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许亭亭编辑丨舒本华
在中国汽车市场,传统豪华汽车品牌BBA正面临围攻之势,奔驰在中国的业绩下滑明显。
日前,奔驰公布了2024财年业绩,营收规模、盈利能力,销量数字,均出现了不同程度下滑。
奔驰的财报显示,2024财年,奔驰的营业额为1456亿欧元,较同比下滑4.5%;息税前利润(EBIT)为136亿欧元,较2023年的197亿欧元下滑30.8%。
销量方面,去年奔驰的乘用车卖了198万辆,较上年减少60648辆,降幅为3.0%。通过分析减少的销量数据,可知道,相比其他市场,奔驰在中国市场可以说遭遇了滑铁卢。
在中国市场,奔驰乘用车的年销量为68.36万辆,同比下降7.3%,减少约4.99万辆;粗略算下来,中国市场奔驰乘用车的减少数字占总销量减少的82%。其中,中国国产奔驰的销量为56.31万辆,同比下滑4.7%。
销量下滑反映到财务数据上,来自中国的收入为 231.4 亿欧元(约 1753.92 亿元),同比下滑 8.5%,下降幅度远高于奔驰总体的营收下滑幅度。中国市场的营收占到奔驰去年总体收入的15.89%。
中国市场的下滑,与中国自主品牌的崛起不无关系,尤其是以问界和理想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在高端新能源车领域的快速崛起,直接挑战奔驰 GLE 等传统豪华 SUV 的市场地位。
侠客认为,一是自主品牌的车型确实有了更强的竞争力,多款车型进入奔驰宝马奥迪等豪车的市场区间;更为重要的是国内消费情绪已经发生变化,普通消费者对本土品牌的认知和信心都有所增强,换句话说,也是在对BBA“祛魅”。加之新势力车企在网络营销和舆论引导上都更胜一筹,传统豪华车品牌相对被消费者弱化。
自主品牌“突袭”进奔驰的价格区间,这是奔驰在华销量下滑的外部原因。然而,奔驰的电动化转型迟滞,是其自身对市场的判断失误。从奔驰目前2027年的战略规划来看,未来电动车的比例将进一步提升,燃油车和电动车的比例为19:17。
再看一下奔驰2024年的新能源车销量,占总销量的比例为18.5%,算下有36.8万辆。实际上,这一销售额还算中规中矩,不过,若是与自身去年40万辆的新能源车销量对比,出现了下滑,这与中国的新能源车企对比,更为疲弱。
由于中国市场销量下滑的原因,奔驰的乘用车利润可谓是暴跌,去年调整后的息税前利润86.77 亿欧元,减少55.75亿元,降幅达40.5%。
奔驰在中国市场的败北,成为其2024年销量、营收和利润“三杀”的一个主要原因。
对于如此的业绩情况,奔驰也在寻找突围的办法。
一是本土化研发,二是要在中国市场销量重拾增长,就必须加大新能源车的投放。2024年下半年,奔驰计划在华推出全新纯电G级越野车、全新长轴距GLC插电式混合动力SUV等新能源产品。2025年起,搭载全新MMA平台的车型将在北京奔驰投产,其中纯电车型采用全域800V电气架构。
在全球市场调整中,中国市场在奔驰的战略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奔驰方面透露,在未来三年,奔驰计划推出多款中国专属车型,包括纯电MPV和长轴距CLA等。在生产制造方面,奔驰也将通过本土化生产,降低10%的材料成本,以应对市场需求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