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摆在所有家电企业面前的最大挑战,在家电圈看来,就是一件事情:要从“产品、渠道、用户”三角恋的复杂关系中突破,开启一轮“产品与用户”双向奔赴。这一过程中,众多渠道商家们必须要退后再退后,家电企业则要拿产品以及背后的服务体验和场景营销赢得用户,让用户愿意跟着好产品走。
文剑||撰写
长期以来,市场上的大量家电企业们,都困在“渠道、产品与用户”的三角恋关系之中。
特别是最近几年在市场下行、消费低迷的通道中,这种“三角恋”让一大批家电企业陷入了矛盾、纠结和焦虑之中……
一是,家电企业希望通过整合渠道商们的能力,将产品卖出一个好价钱,怎么搞定用户、怎么推高卖贵,对此很多企业们不想管,也不愿意管;
二是,家电企业总是希望可以摆脱对渠道商的过度依赖和束缚,直接拥抱用户让产品“卖得贵且卖得好”。似乎渠道商家成为一种累赘和包袱;
三是,用户总是希望买到“价格便宜、品质和服务好、还是大品牌”的产品,期待获得家电企业和商家的尊重,却不愿意花更多的钱。
为什么,家电企业困在“产品、渠道、用户”的三角恋中,迟迟不能自拔和改变?在家电圈看来,原因很简单:
首先,在家电市场的增量时代,家电企业的产品属于“俏姑娘不愁嫁”,渠道和商家都追求着“经销和零售”。家电企业只要能造出产品,就能顺利通过渠道卖出去,用户是否满意、是否有意见,都不重要。反正就是“产品卖出去、厂商都能赚到钱”。
其次,在家电市场的存量市场,家电企业和商家发现,出货太难了,即使是低价格、集中广告轰炸,以及全域渠道布局,货也卖不动了。不是用户和需求消失了,而是有了其它更多、更好的选择。所以,家电企业、渠道商家都想去拥抱用户,并通过搞定用户卖货了。但是,过去20多年的家电企业生存舒适区和经营惯性,不是那么容易可以打破的。边破边立,还是先破后立?完全没有标准答案和参考。
现在,家电企业最为痛苦的事情:一边要应对线上、线下不同渠道商的竞争、发展和生存需求,表面上可以“抓大放小”,实际上企业不敢轻易放弃任何一个渠道商家,关键还得努力培养、引导自营渠道的商家们,拥有新的技能和手段;另一边还要努力学习并加快速度拥抱用户,关键是从零开始建立经营用户的组织架构、部门职能和业务模块,不是简单的1、2年就能完成或者见效果,中间还面临失败和走弯路。所以真的是“快不得也慢不得”。
那么,面对这种局面,家电圈认为:家电企业最好的办法,就是需要“厂商联手借助产品力,实现与用户的双向奔赴”,即让用户为厂商联手打造的好产品、好服务、好体验“买单”,让企业的产品和商家的营销服务获得应有的价值和回报,变“三角恋”为“双向奔赴”。
在这一过程中,看似主角变了,渠道消失了。但是,这并不代表家电企业为了用户,要淘汰渠道商家。这一点必须要搞清楚:渠道商,在家电产品与用户的奔赴过程中,不是消失也不是退出,而是要升级与涅槃了。家电企业绝对不可能抛弃现有渠道,去新建一套自营渠道的体系搞定用户,而是通过学习、培训引导当前一批“志同道合”的渠道商家们,一起去想办法聚焦“产品的品质、营销、体验和服务”等,展开模式和手段的探索与变化。
第一点,要赋予当前众多渠道商家在“产品直击用户”过程中的全新使命、价值、功能和定位。这是当下3、5年很多家电企业的最大挑战,所以一大批家电企业的自营专营渠道商家会享受转型的“红利”。同时,还有一批大渠道、大商家也需要跟上这一轮企业经营用户的变革步伐,加快自身经营用户需求的能力和手段提升。否则国美、苏宁就是最好的“反面教训”。
第二点,压力还在于家电企业自身,更贴切的说法,就是在家电企业的内部组织、模块和职能部门之间的拉通,特别是财务管理制度与体系作为支撑,同时建立面向渠道商家和用户的“新营销、大服务”体系,从用户的食住行等多场景出发,建立更加便捷和高效的营销服务体系,实现产品从售前、售中到售后的“一键直达”和“一步到位”体验流程,真正让用户的产品选购变成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
第三点,就是要建立并形成家电厂商之间的监督与促进机制,核心还是一点,共同守住用户的信任、期待和想象。特别是,企业要守住产品的品质底线,而商家则要监督企业的品质,相互形成机制之后,共同围绕产品探索场景、体验等经营新模式,以及服务创新的模块和内容。在安装、维修等服务的基础上,谋求家电的清洗、保养服务内容,以及全屋定制或者场景方案定制设计焕新等服务内容等。
声明:家电圈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一律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