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的这些行为不是“多动症”,而是聪明的表现,父母偷着乐吧

老张育儿记 2024-09-27 23:49:29

带娃做儿保的时候,听到周围两个妈妈聊天,真的是羡慕嫉妒恨:

“我家儿子一天到晚都不消停,好像不知道累似的,不是跑跳就是在家拆卸玩具,感觉有多动症一样。”

“别说了,我家姑娘也是一样,完全没有女孩样,跟着小猴子一样。”

听着她们的对话,别提有多羡慕了,因为我家孩子过于乖巧,感觉他身上完全没有同龄人该有的活泼、好动。要是可以的话,我希望自家孩子也能像他们一样“多动”。

理解“多动”和“多动症”,别搞错了

很多父母到现在都不理解:“多动”和“多动症”其实是两个概念。

多动,是儿童天性中的一部分,他们对周围环境充满好奇,喜欢通过身体活动来感知和学习;

而多动症,则是一种复杂的神经发育障碍,是疾病的一种。注意力不集中、过度活跃或者冲动行为,都是它的临床表现。

父母观察到孩子有好动行为时,不要急着给他们贴上“多动症”的标签,而是通过耐心的观察和科学评估,来判断孩子的行为。

要知道,父母的错误评价,会给孩子带来致命的伤害。没有父母愿意孩子跟“多动症”扯上关系,所以会在生活中不断要求、限制他们的行为,直至孩子身上“多动”的行为慢慢消失。

到最后会发现,“多动”是孩子的优点,他们在“多动”的过程中会收获很多能力,只可惜这些天性都被父母扼杀了。

这些看似“多动症”的行为,是好事

1、停止不下来探索

行为表现:孩子似乎总是停不下来,他们会在家中四处奔跑、攀爬家具、探索房间的每一个角落。即使是在户外,也总是充满活力,对周围的一切充满好奇,好像永远都不知道累。

这种不断移动与探索的行为,是孩子通过亲身实践来认识世界的重要方式。它不仅促进了孩子身体协调性和大运动能力的发展,还增强了他们的空间感知能力。

探索的过程,也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激发了他们的探索欲望,为将来的学习和创新,提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难以长时间保持静坐

行为表现:在需要静坐或者集中注意力的场合,孩子很难长时间保持安静,他们会时不时地走动,或者发出声音打断别人。尤其是在写作业或者听别人讲话时,这样的行为最明显。

孩子难以长时间保持静坐,父母会觉得他们缺乏专注力和自制力。可事实上,所有的事情都是双刃剑,不能只看到不好的一面。

换个角度想想,可能是因为孩子的思维太活跃,容易被外界的刺激吸引,反倒说明他们的想法不拘一格。父母可以提供更多有趣或者富有挑战性的活动,相信孩子会感兴趣。

3、频繁提问与表达想法

行为表现:孩子总是充满好奇,不断地向父母或周围的人提问,很多连大人都不知道答案。这样的举动,会让很多父母觉得烦躁,尤其是在思考的时候,恨不得立马让孩子停止问答。

其实想想,孩子频繁提出问题,或者表达自己的想法,也不见得是一件坏事。最起码,说明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都很不错。

频繁提问,说明孩子在主动学习和思考,他没有找到答案,希望通过提问的方式像父母寻求答案。表达想法,更是他们沟通能力和自信心的表现。

4、对新事物充满热情

行为表现:孩子对新事物总是充满热情,无论是新的玩具、游戏还是技能,他们都愿意尝试并投入其中。即使遇到困难或失败,他们也不会轻易放弃,而是会继续努力探索和学习。

很多孩子在面对新事物的时候,他们内心可能会有紧张、慌乱,甚至会想着提前放弃。当然,面对未知的事情有这样的表现,也在情理之中。

不过,那些对新事物永远充满热情,且敢于尝试的孩子,说明他们很勇敢。这种精神,会助力孩子的成长,让他们在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取得更多进步。尤其是他们的抗挫能力和适应能力,要比其他人优秀很多。

写在最后:别把“多动”和“多动症”傻傻分不清楚,聪明的父母不会自行给孩子贴标签,更不会贴上不好的标签。倘若真的觉得孩子“多动”,那就带他及时看医生,请专业人士帮忙鉴定。

0 阅读:439

老张育儿记

简介:和大家一起分享育儿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