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铁卢战役中失去的历史,拿破仑的失误与格鲁希的背锅

悠然历史 2020-08-19 14:01:52

在远征俄国失败之后,拿破仑用宝剑建立起来的帝国已经摇摇欲坠,随着反法联军逼近巴黎,拿破仑也不得不在枫丹白露宫宣布退位。

但仅仅在一年后,拿破仑便在忠诚的老近卫军保护下逃出了厄尔巴岛,重新返回法国,以自己在军队和人民中的崇高威望,拿破仑再度登基成为皇帝。

随着“至高无上的皇帝陛下已经抵达自己忠诚的巴黎”这条消息传遍欧洲大陆,还在维也纳开会讨论战后格局的各国君主和政要马上就集结各自国家的军队,总计超过70万的反法计划从多个方向进攻法国,彻底击败这个科西嘉矮子。

而英荷联军和普军由于距离法国最近,在奥地利军和俄国军队赶到之前已经进入比利时境内。

同时,由于反法同盟拒绝了拿破仑提出的停战建议,所以拿破仑如果不想束手就擒,就只能选择主动出击。拿破仑坚信只要他在战场上取得巨大胜利,俄、奥、普等国的君主一定会愿意冷静下来和他讨论和平,这样他就可以为自己和法国赢得宝贵的和平时间。

于是在6月15日,拿破仑亲自率领12万大军进入比利时,打算趁着普鲁士军队和威灵顿尚未汇合,将布吕歇尔和威灵顿各个击破。

6月16日,拿破仑指挥法军和布吕歇尔带领的普鲁士军队在林尼地区展开激战,虽然参谋长格奈森瑙之前就已经给普鲁士各军军长发出过预警,但普鲁士军队还是被拿破仑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在付出巨大伤亡之后撤出了战斗。

拿破仑了林尼战役的胜利,但却是不完整的胜利。

他虽然重创了普鲁士军队——根据布吕歇尔和格奈森瑙给国王的报告中这场战役普军损失了1.2~1.5万人——但普鲁士军队的主力却在后卫部队的拼杀掩护下有序撤出了战斗,普鲁士军队并没有被击溃,相反,普军此时依旧保持着高昂的士气和基本完整的组织结构。

“我们被打败了,我们知道,不过我们表现出来的确远非遭遇失败的样子。我们所有的人都充满矢志不渝的精神,对自己和未来不可动摇的信心,并且还相互鼓励。”

没有被彻底击溃的普鲁士军队,为拿破仑接下来在滑铁卢战役中的失利埋下了第一个伏笔。

拿破仑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他马上派出格鲁希率领3.3万人向前追击普鲁士军队,自己则率领剩余的部队进攻威灵顿率领的英荷联军。但他明显高估了林尼会战会普鲁士军队造成的打击,于是拿破仑怀疑布吕歇尔会撤回普鲁士本土,所以他命令格鲁希带领3.3万人向东去追击普鲁士军队。

这又为法军在滑铁卢战役中战败埋下了一个伏笔。

而威灵顿在得知林尼战役普鲁士军队失败之后,并没有选择和拿破仑正面交手,自己也跟着普军的节奏开始后退,在英军殿后骑兵的拼命牵制和突如其来的暴雨影响下让拿破仑失去了在追击中重创英军的机会,只能追着英荷联军一起前进,最终在滑铁卢附近和威灵顿率领的英荷联军决战。

尽管滑铁卢战役中法军在拿破仑的指挥下多次展现出无畏的勇气,向英军阵地发起一波又一波的强力的冲击,但都被占据地利优势的英军击退。

到了傍晚时分,布吕歇尔率领的普军如同神兵天降一般赶到了滑铁卢战场,成为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原本就已经精疲力尽的法军那里还能继续战斗,当即溃败。

而拿破仑此时手里已经没有了任何可用兵力,掌握唯一一支生力军的格鲁希却迟迟没有出现,最终法军大败,“滑铁卢”也从此成为失败的代名词。

因为格鲁希迟迟没有出现在战场上,让很多人都把拿破仑在滑铁卢战役失利的原因归咎在格鲁希身上。

在《滑铁卢之战》一书中,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便毫不客气的写道:“错过了那一秒钟的格鲁希,在现在这一小时内又表现出军人的全部力量——可惜太晚了!当他重新恢复了自信而不再拘泥于成文的命令之后,他的全部崇高美德——审慎、干练、周密、责任心,都表现得清清楚楚。他虽然被五倍于自己的敌军包围,却能率领自己的部队突围归来,而不损失一兵一卒,不丢失一门大炮——堪称卓绝的指挥。他要去拯救法兰西,去解救拿破仑帝国的最后一支军队。可是当他回到那里时,皇帝已经不在了。他来得太晚了!永远是太晚了!”

