他的20万大军,分成了六路,浩浩荡荡地来围攻川陕根据地。不仅如此,根据地里面还有些反动民团跟着起哄,喊着要内外勾结,到处捣乱。这天,傅崇碧领着一支十几人的小队出门办事,不料在山上撞上了一群民团的人,双方立马打了起来。傅崇碧手里的家伙有限,子弹很快就用完了,结果被逼到了悬崖边上。民团的人追上来,嚷嚷着要活捉他们。傅崇碧朝大伙儿喊道:“咱们干革命,这一天迟早得来,我今天就打算死在这儿了!”话音未落,他一咬牙就跳下了悬崖。

还好,傅崇碧在快摔到地上时,被一条粗树藤给拦住了,捡回了一条命。可当他试着跳下来时,不小心脸先撞到了地上一块锋利的石头,脸上被划出了一道大口子。从那以后,傅崇碧的身上就多了一道疤,人们都叫他“刀疤将军”,这道疤伴随了他一生。说起来,这根树藤可真是傅崇碧的救命稻草,救了他两回。当他跳下悬崖后,上面的民团搞不清他到底死没死,就扔了个手榴弹下来。没想到,这手榴弹也被树藤给拦住了,傅崇碧又一次死里逃生!到了老年时候,傅崇碧还经常感慨地说:“多亏了那根树藤,不然我命都丢了两次了。”想要知道更多开国将帅的精彩故事,不妨去历史客栈的专栏瞧瞧,那里有100篇关于开国将帅的生动传记等你阅读。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