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野元老
第四野战军是我国解放军在建国之前的几个主力部队之一,他们战功赫赫,威名远扬。四野最开始是由在东北的抗日八路军,新四军以及部分的东北抗日联军一起组建起来的。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共中央任命林彪作为四野的总司令,彭真任政委,从此东北野战军也成为了第四野战军,有了正式的编号。

第四野战军在历史上打了许多次硬仗,尤其在辽沈战役中消灭了号称国民党精锐的47万敌军,促进了全东北的解放,也是解放军在解放战争中打的第一个大胜仗。后来四野部队又和华北野战军兵合一处,共同参与了平津战役。并在解放北京和天津等地方过程中立下了重要功绩。之后部队又一路南下,渡过长江之后解放了长沙和武汉等地,可以说一直从东北地区打到了海南岛。尤其在衡宝战役中歼灭了国民党桂系部队的4.7万人,用木船进行登陆战创造了解放海南岛的奇迹。
随着四野的声势逐渐扩大,他们也从最开始的十几万人发展到最后150多万人,装备也逐渐精良。最开始只是苏联援助的少数武器,还有缴获的部分国民党装备,之后进行整编,逐渐拥有了炮兵,铁道兵,装甲兵,武器装备也大大升级了。部队每次遇到攻坚战就会调视野去,这也逐渐培养了指挥官们灵活的战术调配能力。除此之外,许多国家优秀的将领都是从四野走出来的。1995年,就有500多个从四野走出来的将领被授予了军衔,他们都是后来人们所说的开国将军。
其实在四野的创立过程中,除了司令员林彪以及第一政委彭真之外,还有两位也是部队的元老级人物,他们就是谭政和刘亚楼,因此一般人提到四野都会说“林罗谭刘”,这几个字的排名也代表了他们在视野当中的地位。但是在经历了有一次事件之后,谭政的名字却从排名中被抹去了。无论是官方文件还是平时人们在交谈中只会说“林罗刘”没有“谭”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说到谭政,他的一生也经历了非常跌宕起伏而传奇的革命历程。谭政1906年出生于湖南湘乡泉湖村的一个贫困农民家。虽然在他小的时候,他的父亲属于村里有文化的人,别人都叫他父亲秀才,但是由于后来家道中落,全家只能靠种地以及去外面打短工来维持家用。而谭政又是家里第一个孩子,从小就肩负起了养家糊口的重担,在他下面还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年幼的妹妹。
可以说他的童年是在极度贫困当中度过的,不然他也不会毅然决然的走上革命的道路。不过虽然他的家庭非常贫困,却因为父亲的关系从小接受了较为完整的启蒙教育过程。父亲深刻地知道读书对于孩子们的重要性,因此他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通过读书改变命运。谭政也不负众望,从小就对学习产生了浓厚兴趣,并且展现出极高的天赋。他7岁进入到弟子私塾进行学习。接着学习了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激发了他对知识的渴望。

但是由于家庭原因他只能一边在私塾读书一边帮家里干农活儿。这也养成了他一边干活儿一边背诵课文的习惯。后来到了1919年,他进入到当地的高小进行学习。通过对新青年的许多杂志的阅读,他慢慢培养起了进步思想,也对反帝反封建有了非常充分的认识。
21岁的时候,谭政从学校毕业参加了国民革命军,后来还有幸加入到了毛泽东在当时领导的秋收起义当中。由于都是同乡人,他之后一直跟随毛泽东闹革命,基于在部队中表现出色,他随部队上井冈山之后就成为了毛泽东的秘书,协助毛主席完成各种日常事务,甚至还在之后帮助毛主席起草了井冈山的斗争等重要革命文献,并参与到了总结井冈山斗争革命经验的工作中。

之后他担任了红四军政治部秘书长,协助朱德,毛泽东等主要领导整编红四军,推动部队里的政治教育工作。在中央苏区成立之后,他还参与了多次反围剿作战,为红军的政治宣传和群众动员做出许多的努力,并且也经常组织普通士兵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提高了全军的政治素养和战斗力。
之后红军开始长征,他担任红一方面军政治部秘书长,继续负责政治宣传和思想教育工作。在长征过程中,部队多次陷入艰难的环境,每到这时他都能挺身而出,鼓舞士气,保证部队的团结力和战斗力。长征途中他还参与了遵义会议,协助毛泽东进行战略转移,最终终于跟随部队到达了陕北。

