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德军如何解决法国战役中装甲部队的后勤问题?

悠然历史 2020-09-05 20:03:11

1940年5月10日,天刚刚破晓,排成密集队形的德国空军就急不可耐地跨过了德国与法国、荷兰、比利时等国的边界线,大量的Ju 87斯图卡式俯冲轰炸机在bf109战斗机的掩护下对法国、荷兰、比利时的机场、铁路、集结地区和储油罐发起猛烈轰炸,由此拉开了法国战役的序幕。

5时30分,随着第一辆德国坦克越过荷兰的边界线,德军B集团军群在费多尔·冯·博克将军的指挥下,对比利时、荷兰等国发起猛烈攻击,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就突破了比利时、荷兰等国的边境防线。

相信熟读战史的朋友都知道,由于英法误认为德国还是会采用一战中的“施里芬计划”,通过一次强有力的右击拳来绕过法国的马奇诺防线,于是英法联军马上按照在战前制定的“D”计划,将联军主力挺入比利时、荷兰境内,希望重演一战中的阵地战,将德军耗死。

但是英法万万没想到,德军这次采用的不是施里芬计划,而是曼施坦因的“镰割”计划。就在英法联军主力挺进比利时地区的时候,庞大的德国A集团军群已经在龙德施泰特老将的指挥下向着阿登森林前进,计划穿过阿登森林,切断联军主力与巴黎之间的联系,从背后给英法联军致命一击。

为了完成这一目标,德军A集团军群得到了显著加强,在它的编成内不仅包含了3个步兵集团军,还有一个德军为了法国战役专门组建的“克莱斯特”装甲集群,集中了当时德国一大半的装甲力量,包括5个装甲师和3个摩托化师,一共是1222辆坦克和41140辆机动车辆。

从5月10日对卢森堡发动攻击,两天之后,也就是5月12号下午,古德里安麾下的的3个装甲师已经冲到马斯河北岸,并攻下了法国著名要塞城市——色当,之后突破马斯河的德军装甲部队一路冲向英吉利海峡,英法联军仓皇从海上撤退。

到这一阶段战役结束的时候,比利时已经全军覆没,而法军的30个师、英国远征军的9个师也已经不复存在,直接在战役层面瘫痪了一大半的法军力量,从而奠定了法国战役的胜利。

不得不说,曼施坦因的“镰割”计划极其冒险,风险很大。

倘若法国留有足够强大的机动兵团充当战略预备队,在德军装甲矛头冲向英吉利海峡的时候对德军装甲部队发起反击,那么德军的装甲箭头极有可能会被英法联军拦腰斩断,不仅无法实现包围歼灭英法联军主力的意图,反而有可能大量葬送德军宝贵的装甲力量。

受生产力、油料供给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德军极度缺乏机动车辆,大量的机动力量都编入了专门的装甲师和摩托化师之中,而数量众多的德国步兵师却只能依靠步行或者马匹来行进,很容易和前方的装甲部队脱节,给敌军可乘之机。

面对这种潜在的威胁,曼施坦因、古德里安只提出了一个解决办法,那便是:“不要担心我们的侧翼,让敌人去担心他们的侧翼”,速度即防御。

德军将领的这种战术思想要求装甲部队快速奔袭、完成战术目标,迫使敌人只能选择战术后退,而不是转头向德军装甲部队主动发起攻击,因此保持装甲部队的突击力就变得格外重要。

但想要保证装甲部队的突击力可不是那么简单。正如上文所讲,充当德军矛头的“克莱斯特”装甲集群在战役开始的时候下辖5个装甲师和3个摩托化师,拥有1222辆坦克和41140辆机动车辆,是当时世界上有史以来最大的机动力量集群,这种大量集中机动部队的作战方式势必会带来史无前例的油料消耗。

同时由于装甲部队的高机动性,补给线会在极短的时间之内被拉的很长,补给难度陡然上升一个台阶,所以如何解决装甲部队在突进过程中的后勤补给就变得极其困难。

为了确保装甲部队的物资攻击,负责保证克莱斯特装甲集群后勤补给的蔡茨勒上校在德军补给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了“背包原则”,即各个部队尽量减少从补给链获得补给品,而是像背着背包一样,自行携带尽可能多的补给物资。

具体措施包括:

1、增加额外的补给车队。克莱斯特战役集群在战斗开始之前,除了自身编制内的补给车队,还额外获得了三个卡车运输营,可以携带额外的480吨补给物资。

2、尽可能多的携带补给。在战役开始前,克莱斯特装甲集群所有的机动车辆都被要求携带尽可能多的补给物资,包括弹药、油料和其他消耗品。

3、在边境地区预先囤积大量补给物资,战争开始之后就近为装甲集群提供补给

4、在战役开始前就准备好满载口粮、弹药和燃料的车队,在卢森堡建立出发阵地,紧跟着前方的装甲部队。

为了确保装甲部队的油料供给,德军后勤部门可谓绞尽脑汁,不仅预先在各个部队的休息处预先储备了大量的油料,方便这些部队在休息的时候就可以补充油料,还创造性的提出了穿梭补给的补给方式。

在法国战役开始后,德军组织了大量携带着油桶的卡车,这些卡车会穿梭在漫长的战线上,将搭载的油桶交给需要补充燃油的部队,而用完的空油桶则会被丢在路边,由专门的收集站统一回收后用空卡车运回后方重新灌满汽油,等待下一次的穿梭补给。

同时,德军还通过空军空投了大量物资,规模最大的一次补给发生在德军扩大默兹河的桥头堡之后,仅仅一天时间,德国空军就为陆军空投了400多吨的补给物资,有力的保障了德军突进部队的物资补给。

正是由于德军的这种后勤保障措施,才使得德军的装甲部队可以一路飙车,据德军战后统计,从5月10日战役开始一直到德军攻占加莱,克莱斯特装甲集群的补给从未出现过大问题。

可德军毕竟是一支严重缺乏资源的部队,部队大量缺乏油料和机动车辆,严重限制了德军的后勤补给,当战场从法国转移到漫长的东线战场时,德军的后勤补给就不可避免的会出现问题,直接导致了德军在东线的失败。

喜欢这篇文章可以点一下关注,我会持续更新历史/军事领域优质文章!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联删!

1 阅读:1066
评论列表
  • MAN 6
    2020-09-06 15:24

    先切断敌人的补给线就不需要考虑己方的补给问题,因为敌人数量庞大消耗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