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整个二战,如果谈起空战王牌,大多数人可能第一个会想到的就是德国空军的王牌飞行员们。
从飞机诞生的那一日天起,就注定会成为人类战争中会大规模使用的武器,在天空中便可以摆脱一切地面障碍环境的束缚,让空地立体作战成为可能。
同时由于空战和陆上战斗不同,驾驶战斗机进行交战的都是受过训练的飞行员,所以在空战中就可以避免现代战争产生的一切阴暗面,没有大屠杀、劫掠、暴力,在空中驾驶战斗机进行交战的飞行员更像是在中世纪进行武术对决的骑士一般,空战也和“骑士精神”产生了联系,一战中英国首相劳埃德·乔治就对当时的空战有过如下评价:“他们重现了古老的骑士传奇。”
到了二战时期,随着技术的进步,飞机的稳定性和可用范围大大提高,飞机开始成为战争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而在空战中,最受关注的便是那些王牌飞行员们。
“王牌飞行员”这个术语从何而来还待考证,但一般认为是1915年8月31日法国飞行员阿道夫·佩古德在击落第5架敌机身亡后,法国报纸在报道他死讯的时候用“王牌飞行员”来称呼他,至此击落5架或5架以上敌机的飞行员就可以称作“王牌飞行员”。
在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有无数的飞行员达到了这个标准,成为了王牌飞行员,但空战前十的王牌飞行员却全都是德国飞行员。
其中头号王牌飞行员埃里希·哈特曼击落了352架敌机,排名第二的巴克霍恩少校击落了301架敌机,第三名京特拉尔少校击落了275架敌机,第四名奥托·基特尔中校击落了267架敌机,第五名沃尔特·诺沃特尼少校击落了258架敌机,第六名威廉·巴茨击落了237架敌机,第七名埃里希·鲁道夫勒少校击落了224架敌机,第八名海因茨·巴尔中校击落了220架敌机,第九名哈尔曼·格拉夫上校击落了212架敌机,而第十名的海因里希·埃赫勒少校也击落了208架战斗机。
相比之下,在整个二战中,其他各国第一名王牌飞行员的战绩跟德国飞行员相比都要差很多。中国第一名王牌飞行员柳哲生只击落了9架敌机,意大利的鲁齐尼击落了26架敌机,法国的皮埃尔·克鲁斯特曼击落了33架敌机,英国的帕特尔只击落了40架敌机,美国头号王牌飞行员理查德·邦击落了40架敌机,而即便是苏联的头号空战王牌阔日杜布大尉到战争结束也只击落了62架敌机。
这些王牌飞行员的战绩加起来,都还没有哈特曼一个人的战绩高,因此也有很多人怀疑德国空军王牌的战绩注水严重,实际上德国的王牌飞行员们并没有这么高的战绩。
但其实只要你做到了这几点,你也可以成为一个像哈特曼这样的王牌飞行员。
一、保持高出勤率这一点很好理解,只有你多去执行任务、参加空战,你才可以获得更多击落敌机的机会。
以德国第一空战王牌埃里希·哈特曼为例:
哈特曼直到1942年3月才结束飞行训练,获得驾驶员勋章,之后前往东线加入德军第52战斗机联队。新人到战斗机联队之后不会马上就作为主力参与空战,一般是担任一些辅助任务,所以直到当年的11月5日,哈特曼才取得了自己的第一个战果。
到欧洲战争结束的时候,哈特曼一共执行了1404次战斗任务,空战了825次。反观盟军这边,战绩最高的苏联飞行员阔日杜布直到战争结束也才出动了330次,空战120次。
哈特曼的空战次数是阔日杜布的6.8倍,而且哈特曼保证了自己存活了下来并且没有受重伤,战绩自然会比阔日杜布更高。
与此同时,德军另一个王牌飞行员鲁德尔更是创下了2530次战斗任务的世界记录,在战斗中他飞行了60万公里,投掷了100万公斤炸弹,发射了100万发机枪子弹,超过15万发20毫米炮弹,以及超过5000发37毫米炮弹。
这种高出勤率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到战争结束时,鲁德尔已经摧毁了接近2000个地面目标,包括519辆坦克,70艘登陆艇和超过150个炮兵阵地,还有两艘苏联海军军舰和多架苏军战斗机。
虽然部分战绩存在水分,比如说他自己宣称炸成了马拉号,重创十月号,而战列舰马拉号是坐沉而不是击毁,是十月号巡洋舰也没有重创,但是苏德双方还是确认鲁德尔凭借超高的出勤率获得了极大的战果,苏联为此出了10万卢布买他的人头。
有了超高的出勤率,你才有成为王牌飞行员的机会。
二、拥有一架优秀的战斗机空战也是战争,既然是战争就不可能会有公平。
作为德国空军王牌们的座驾,最常见的就是bf109系列战斗机。
