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是史学家发明的一个名词,用以指代从古至今一些具有强大影响力的政权。帝国有几个显著的特征,其一是疆域辽阔、人口众多,其二是在政治、经济、军事上都有着强大的压迫力,狭义上的帝国除了以上两个条件外,还特指以君主制为主要政治体制的国家。
而说起西方的古代帝国,第一反应可能是以地中海为内海的罗马帝国。这也无可厚非,毕竟如果西方没有罗马,那他们似乎也不剩下什么东西了。不过,除了罗马之外,在地中海东岸,也曾出现过辉煌一时的大帝国,比如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帝国,以及最早的,也是我们今天要说的波斯帝国。
这里的波斯帝国,是指公元前550年,由居鲁士大帝建立的阿契美尼德王朝。它建立在米底王国的废墟之上,在短短的十年间,便相继灭掉吕底亚、新巴比伦等王国,之后一路东进,将疆域推到了印度河畔,成为历史上首个地跨亚欧非三大洲的庞大帝国。
这样一个疆域辽阔、带甲百万的帝国,谁能想到会在220年之后被一个二十岁的毛头小子击败,而后灰飞烟灭,仅留下一些残垣断壁,令后人唏嘘不已呢?
这就不得不从波斯与希腊的百年恩怨说起了。
希波战争波斯帝国建国之后,先是以风卷残云之势,扫荡了埃及以及小亚细亚半岛诸国,在经过多年的休养生息之后,波斯帝国的国力达到了巅峰,而与此同时,一位杰出的帝王也坐在帝国的王座之上,睥睨四方。
公元前500年,安南托利亚西海岸的城邦米利都不满波斯压迫,愤而反抗。雅典人出于自己利益的原因,支持米利都人独立。波斯国王大流士一世于公元前494年出兵镇压了米利都起义,随后便以雅典支持米利都人为由,正式向希腊各城邦宣战。
在大流士看来,希腊只不过是弹丸之地,似乎弹指可定。将希腊半岛纳入波斯帝国的版图,似乎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然而,他没有想到,这场战争,一打就是半个世纪,而最后竟然是以波斯帝国惨败告终。
希波战争带来的后果对波斯帝国来说是巨大的打击。波斯帝国被迫承认了小亚细亚西海岸各希腊城邦的独立,而且失去了埃及这一主要的粮食产地。更重要的是,持续五十多年的战争几乎耗光了波斯的国库,也使得帝国的人口锐减,波斯的生产和生活受到了严重的阻碍。常年的战争,加剧了国内各阶层和统治阶级的对立,引发了国内动荡。
大流士三世即位大流士一世之后,波斯王位更迭不断,子弑父、弟弑兄之事屡见不鲜。波斯的统治阶层主要的精力都用在了争权夺利上,根本没有时间来治理国家。每一任国王上台之后做的第一件事,无不是在大肆杀戮的同时大兴土木,穷凶极欲,极尽奢靡之能事。波斯的国力便是在这样的境地中被消耗殆尽。
公元前336年,波斯的赵高——巴戈阿斯毒死了阿尔塔薛西斯四世,拥立王室旁支大流士即位,大流士三世就这么稀里糊涂地登上了波斯的王位。
不过,大流士三世也并非无能之辈,在即位之后,他反手便轻松除去巴戈阿斯,稳定了朝局,之后更是收回了游离在帝国之外多年的埃及。他仁慈稳重,很受国内民众的爱戴,如果给他时间的话,他一定可以成为波斯的中兴之主。
然而,两年之后,也就是公元前334年,一位年仅二十多岁的征服者带着三万步兵、五千骑兵跨过博斯普鲁斯海峡,仿佛一把利剑,朝着帝国的心脏扎来。
因为是突然袭击,此时的大流士三世还远在苏撒或者是巴比伦。代表波斯军队迎战的是波斯西部各地的总督们。本来大流士三世已经任命希腊人门农为小亚细亚全境最高军事长官,但是委任状却还没有送到门农手中,所以实际上门农手中没有任何权力。
