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善祥在许家印被逮捕后的当天,不幸选择了自杀

墨渡有熊心 2025-03-08 08:54:56

2023年9月28日深夜,整个金融界为之一震——恒大创始人许家印被突然采取强制措施,恒大系股票集体停牌。

就在市场为此反应剧烈、无数投资者开始调整策略时,关善祥的命运却悄然走向了另一个岔路。

作为中国私募基金界的知名人物,他一直与恒大深度捆绑,从未动摇过对许家印和恒大的坚定信任。

然而,当这一突如其来的消息传来,关善祥的决策是否能够挽回投资危机?

初露锋芒

关善祥的成名之路从一段平凡却富有坚持的生活开始,他的起点并不起眼,却在细节中透露着刻苦与执着。

2003年,他因为家庭经济压力不得不从大学辍学,带着遗憾走入了社会。

当时,他选择成为佛山建材市场的一名销售员,这里的环境杂乱而嘈杂,许多商铺里充满了陶瓷等建筑材料的堆积,空气中夹杂着灰尘与潮湿的气息。每天清晨,关善祥骑着一辆二手自行车来到市场。

关善祥的日常是一场不停歇的奔波。他穿着朴素的衣服,袋子里装着一些商铺的供货价单,从一个陶瓷店面转到另一个店面,与店主们低声交流。

他的声音不大,脸上也带着平和的表情,这是他在销售中打下的基础。

尽管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压力很大,他无心去抱怨,而是随身带着一本《证券分析》的复印本。

这本书内容繁杂,涉及许多金融领域的专业知识,但他每次都利用午休时间翻阅几个章节,用手指在书页上划下重点。

他喜欢安静地坐在市场一个较为偏僻的角落,手里的书和周围喧闹的环境形成鲜明的对比。

这也是他一天中最专注的时刻,他几乎能顺利避开市场的嘈杂,把注意力全部聚焦在书本和研究K线图上。

到2005年,关善祥迎来了人生的重要时刻。

这年A股市场跌入998点的历史低位,市场情绪一片低迷,很多投资者都对股市失去了信心。

关善祥却敏锐地看到了机会。受过去两年学习积累的影响,他对市场开始有了一些更深的认识,尤其是对价值投资理念的理解。

他记得自己在《证券分析》里读过的一些案例,以及蓝筹股在长期投资中的特点。

他那时已有30万元积蓄,这是多年来辛苦赚来的资金,没有丝毫浪费。

这笔钱在当时对他来说无比珍贵,甚至意味着他未来可能的一切。

他还是做出了重大决定:将所有资金重仓买入万科、招商银行等蓝筹股。

这次决策可以说是他日后投资生涯里的重要起点。

随后,市场开始逐渐回暖,蓝筹股也恢复了生机。万科和招商银行的股价步步上涨,从低谷中走出坚实的反弹。

关善祥的投资获得了意料之外的丰厚回报,而这次成功不仅让他的资金翻倍,更让投资界开始关注到这个年轻的交易者。

财务自由

2013年,关善祥在投资领域已经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他的人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28岁时,他用多年的积累资金在深圳福田购置了一套顶层复式公寓,这成为他对财富追求的标志性成果。

尽管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关善祥的个人习惯和生活规律却没有随着财富的增加发生变化。他依然过着极为自律的生活,没有丝毫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每天早晨五点半,关善祥都会准时起床,为一天的工作开始做准备。

在这个时间点,他会进行一段时间的打坐,帮助自己清空杂念,专注于接下来的一切。

早餐是固定的,他选择了极其简单的健康食品——燕麦粥和蓝莓,既能保持营养均衡,又不用花费过多时间来准备。

为了身体的强健,他每天坚持两小时巴西柔术训练。

这项运动对体能及力量的要求极高,关善祥身高仅有170厘米,但通过长时间的严格训练,他可以轻松应对比自己体型更大的对手。

关善祥对投资的严谨与专注,亦如他生活中的自律。

他的书房里整面墙都被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所覆盖,这些文件是他日常研究的重点。