1933年,随着德国开始大规模扩充军备,新式战斗机的研发也被提上日程。其中梅赛斯密特博士根据早期设计的bf109为蓝本,研发出了新式bf109战斗机,并通过预生产和对部分战斗机性能的改进,在1936年11月赢得了德国空军青睐,之后这款战斗机及其后续改进机型便随着德国空军一直打完了二战全场,直到1967年才正式退役。
这么长的服役期就已经可以证明bf109战斗机的优秀。
以bf109f为例,这款战斗机在1941~1942年间大规模装备给德国空军,配备1350马力DB601E发动机,装备2挺7.92毫米机枪,备弹1000发,1门15/20毫米机炮,备弹200发。作为一款高空战斗机,bf109f在6000米高度时,最大速度624km/h,3000米高度巡航速度557km/h,爬升速率22.1米/秒,航程580公里,实用升限12000米。
尽管在对战西方盟军的野马、喷火系列战斗机的时候,bf109f的性能并没有太大的优势,甚至到了后期完全处于劣势,但是对东线的苏联空军而言,bf109f的性能依旧占优。
而反观苏军方面。
在1941年秋,苏联空军也开始大规模换装先进的拉格-3和米格-3战斗机,甚至还有一部分雅克-1战斗机,可问题在于这些苏联高层把这些新飞机大部分放在了前线空军机场,巴巴罗萨计划开始之后第一天就被德国空军摧毁了一大半。
于是苏军高层不得不把一些已经落后的战斗机,诸如伊-16和伊-153战斗机之类的战斗机也补充到前线空军。
这两款战斗机在性能上是落后德国的bf109f战斗机的。
伊-153就不说了,还是双翼战斗机,最高时速只有442km/h,而且在俯冲时如果飞机速度超过500km/h就会自动解体,在高空中就是德军战斗机的靶子。
而伊-16战斗机虽然可以和德军战斗机一战,但是毕竟速度和德军的bf109f战斗机差了一大截。
例如,伊-16/29型战斗机,最大飞行速度只有440km/h,爬升能力也不如德国战斗机。德军飞行员大可以凭借速度和爬升优势,快速占据有利战术位置,然后以伊-16战斗机最难规避的方式发起进攻,伊-16战斗机基本上无法招架,因而战损率很高。
三、出色的战术运用接下来就要谈到关于具体的空战战术领域。
德国空军在当时是独立于陆军之外的新军种,除了辅助地面部队的进攻任务,德国空军还有自己的战术任务,就比如说德国空军自己的游猎任务。
顾名思义,这种任务就是组织一个小编队,双机或者是四机,随意地在战斗区域内搜索敌军的空战、地面目标,然后自由决定是否对其进行打击,方法不限,唯一的要求是尽可能的杀伤敌军目标。
哈特曼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经常参与这样的游猎任务,有时一天可以出击三次。
而苏联空军的重点在于掩护地面部队的行动,这就要求苏联空军必须不间断的为地面部队提供空中掩护和支援,所以苏联空军大多数的时候都是以集体行动,苏联空军的战斗员不能随意脱离掩护任务。
对此,哈特曼就曾经嘲讽苏联空军就像排队一样,每天准点,排着密集不可变的队形飞过,然后一架又一架地被他们击落,早期的苏联空军都是这么送掉的。
只要战术合适,在配合优秀的个人能力、战斗机性能和高出勤率,只要你最后能活下来,你的战绩一定也差不到那去。
四、结语说了这么多,但是我们还是要注意一个问题,尽管德国空军有这么多的空战王牌,但是德军却依旧在各个战场先后丢失了制空权。
德国战斗机飞行员高出勤率的背后就是人力资源的不足。
在英美,飞行员击落5架敌机之后,就会被调回后方培养新的飞行员,而德国飞行员却只能一直战斗到他们不能战斗位置。由于要以一敌三,而且英美苏三国都拥有不弱于德国的战斗机产量,在数次空战中德国飞行员都要面临以少敌多的糟糕情况。
1941年11月-1944年2月,德国作战飞机的部署,最高时也只占全部空军力量的63%
同时,由于德国空军自己战术任务的存在,导致很多时候德国的战斗机都会专注于对敌军的攻击,而俯视了对己方轰炸机的掩护。
在库班空战中,尽管德国战斗机只有42架被击毁,但是由于缺少战斗机的护航,德国轰炸机联队在库班空战中的损失却高达65~69架。而在盟军这一边,盟军战斗机在驱逐德国战斗机之后,经常会挂上火箭弹和轰炸机一起对地面敌军进行攻击。
还是那句话,当政治上已经犯下巨大错误的时候,不管军事上再怎么优秀能难以改变最终的结局。既然德国法西斯选择与世界为敌,他就不可避免地会走向失败。
喜欢这篇文章可以关注我,持续更新军事/历史领域优质文章!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联删!
关键老美后备太强大了,上了数量后就不让你上前线了,不然后期有了P51,还有压倒性优势的情况下,刷个上百架的战绩应该不是难事吧
德国能被击落的飞机太少了,不够分。
德三把飞行员往死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