亚历山大率军渡过博斯普鲁斯海峡时,波斯帝国共有四百多艘战舰,但是却并没有前去拦截亚历山大的军队,这可以想象当时波斯的边防是多么松弛。
格拉尼斯河战役波斯的总督们聚集在一起商讨如何抗敌。门农建议实行坚壁清野的政策,不与亚历山大正面交锋,同时派出骑兵截断亚历山大的粮路,这样不用冒决战的风险便可以轻松逼退亚历山大。
地方总督们一则担心坚壁清野会使自己的领地遭受大的损失,二则认为希腊人的军队不值一提,一击击破。于是他们在格拉尼斯河附近聚集了四万多波斯军队,其中包括一万多的希腊重步兵。然而,波斯人在作战中并不积极,只是一味防守,士气并不高,而反观亚历山大则在正面以著名的马其顿方阵向敌军推进,同时抓住时机,率领右翼的重骑兵轻松击溃波斯前来拦截的轻骑兵,直接向其侧翼包抄而去。
波斯军顿时大乱,总督们只得下令撤退。亚历山大渡过河后,发现那一支一万多人的希腊雇佣军才赶到战场,于是又乘胜全歼了这支部队。
伊苏斯之战格拉尼斯河战役之后,亚历山大席卷小亚细亚半岛,所到之处无不望风披靡。尤其是沿海的多数希腊城邦将其作为解放者崇拜着。亚历山大经过短暂的休整之后又开始向东进军。
与此同时,大流士三世也在巴比伦召集了十多万大军,浩浩荡荡朝西面开来。双方互相试探之后,在帕亚斯河谷摆开阵势,准备决战。虽说是河谷地形平坦,但是帕亚斯河谷宽度不过2.5公里,再加上一些平缓的山坡,整个战场宽度不超过三公里。而大流士三世为了将十万多人挤进了这个山谷之中,在前面的希腊雇佣兵方阵纵深竟然达到了24行。
而马其顿这边的总兵力在三万二千人左右,其中包括亚历山大亲自率领的2千近卫骑兵、一千八百色萨利重骑兵以及作为预备队的四千希腊重步兵。因为人数较少,马其顿的纵深只有8行。
战役开始之后,双方阵线缓缓靠拢,而波斯人依旧没有吸取上次战役失败的经验,依旧用马迪亚弓骑兵来抵挡亚历山大的近卫重骑兵。弓骑兵一触即溃,反倒是将自家后面的步兵方阵搅乱。亚历山大趁机带着近卫骑兵一阵冲杀,不久之后,波斯的左翼宣告溃散。
与此同时,波斯的重骑兵也开始向马其顿的左翼运动,并成功击退希腊联军骑兵,但是却被色萨利骑兵挡住。
战事正在胶着之际。亚历山大终于扫清了波斯的左翼,并率领近卫骑兵直扑躲在波斯步兵方阵侧后方的大流士而去,大流士身边的禁卫骑兵也随即迎敌。双方均英勇非常,不分胜负。而就在此时,大流士三世的战马受惊,向前冲进了马其顿军队之中。大流士三世恐慌不已,跳下战车,找到一匹马,脱下王袍便逃离了战场。
大流士一逃,波斯军队士气瞬间跌到了谷底,被马其顿人反攻之后,只得纷纷溃逃。这一战,大流士的母亲、王后、两个成年的公主和年仅6岁的王子全部被俘,波斯军队战死2万余人,被俘者更是不计其数。
高加米拉之战伊苏斯之战后,亚历山大率军南下,征服了腓尼基和埃及,并彻底摧毁了波斯人的舰队。而大流士三世则逃回幼发拉底河以东,并在此成功组建了一支大军。通过吸取前两次战败的教训,大流士三世为步兵配备了加长的矛和剑,以增强其抵抗马其顿方阵的能力;布置了至少两百台带有侧刀的战车,希冀通过这些战车成功撕裂对方的步兵方阵;他甚至还从印度运来15头战象,希望通过战象使马受惊,遏制马其顿人的骑兵。同时,他认为要发挥自己军队的全部实力,就必须将会战的地点选在空旷平坦的平原之上。
亚历山大依旧采用之前的惯用的战术,为了防备波斯骑兵的大纵深迂回包抄,部署完毕的马其顿战阵呈一个空心的梯形阵式。而且,这一次他的总兵数也多达五万多人。