但如果我们仔细研究当时的战场局势,就会明白事情并不是我们想的这么简单。

就在6月17 日中午——拿破仑取得林尼战役胜利的第二天,拿破仑就亲自给格鲁希下命令,要求他往滑铁卢东南方向的让布卢前进,追击败退的普军,并且指示格鲁希往离滑铁卢更加遥远东边的马斯特里赫特与那慕尔侦察,在让布卢和松步雷夫之间布置一道封锁线,阻止布吕歇尔的部队和威灵顿的部队会合。

但正如上文所说,拿破仑严重高估了自己在林尼战役中取得的胜利,他认为遭遇重创之后的布吕歇尔会向东撤回普鲁士的本土,但是布吕歇尔率军前进的方向却是北方。同时,拿破仑还调走了格鲁希大量的骑兵,这让格鲁希部队的定位、追逐和骚扰普鲁士军队的能力大幅度下降。而这将给拿破仑自己带来巨大的危险。

同时,拿破仑虽然靠着出其不意地进攻同时逼退了威灵顿和布吕歇尔两支部队,但他却没能击溃其中任何一支。

6月17日午夜时分,普鲁士联络官米夫林从英军那里给布吕歇尔带来了一个消息,如果布吕歇尔可以派一个军支援威灵顿,那么威灵顿第二天就会和拿破仑决战,布吕歇尔马上就做出肯定的回复。

凌晨两点,由比洛率领的部队就开始行动,向威灵顿所在的滑铁卢方向靠拢,其余普军部队也在开始行动。根据参谋部的计划,在布吕歇尔率领普军主力靠近滑铁卢的时候,蒂尔曼率领的一个军将会留下来防守迪勒和一线,阻止格鲁希的回援。同时,比洛还派出了100个西里西亚骑兵朝着东南方向建立一连串哨所,专门伏击格鲁希和拿破仑之间传递消息的的信使。而反观格鲁希这一边。在接受命令之后,格鲁希马上就率领自己的部队向让布卢前进,并在当天晚上抵达了让布卢,但这个时候普鲁士军队早就离开此地,而且已经领先了他超过二分之一的路程。

在扑空之后,格鲁希马上派出了骑兵向四周探查普军的踪迹,但此时格鲁希已经在时间上远远落后了布吕歇尔率领的普军了!

终于,在6月18日凌晨6点,格鲁希依靠自己得到的情报,给拿破仑提交了一份报告:“陛下,根据所有报告和手头的情报,我确信敌军退向布鲁塞尔,意图在那里集中,并在汇合威灵顿后进行战斗。帕若尔将军写信通知我,那慕尔的敌军已经撤空。布吕歇尔军团的第1、2军看来按如下方向行军,第1军去往科尔拜,第2军去往肖蒙。他们昨天晚上8点半离开图里讷,连夜行军。幸运的是天气很差,他们在路上走不了多远。我将立即出发前往萨尔-瓦兰,从那里向科尔拜和瓦夫尔前进。我将在上述村庄之一向您呈报进展情况。”

上午10点,格鲁希收到了由苏尔特起草的命令:

“皇帝已经接到了你从让布卢发出的最近报告。你只向向陛下提到两支普军通过了索文尼尔和萨尔-瓦兰,然而我们的报告显示还有第三支颇为强大的纵队,经过热里和让廷,前往瓦夫尔。皇帝让我告诉你,陛下现在将要攻击位于苏瓦纳森林附近,在滑铁卢占领阵地的英军;因此陛下希望你进军瓦夫尔,以向我部靠拢,与我们的作战行动协同,并与我们保持联系,驱逐在你前进方向的敌人,以及停留在瓦夫尔的普军。你应尽早到达该处。”

