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山西:宋塑之冠崇庆寺,罗汉究竟多少尊(中)

牛奶文化 2025-03-31 22:36:32

长治市崇庆寺坐北朝南,由两进院落组成,中轴线上为天王殿和千佛殿,左右两侧为卧佛殿和三大士殿,西北角为地藏殿,东北角为禅房院。

根据寺内碑文记载,千佛殿为宋代建筑,天王殿、地藏殿为明代建筑,其余为清代建筑。寺内存碑碣3通、宋明彩塑达200余尊,尤以西侧三大士殿内的宋代塑像最为精彩,为研究我国寺观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罗汉到底有多少

南宋明州惠安院五百罗汉图 周季常、林庭珪(绘)

根据佛教经典《维摩诘经·弟子品》记载,释迦牟尼传法四十五年,最得意的弟子有十位,这十位弟子都达到修学的顶端,获得了阿罗汉果。

阿罗汉是小乘佛教中的最高果位,获得此果位者没有烦恼,永不涅槃,不再受生死轮回之苦,还受天下人的供养。所以,修行“罗汉法门”的弟子越来越多,罗汉的队伍也不断扩大。

罗汉的数量也由最初的四位,增加为十六位、十八位,直到五百位。关于这五百罗汉的来历,不同的佛经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唐卡五百罗汉

一为:这五百位是佛祖在世时,随其听法传道的五百亲传弟子;二为:这五百位是在佛涅槃后,参与首次结集的五百大德高僧;三为:这五百罗汉分别是听法悟道的大雁、修行得道的仙人、弃恶从善的强盗等众生集体化现而成。

在我国,最早的五百罗汉出现于东晋时期的浙江天台山。之后,唐代罗汉崇拜大为兴盛。后周时期,道潜禅师在吴越钱忠懿王的允许下,在杭州的净慈寺创建了五百罗汉堂。

宋太宗雍熙年间,奉安于天台山寿昌寺的罗汉像就有516尊(十六尊为《法住记》中的十六罗汉)。自此,五百罗汉堂开始在各地兴建,五百罗汉也成为佛弟子崇信的佛教形象之一。

‬崇庆寺的罗汉们

上期,我们为大家详细介绍了三大士殿中南侧的六尊罗汉像。今天,我们将延续这一话题,继续带领大家探索南侧最后三尊罗汉像的独到之处,同时,也将引领大家一睹北侧入门处三尊罗汉像的非凡神韵。

七、抗辩罗汉

辩经是僧侣攻读佛教经典的必经方式。他们通过问答、辩论的形式,可以深入探讨佛教教义和哲学问题,以增进对佛法的理解和修行。在辩经过程中,僧侣们各抒己见,旁征博引,场面激烈。

这尊抗辩罗汉为中年梵僧形象,赤面黑须,浓眉虬髯,龇牙咧嘴,瞠目梗脖,脾睨怒视,作激昂愤慨状。他身量魁伟健壮,前胸袒露。左肘下摁,右臂半抬,拔腰耸肩,体态生动。

八、聆听罗汉

在佛教中,罗汉是智慧的象征,他们各自具有独特的性格和教化方式,而聆听罗汉则是以其倾听的姿态和智慧,向众生传递佛法。

这尊聆听罗汉为年轻比丘相,他面相饱满圆润,目光深邃明亮,神态认真专注,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智慧和洞察力。他双手施能量印,代表了平和与自信。

九、般若罗汉

“般若”是指佛教中的“终极辨识的智慧”,专指如实认知万物本源的智慧,洞察事物的真实本质,超越世俗的洞彻认知。

而般若罗汉,则是指通过般若智慧证得罗汉果位的修行者,已经具备了深刻的智慧,和达到了解脱的境界。

这尊般若罗汉,与旁边的聆听罗汉共用一个须弥座,聆听罗汉的坐姿为自在坐,般若罗汉的坐姿为结跏趺坐。

十、苏频陀尊者(托塔罗汉)

托塔罗汉的位置在入殿的右手,即北侧的第一尊罗汉像。托塔罗汉原为苏频陀尊者,是释迦佛的最后一位弟子。他的年纪虽小,但是其修行却超过其他师兄。因为,他感念师恩的教诲,所以常常手持宝塔,因此得名“托塔罗汉”。

这尊宝塔罗汉,寿眉童颜、面容丰润,给人沉着而优雅的感觉。他右腿盘曲,左腿翘起,散坐于须弥座上,左肘支撑膝头,手掌平托作举物状,右手下抚于膝,目光平视远方,若有所感的眼神中流露出淡定、从容、智慧的神采。

十一、降龙罗汉

五代时期,世俗化的罗汉深受人们喜爱,崇拜之风大行其道。唐末宋初,绘画中的罗汉由十六位增至十八位。对于新增的两位尊者,众说纷纭。直至清代,乾隆钦定迦叶为降龙罗汉,弥勒为伏虎罗汉,争议始得平息。

这尊降龙罗汉,为体形健硕的中年梵僧形象,他浓眉虬髻,面目狰狞,正回头怒视飞腾的游龙。他右手捏龙珠作招引状,左手平托护持。其形象豪放,令人过目不忘。

十二、禅定罗汉

佛教中的禅定是通过冥想训练,让自身的心灵归于宁静,思维变得清晰,屏蔽一切杂念,洞察内心本质,达到解脱与智慧的修行方式。佛祖就是通过禅定这种方式悟道成佛。

禅定罗汉是以少年僧人的形象现世。他双目紧闭,嘴唇微抿,面带笑意呈现出入定时的美好状态。

他结跏跌坐于方形束腰须弥座上,双手藏于腹前宽大袍袖内,通过那张圆润稚气的面孔,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佛教中的真、善、美。

由于篇幅有限,我们的内容将分三期为大家推送。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我是晓姝。原创不易,欢迎您的关注、点赞以及在评论区的留言,我们下周一再见。

1 阅读:18

牛奶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