他通过对财务报表的深入解读,寻找具有长期发展潜力的潜在标的。

这种高度专注的研究习惯,使他的投资决策精确度大大提升。

他管理了一批私募基金产品,但这些基金的设计和运作并不是市场上最常见的灵活策略类型,而是设置了长达三年的锁定期。

这种理念让他在投资者圈内赢得了独特的声誉。

高光时刻

2017年是关善祥投资生涯的重要转折点。

这一年,他已经成为业内广泛关注的公众人物,凭借他在雪球平台上的投资分享文章,他积累了百万级别的粉丝;在一些机构和个人投资者的圈子里,他甚至被誉为“中国巴菲特”。

他的投资理念深入人心,尤其是他对长期价值投资的坚守,为自己赢得了许多忠实的追随者。

在这一年,他做出了一个让人瞩目的举动,那就是重仓恒大集团股票。

关善祥将恒大列为自己"传世投资"计划的核心标的,他对恒大的重仓买入发生在股价相对高位——32元/股。

在他看来,许家印的商业能力以及恒大的业务运作模式,深刻体现了中国房地产行业的特点。

他曾参加过一次投资人见面会,在会上,他举起恒大的矿泉水瓶,用这一商业化产品的成功扩展来说明许家印的综合经营能力。

他直言,只要恒大能把矿泉水卖到全国工地,那其房地产业务也完全可以站稳国际市场。

不过,这一看似积极的投资选择未必完全顺利。

在恒大的大规模扩张下,加上房地产行业的整体变化,其市场的波动也随之加剧。

2017年至2020年间,整个房地产行业陷入寒冬,不少同行开始疯狂抛售地产企业的股票,以求减少损失。

面对市场恐慌态势,关善祥却做出了与大多数投资者相反的选择,他不仅没有减少恒大的持仓,反而逆势而行,将更多资金调配至地产板块。他甚至调整部分平安银行仓位,将这些资金投入到另一家地产公司融创中国。

债务危机

2021年,恒大的债务危机正式爆发,中国房地产行业的深层问题突然显露于市场。

许多投资者对恒大失去了信心,股价开始显现出快速下跌的趋势。关善祥却选择了完全不同的路径。

作为一名私募基金经理,他不仅没有选择抛售手中的恒大股票,反而在压力越发增大的情况下继续加仓。

他坚信恒大拥有巨大的土地储备价值,现实没有给关善祥留出多少喘息的空间。

恒大的困境加速恶化,债务规模触目惊心,市场对它的未来充满悲观情绪。

这种气氛直接影响了关善祥所管理的基金,他旗下的四只基金净值都出现了腰斩,投资者的信任开始松动。

关善祥没有公开为自己的投资策略辩解,也没有尝试在波动中改变方向。

在这样的时刻,他显得异常沉默,甚至刻意与公众舆论保持距离。

与此同时,他将更多精力集中在自己的家庭以及后代的教育上。

这一年,他前往佛山老家,将祖宅改建成了一座私人图书馆。

这座图书馆收藏了大量的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以及与投资相关的重要文献。

他会花时间录制粤语视频,用这些详细的资料为三名年幼的子女讲解房地产企业的计算逻辑和土地储备的估值方法。

这种教育方式倾向于一种代际传递,他试图以自己的经历和理念为孩子们建立一种价值投资信仰。

他个人账户中的资金不仅没有挽救基金的局面,反而依旧定期涌入恒大系股票,每月追加金额高达千万。

这种操作完全背离了其他同行的选择,许多投资者和基金经理对他的行为感到不解。

有人认为他对恒大的信任已经超越了一般的投资策略,变成了一种赌注式的执念。

许家印被控制与关善祥的结局

2023年9月28日深夜,中国资本市场再次因恒大发生剧烈震荡。

恒大集团创始人许家印被采取强制措施的消息传来,整个金融圈为之震动。

在这一瞬间,许家印的个人命运与恒大的整体走向彻底交织。

市场的反应非常迅速,恒大系股票集体停牌,外界对公司未来的关注上升到最高点。

当这一重大消息传出后,关善祥立刻组织了一场紧急的投决会,这次会议持续到深夜。

他依旧没有被动摇,而是试图通过数据来寻找新的解决方案与投资逻辑。

据参会者回忆,关善祥在会议上反复翻阅恒大年报中关于土地储备和土地增值税的相关数据。

他极为仔细地核对这些信息,试图证明恒大的资产状况仍有挽回的价值。

整场会议气氛压抑,每一份数据都被逐一分析,但所有努力似乎都未能带来明确答案。

最终,在会议结束时,他起身表示要去透透气,随后离开了会场。

次日清晨,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传来:关善祥在云南某酒店被发现已经失去生命迹象。

急救人员到场后确认他已无法救治,这位在投资界备受关注的私募基金经理的生命戛然而止。就在一轮满月中秋夜,他的人生轨迹定格在38岁。

参考资料:

38岁知名私募董事长突传噩耗,曾号称“中国巴菲特”

0 阅读: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