抗日战争之后,他留守后方保卫陕甘宁边区的稳定,同样在日常工作中开展政治工作,进行组织建设。他被任命为八路军后方留守兵团的政治部主任,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教育工作,提高了全军的政治觉悟。他还协助司令员贺龙不断加强陕甘宁边区的后方建设,确保抗日战争的稳定发展。他在延安带头开展整风运动和大生产运动,有效解决了当时部队普遍存在的物资供应问题。
抗日战争胜利之后,他继续担任陕甘宁联防军的政治部主任,总结了我军在抗日战争期间政治工作开展中的广泛经验。

二、排名事件
其实在谈到第四野战军初期创始人时,人们总会说“林罗刘谭”,在辽沈战役时,发送的电文中也都是写“林罗谭刘”,但是刘亚楼在看到这一排名之后,非常不满,认为自己的功绩应该排在谭政之前,为此还大发雷霆。后来这一排名在他的强烈要求下终于修改了,谭政知道这一事件之后,非但没有生气,反而笑笑不说话。之后他也主动要求在之后的电报中就不要再写自己了。

许多了解他的人都为他感到不平,但是他却说自己和刘亚楼就像古代的廉颇和蔺相如,而自己主动让出排名就是为了促成“将相和”的美名。他说他的工作就类似于宰相,而刘亚楼则是打仗的将军,如果刘亚楼在意这个片名,那么他当然可以主动让出。果然刘亚楼在听到他的想法后,也羞愧难当,全军上下也都对谭政做人做事竖大拇指。
那么这个刘亚楼到底是何许人也,他竟然可以和曾担任过毛主席秘书的谭政抢功劳。其实刘亚楼也是解放军当中非常杰出的军事指挥员,也在各个革命时期立下了非常多的战功。

刘亚楼最早在福建、江西等地区参与农民武装斗争,之后还参加了多次反围剿作战。后来他开始担任红14军101团团长,指挥果断、作战勇猛。很快就升任红12军34师师长,保卫中央苏军,并参与第4次反围剿。之后他负责长征先遣队的开路工作,多次突破敌军封锁线,为红军主力前进扫清了障碍。他之后还参与了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等战役。
抗日战争爆发后,刘亚楼担任了八路军115师独立团团长,在山西东北部开展抗击日寇的斗争。他还在第二年参加了平型关战役,这是八路军抗日战斗中的首次胜利。之后他协助聂荣臻开始指挥晋察冀军区抗日作战,同时进行抗日根据地的基础建设。1940年他参与了百团大战的指挥工作,给日军一次沉重打击。

解放战争期间他调任东北,协助林彪参与东北战局的指挥工作。之后在四平保卫战中,他成功抵御了国民党的进攻,为解放东北做出贡献。后来他参与指挥三下江南,并在辽沈战役中担任东北野战军参谋长,在平津战役中担任天津前线总指挥。
可以说刘亚楼和谭政都是东北野战军以及后来第四野战军中的重要人物,不同的是他们分别负责了不同的指挥工作。刘亚楼是部队参谋长,负责具体作战指挥、作战计划和作战部署,还协助司令员林彪制定作战方案,进行前线指挥,保证作战任务完成。而谭政则是四野的政治部主任,主要负责政治工作。在作战过程中,确保士兵们能够拥有高昂的斗志和坚定的战斗信念。

两人性格的不同决定了他们担任的职务也不同。刘亚楼做事风风火火,谭政做事慢条斯理。二人性格的差异,也使得他们在军队中所负责的内容不同。刘亚楼雷厉风行,擅长上阵杀敌,成为军队的主心骨;谭政谦和内敛,擅长政治决策,成为政治的风向标。二人相互配合,相互弥补,各自发挥不同的才能,是东北野战军在各个方面都有所增强,提高军队凝聚力。
刘亚楼和谭政在四野中都处于核心领导层,他们的工作相辅相成,共同为四野的作战胜利和建设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因此在排名上分出先后是非常困难的。他们的工作同样重要,同样不可或缺。刘亚楼之所以因为排名生气,更多的也是当时他年轻气盛后来年龄增长,经过更多磨练之后,他也对当时的排名事件一笑置之了。
新中国成立之后,他们的经历也同样证明了他们都是我军优秀的将领,他们发挥的作用同等重要。刘亚楼成了新中国的空军司令,而谭政则担任政治部主任的职位。
信息来源:
[1]谭政:军队政治工作的先锋.中国军网.
[2]揭秘刘亚楼:他是唯一敢断林彪家务事的人.人民网.
[3]资料:中国人民解放军之第四野战军.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