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副军长贪生怕死?50军150师448团惨败事件的真相揭秘

文山聊武器 2024-11-27 05:48:45

1979年2月,对越反击战打响,解放军集结了22万兵力,在西起河口,东至友谊关的500公里边境线上,兵分两路对越南北部发起了攻势。

经过多日激战,解放军在2月17日至26日的时间里完成了第一阶段目标,推进到越南高平省首府高平和黄连山省的重镇甘棠。随后,从2月26日至3月5日,解放军又拿下了谅山,渡过了湛穷江,如果继续下去,突破越南北部山脉,直抵北宁和河内完全不是问题。

3月5日,解放军完成了战略目的后便从前线开始交替掩护,撤兵回国,最终在3月16日完全撤出。这段时间便是反击战的第三阶段。

也正是在此战的第三阶段里,解放军遭遇了较大损失,而这其中,50军150师448团的损失最为突出。

1,撤退途中额损失

50军是一支作风优良,有光荣历史的部队。该部队于1948年的辽沈战役中组建,后来参加了解放湖北和大西南的战役,后来又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履立战功。战后长期驻扎在西南地区。

1979年对越战事发起时,按照战前规划部署,50军此战配置在许世友麾下的东线兵团中。在战役第二阶段中,50军149师(该师单独配置在西线兵团)从沙巴出击,突破了越南的10号公路,拿下了黄连山省的沙坝,取得了战绩。

但在随后3月5日全军下达了撤退命令后,50军的表现却不怎么好。该部队处于东线部队的2个师中,150师和41军一同进退,本应互相交替掩护撤回国内。

但150师却没有这么做。该师在3月6日至13日期间还没有接到撤退任务,而是奉命在越南春稠附近执行清扫残敌,搜索物资和搜索失踪人员,掩护友军撤军的任务。

等到13日,友军都撤的差不多了,150师也领到了撤向广西的命令。于是,150师便深入山区,依山分兵走小路撤退。这其中,该师的448团2营在班英一带的山区经过一处水坝和山头撤退时,突然遭遇了附近埋伏在稻田和山间密林的越军袭击。

448团2营不同于其它营,它是团部直接指挥的前敌部队,而此时攻击2营的是越军的一个步兵营。双方打成了遭遇战,在交火中,越军在暗处,解放军在明处,因此损失较重。但2营还是迅速依托附近的山地固守待援,守住了阵地。

指挥2营的448团副团长胡庆忠等人向师部反映了情况,希望得到增援。但没有得到师部的援军。胡庆忠于是又在当天傍晚和团长李绍文率领的友军取得联系,希望团长想想办法。

当时李绍文和胡庆忠作为正副团长,在行军途中是各自带着营连分开的。李绍文也向师,军部提交了情况,但也没有得到及时的支援回复。

没办法,李绍文派了2个连,翻山路去救2营。但他们不知道的是,越军步兵营此前和2营交火后,判断出2营战斗力和火力不足,处于下风,于是又组织了更多人马,聚集了一个团左右的兵力,咬住了2营。而李绍文派的2个连也在路上被越军咬住包围了。

胡庆忠在当天晚上没有等到李团长派的2个连,于是就带着战士们在晚上再次翻山想跳出包围圈,结果在走路18公里山路后,来到了一个陌生的不知名山谷,在这里又一次遭到了越军伏击。

2营只能在当地固守防御,胡庆忠再次请求援军。但师部讨论的时候,还是没有派人接应,李团长只能建议胡庆忠原地待命。

最终在越军优势力量的攻击下损失惨重,胡庆忠也阵亡了。2营被击败后,越军又对李团长派出的2个连展开了进攻,这2个连也遭受了不小的损失。

后来经过清点发现,448团此次有542人失踪,其中202人被越军俘虏,俘虏中包括了团参谋长,以及不少连队指挥官。越军随后进行了宣传攻势,将该消息和战俘信息通过广播,报纸传到了外界。这也是对越战事中解放军损失最大的一次战斗。

那么,448团的这次失败,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2,原因何在?