从这封信中就可以看到,早在滑铁卢战役正式开战之前,苏尔特就已经告诉了格鲁希皇帝陛下已经同意他向瓦尔夫前进,并且皇帝陛下将在滑铁卢和威灵顿决战。同时在这封信中,拿破仑最开始是要求格鲁希前往瓦尔夫驱逐那里的普军部队,同时掩护在滑铁卢战场的法军侧翼。

也就是说到了11:30双方炮兵开炮的时候,格鲁希已经知道了皇帝正在和英军在滑铁卢战斗,也接到了皇帝命令自己在他和英军交战的时候驱逐可能会在瓦尔夫地区的普鲁士军队,在情况、命令都已经清楚明了的情况下,格鲁希自然就没有听到炮声马上就前去支援滑铁卢战场的理由!

而到了下午13点的时候,随着普鲁士的军队出现在了战场边缘,拿破仑终于意识到大事不妙,于是马上便让人给格鲁希起草了一封信:“你在早晨2点写信告诉皇帝:你将向萨尔-瓦兰行进;你进一步计划前往科尔拜或者瓦夫尔。这个行动符合陛下前一信件的安排。但是,陛下让我告诉你,你应该保持向我部方向行动。这需要你来确定我们的确切位置,据此决定你的行军方向,并保持你我之间的联系,以便粉碎任何骚扰我军右翼的敌军。此刻滑铁卢前方,战斗正在进行,敌军中央在圣让山,请向我军右侧前进。”

看到这里的读者应该也明白了,格鲁希很早就开始向靠近滑铁卢方向的瓦尔夫方向前进,这恰好也是普军主力前进的方向。

但是拿破仑的这封信却发晚了,格鲁希最快也要到下午18点之后才能收到命令。

也就说在整个滑铁卢战役的前后,拿破仑一方面给格鲁希下达了要求他执行的命令,但是另一方面拿破仑却希望格鲁希可以不忠实的执行命令,及时出现在滑铁卢战场上。

作为一个职业军人,格鲁希自然会选择前一种做法,而非后一种,从这一点来说格鲁希的做法无可厚非。

退一百步来说,即便格鲁希在听到炮声之后马上转向前往滑铁卢战场,由于路面泥泞和路途较远,格鲁希到达滑铁卢战场的时间也是在下午15~16点左右,而且中途必定会遭遇普鲁士后卫部队的阻击,根本不可能及时赶到战场。

在滑铁卢战役中,普鲁士军队一共16个旅,其中有9个旅没有参加滑铁卢主战场的会战,包括第一军殿后的2、3、4旅,第二军殿后的7、8旅,以及普鲁士第三军全部的4个旅,这些部队加起来的兵力在2.5万人左右,以格鲁希手中的兵力,想在下午18点法军溃败之前击败这2.5万人并及时赶到滑铁卢战场根本不可能。

究其根本,法军在滑铁卢战役中失败的主要原因并不在格鲁希,而是在于拿破仑错误地发布了那道让格鲁希前往让布卢追击普鲁士军队的命令,这让格鲁希错失了及时增援滑铁卢战场最宝贵的时间!

当格鲁希向北前进到萨尔瓦兰的时候,从萨尔瓦兰到滑铁卢之间漫长的路途已经让格鲁希没有时间再赶去滑铁卢,而同一时间普鲁士军队已经赶到了离滑铁卢近在咫尺的圣朗贝地区!可以说,滑铁卢战役是拿破仑自己葬送了自己的帝国。

可即便法军在滑铁卢战役取胜了,但拿破仑真的可以取得他想要的最终胜利吗?也许正如《战争与和平》中库图佐夫所说:“像拿破仑这样的人没有人可以阻止他,除非他自己的野心将他毁了。”

我们也不由地思考,如果拿破仑没有那么大的野心,他会拥有什么样的结局?

喜欢这篇文章可以关注我,我会持续更新军事/历史领域优质文章!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联删!

0 阅读:271
评论列表
  • 2020-08-26 13:08

    追击普鲁士溃军没什么错,这场仗并不是个人失误,而是德国参谋制度的优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