战役开始后,亚历山大的散兵成功拦截了波斯的大部分战车,大流士企图撕开马其顿步兵方阵的战略意图失败了。
之后,波斯左右两翼的重骑兵开始向亚历山大的左右翼运动,但是被亚历山大的重步兵以及伙伴骑兵拦截。然而,波斯骑兵的装备十分精良,亚历山大的两翼渐渐有支撑不住的趋势。亚历山大见状,只得派出预备力量阻挡进攻自己左翼的骑兵,同时自己则向右翼运动。
大流士三世抓住了这个机会,直接派出保护自己的中央禁军骑兵冲散了马其顿的步兵方阵。这时波斯骑兵如果从后方袭击马其顿的军队,那么这一战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结束,并且是以波斯的彻底胜利而告终。
然而,这支骑兵冲破的阵线后,竟然直直朝着后方的马其顿的大营冲去。大流士三世给他们的命令,是救出大营内之前被亚历山大俘虏的母亲以及妻子。
大流士的这一选择彻底断送了他胜利的可能。
亚历山大知道波斯并没有从后方袭击自己后,很干脆地放弃了自己的大营,带着近卫骑兵和重步兵,朝着波斯空虚的左翼冲去。左翼溃散后,大流士本人就暴露在马其顿军队的面前。相比较之前伊苏斯战役的可耻逃跑,这一次大流士选择了指挥身边的部队战斗。
然而,大流士战车的驭手被乱军之中飞射来的标枪击中,当场身死。大流士本人也摔倒在车内。波斯军队以为大流士已死,瞬间便没了斗志,十数万大军顷刻之间土崩瓦解。大流士见状,感叹无力回天,最后只得骑马逃离了战场。
高加米拉之战后,大流士一世逃往米地亚,再也没能组织起抵抗马其顿的力量。这之后不久,大流士便被拜苏等人弑杀,延续两百多年的波斯帝国,至此走到了它的末路。
波斯帝国为什么灭亡?波斯帝国的灭亡,固然有之前波希战争遗留的创伤,以及波斯帝国内部明争暗斗,统治者腐朽不能成事的原因,但是这并不是根本。可以看到,波斯在格拉尼斯河战役、伊苏斯战役失败之后还能组织起一支十数万的军队,足以见得波斯人力、财力依旧充足,并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
如果格拉尼斯战役是因为总督们的愚蠢导致的,那伊苏斯和高加米拉战役就必须归咎于大流士三世。这两场战役波斯都有机会取得胜利,而高加米拉战役在波斯骑兵撕破马其顿的防线之后胜利更是唾手可得。然而在大流士眼中,似乎家人的安危比战役的胜败、国家的危亡更为重要,他似乎没有意识到,覆巢之下,安有完卵,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如果国家都灭亡了,亲人又如何守护呢!
所以,波斯的灭亡虽然有政治上的原因,诸如内政腐败、阶级对立等因素,但是最主要的还是军事因素。而这种军事因素,并不是说亚历山大的马其顿方阵或者说伙伴骑兵真的无敌于天下,而是大流士采用错误的方法应对,比如用轻骑兵去对抗重骑兵,或者从正面硬抗马其顿长矛方阵,换言之,也就是说兵种上并没有绝对优劣之说。波斯的重骑兵表现也十分出彩。
唯一的缺憾,也是致命的缺憾,那就是大流士三世相比于亚历山大在军事上实在是差的太多了。
波斯帝国主力一战败,其他地方直接投降了。
就马其顿那个山卡卡里面拉出来几万骑兵加几万重步兵就不用看了[无奈吐舌][无奈吐舌][无奈吐舌]
假历史
[点赞]亚历山大打到中亚就编不下去了 因为中国这边的历史跟故事对不上了
长枪方阵整个西方,阿拉伯,印度都没学到。然后亚历山大托梦给西班牙人,让西班牙学会了[笑着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