448团失败的原因主要是以下几点。

第一,150师指挥混乱,50军副军长关豁明和150师师长刘同声的指挥权限,权责不清晰。

当时50军是把各个师单独拆分给其它军作为辅助部队参战的。150师当时就拆给了41军,由41军发令指挥。而当时又流行让副军长,副师长等副职干部到下一级单位指挥协调的活动,150师因此在受41军指挥的同时,又要面临副军长关豁明的双重指导。

在这种情况下,性格强势,又有过在抗美援朝战争经历,在38军任职多年的关豁明便想要掌握指挥权。也正因为如此,他多次和150师师长刘同生发生矛盾,否决刘同生的建议,甚至在发给41军和军区的电报上也有分歧。

第二,150师底子薄,实战能力欠缺。

150师在60年代至1978年期间虽然是陆军师的编制,但实际上承担的军事职能较少。全师6000多人中只有一部分能经受军事训练,其余人马很多都从事屯垦,养猪,工建的事务。

直到1978年,为了准备对越战事,150师才突然被升级为甲种师,人员扩充到1.1万人以上,装备和人员也进行了调整。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基层指战员,军官没怎么提升水平,便突然官职生了一级,二级,对部队的磨合,协同作战,专业素养提升作用不大。

这也导致150师在前线部队中只能承担二线扫尾工作,不能担任主攻任务。

第三,关豁明严重低估了撤退任务的难度,轻视了越军可能发起的反击,而且还盲目选择了山路,小路。

要知道,中国和越南的边界地带是由一系列蔓延不断的低山和丘陵组成的,而且多喀斯特地貌,植被还很茂盛,非常有利于越军隐藏打伏击。而且当时越军有生力量并没有被大量歼灭,他们是完全有能力组织反扑的。

在这种情况下,部队想要安全撤回国内,按理来说就该各部队交替掩护,走大路稳妥地回去。刘同生师长也是这么建议关豁明的,但关豁明并不愿意听。

要知道,当时41军已经做好了在大路上接应150师的准备,150师如果走大路,在有友军掩护的情况下,基本上不会有什么麻烦。但一走山路,就必须受地形限制分开走,且行军速度也会慢下来,对士兵体力的消耗也会增加。这显然也会给越军展开伏击制造机会。

此外,贪功心切,战术理念落后也是关豁明在此次事件中暴露的大问题。

当时,中国已经很多年没有打过仗了,很多将领都希望在对越战事中立功,50军虽然也参加了反击战,但并不是前线交战的主力部队,立功较多的是配属西线的149师,150师等东线部队是给41军当助手的辅助部队,负责扫尾工作,因此没有什么打硬仗立功的机会。

这就导致关豁明在448团遇敌后产生了想打硬仗的想法。而且,关豁明错误判断了150师和越军的战斗力,觉得过去解放军在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都能以少敌多,善打硬仗,那么此次2营即便遇到困难,自己扛住,自己解决问题也不是不可能。因此,他在448团2营被围后,总是不同意派援军增援。

甚至于,2营第二次与越军交锋后,他依然没有放弃不派援军,坚持“逼一把,让2营发挥潜力”的做法。为此,他多次下令,让448团“只要前进,不要后退”。对于部下打算把448团情况上报给41军指挥部的行为,他也总是说“不要一有事就向上级打报告”。

直到3月14日战事已经结束,在军区对于150师448团始终没有按时撤退的追问下,关豁明才给军区上报了损失情况,并带着剩余部队最终撤回了国内。

可见,448团遭受大损失,关豁明的主要问题并不是坊间流传的什么“怕死”,反而是他太激进了,太冒险,轻敌了这才犯了一系列错误。

150师回国后,成都军区立即对150师的事情进行了调查,许世友上将一度对此事非常愤怒。关豁明最终被撤除了副军长的职务,降级为正师级干部,此后,关豁明很快就在1983年5月离职退休,后于1998年去世。

被俘的150师士兵则在同一年5月经国际红十字会运作回到了中国境内。

等到1985年百万大裁军,50军,包括150师也在被裁撤的范围中,就此,这支部队结束了他的历史使命。

参考资料:

1,2017.12.24-厦门新闻网-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的150师战后被取消番号

2,2011.4.20-伊春县自治县政府官网-关豁明

6 阅读:4016
评论列表
  • 胡子 12
    2024-11-28 18:18

    此50军非抗美援朝的那个50军!原来的50军已调至新疆改为山地师了,编制也改了

  • 2024-11-27 14:39

    过去看过一篇笔名叫老鱼的写的“我所经历的一场败仗”的文章,就是写的这次遭遇越军伏击的事,他当时是尖刀班的,全班九个人,牺牲五个,被俘一个,只有三人(包括他本人)历尽艰辛撤回来了。

文山聊武器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