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50年代,无数志愿军投入抗美援朝的战场,踏上了保家卫国的征程。他们不仅用血肉之躯抵御了美军的狂轰乱炸,更用高尚的精神温暖了朝鲜人民心头的寒冬。
在中朝两国的奋力反击下,狂妄的美军最终退回到“三八线”以外,朝鲜再次迎来了和平,而志愿军也在这一片欢快的气氛中踏上了回国之路。
可是,随着归国日期的接近,志愿军战士王兴复却不像其他战友一样兴奋,反倒陷入了纠结焦虑之中。
原来,他对一位朝鲜女孩产生了深厚的爱恋之情,正是这甜蜜的情感让他对是归国一事十分犹豫。

志愿军中有相当一部分的年轻人,王兴复就是其中一员。初上战场,他只有十九岁。
只不过,与直面凶残的敌军不同,王兴复所在的兵站,实际负责的是后勤与运输工作。
兵站不仅要为战场稳定地输入弹药与物资,还要负责那些从一线撤下来的伤员的输运工作。除此之外,战争使许多朝鲜人民的家园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战后帮助他们重建家园也是兵站的职责。
因此,王兴复成为了前线与后方连接的桥梁。在战争期间,如何为前线筹集物资成了王兴复最头疼的事情。
然而,每当志愿军出现物资紧缺,当地朝鲜居民哪怕过得再艰难,都会自发地贡献自家的粮食与衣物来帮助志愿军度过难关。
吴玉实一家也常常帮助志愿军。战争爆发时她不过十岁,可她知道,倘若没有志愿军的帮助,他们国家肯定早已沦陷,更不用说最后竟然击败了强大的敌军,让他们重新过上和平的生活。

因此,吴玉实一直都非常感谢志愿军,对他们充满热切的感情。
在战争中,吴玉实家的儿子不是阵亡就是夭折,家中只剩下年迈的父母和包括吴玉实在内的三个女儿。年幼的吴玉实不得不独自挑起家庭的重担。
这时,王兴复走进了吴玉实的生活。
这名热心肠的志愿军战士帮助她们重新建立起一个家园,不仅将自己的津贴全部都用来帮助她们一家,还时不时教吴玉实学习汉语汉字。
王兴复的到来给破碎的吴家带来了莫大的安慰,而远离家乡的王兴复也在这里感受到家的温暖,尤其是活泼懂事的吴玉实就像妹妹一样,让他感到相当亲切。
在当时,王兴复经常拗不过吴玉实的请求,带她参加军营中的联欢晚会,他们一起唱歌,一起跳舞,一起阅读中文报刊。王兴复还常常给吴玉实讲他在家乡的生活是怎样的,每当这时,吴玉实就会无比向往地说:“我真想跟你去中国看看。”

王兴复也郑重地向她承诺:“以后有机会一定带你去中国。”战友们为此还经常打趣他们。
就这样相处了几年,王兴复眼见着吴玉实长成一个美丽的少女,他不知道自己对吴玉实的感情是什么时候发生了变化。萌动的爱恋之情不止他感受到了,同样也在吴玉实的心中生根发芽。
可是,还没来得及表白心意,王兴复就接到了归国通知。
二、 留与归当时,志愿军严令禁止与当地朝鲜人通婚,1959年,归国的日期一天比一天接近,王兴复心中一天比一天纠结。他想着不能再拖了,于是决定先表白再做打算。
为此,他私底下找到吴玉实,十分羞涩地表白,吴玉实虽然也很害羞,却也没有掩盖自己的情感。

得到了回应的王兴复激动坏了,他当即便说:“我决定了,留在这里与你结婚!”
本就因为王兴复即将回国而失落的吴玉实听到这句话,一下子既甜蜜又担忧:“部队能让你留下来吗?”
这个问题也让王兴复忧心,即便如此,他必须争取一次。
上级听到王兴复的决定时很是震惊。因为王兴复作为军队中不可多得的知识分子,又在战场上表现优异,回国之后肯定会得到重用,现在他竟然公然违背部队规章,要放弃大好前程留在朝鲜与人通婚。
可是,王兴复对爱的执着感动了上级领导,他选择把此事上报。
经过中朝两国高层的商议,他们决定让王兴复“就地复员”。只有这样,王兴复才能不脱离中国志愿军的身份,那么,不可与朝鲜人通婚的军队禁令也就不再能够阻拦他们的结合。

王兴复在接到允许“就地复员”的答复之后,他虽然对无法回国见到亲人感到遗憾,但是,能与吴玉实结婚的可能性让他为之欣喜,于是他开始着手准备复员与加入朝鲜国籍的事宜。
终于,在1962年,经历种种困难,王兴复与吴玉实正式结为夫妻,这对爱侣再也不用担心违背禁令。
爱情的得意并没有让王兴复失去进步的心。为此他自学朝鲜语,一直致力于中朝两国的沟通与交流,还成为了一名教师,最终,在一所华侨学校担任校长。
可是,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王兴复对故国与亲人的想念就越来越强烈。
彼时吴玉实的双亲已经去世,没有人比她更清楚丈夫的心事,于是她对王兴复说:“既然你当年可以为了我留在朝鲜,现在我也可以为了你去中国!”

妻子的理解与支持让王兴复燃起了回国的渴望。于是,他多次向中国驻朝鲜大使馆申请再次改变国籍,最终在1981年如愿以偿,带着吴玉实回到了中国,在祖国的怀抱中度过了幸福的晚年生活。
王兴复与吴玉实的故事,无论什么时候看,都具有相当动人的力量。他们的爱情不仅是个人的传奇,还是中朝友谊长存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