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忍为胜:郑厉公流亡十七年终于重返王位

平民历史 2024-09-10 03:46:54

厉公四年,祭仲专国政。厉公患之,阴使其婿雍纠欲杀祭仲。纠妻,祭仲女也,知之,谓其母曰:“父与夫孰亲?”母曰:“父一而已,人尽可夫。”女乃告祭仲,祭仲反杀雍纠,戮之于市。——《史记·郑世家》

成语“人尽可夫”产生的历史,当时完全不含贬义,而现在却指女性行为不检点、性行为随便。

话说郑厉公四年,即公元前697年,郑厉公已执政进入第四个年头,然而郑国朝政大权完全由权臣祭仲把控。

作为傀儡,郑厉公对此忧虑不已。于是,暗中指使雍纠准备刺杀祭仲雍纠的妻子乃是祭仲之女,无意中从雍纠嘴中得知了消息。

于是,雍纠之妻回家便对母亲说道:“父亲和丈夫,哪一个更亲近呢?”祭仲夫人说道:“生身之父只有一个,而丈夫是个男人都可以。”雍纠之妻便将雍纠的行刺计划告诉了祭仲。

祭仲设计将雍纠擒获,并在闹市斩首示众。

雍纠乃祭仲女婿,郑厉公为何跟他策划谋杀?雍纠被处决,郑厉公最终下场如何?通过《郑世家》记录,一起分析郑厉公的故事。

01宋国支持篡位求财

“四十三年,郑庄公卒”——公元前701年,在位四十三年的郑庄公姬寤生一命呜呼了。郑庄公乃是郑国第二任国君郑武公之子。郑庄公去世,太子姬忽继位,便是郑昭公。

郑昭公还没坐稳王位,意外就出现了……

“宋庄公闻祭仲之立忽,乃使人诱召祭仲而执之,曰:‘不立突,将死。’”——宋庄公听说祭仲扶持姬忽继位,于是派人诱惑祭仲前往宋国,祭仲进入宋国被绑架了:“若不扶持姬忽继位,那就是死路一条。”

“初,祭仲甚有宠于庄公,庄公使为卿”,司马迁接着介绍了祭仲被绑架的原因,祭仲位居卿位深受宠信,也就是说权臣。“公使娶邓女,生太子忽,故祭仲立之,是为昭公”,祭仲扶持姬忽继位的原因,郑庄公娶邓夫人时,派祭仲前往迎亲。所以,祭仲与太子姬忽关系亲近。

“又娶宋雍氏女,生厉公突”——郑庄公又娶了宋国雍氏女子,生下了郑厉公姬突。“雍氏有宠于宋”——雍氏为宋国正卿深受宠信,然而宋庄公的真正目的在于:“亦执突以求赂焉”——同样也绑架姬突以获得财资。

“祭仲许宋,与宋盟”——祭仲被迫答应了宋国,并与宋国签订了盟约。当时,姬突应质押在宋国,“以突归,立之”。而祭仲之女或许此时按约定嫁与雍氏,成为雍纠之妻,如此祭仲与姬突关系就颇为亲近了。

“昭公忽闻祭仲以宋要立其弟突,九月辛亥,忽出奔卫”——郑昭公姬忽听说祭仲因为宋国要挟准备拥立其弟弟姬突为君,九月辛亥日郑昭公姬忽离开郑国逃亡卫国。

“己亥,突至郑,立,是为厉公”——姬突返回郑国继位为君,这便是郑厉公了。郑厉公之所以继位,无非得到了宋国支持,而宋国又是为了谋求财物罢了。

02祭仲亲历谋反作乱

其实,郑昭公王位不稳早有征兆。

三十八年,北戎伐齐,齐使求救,郑遣太子忽将兵救齐。齐釐公欲妻之,忽谢曰:“我小国,非齐敌也。”时祭仲与俱,劝使取之,曰:“君多内宠,太子无大援将不立,三公子皆君也。”所谓三公子者,太子忽,其弟突,次弟子亹也。——《史记·郑世家》

“郑庄公三十八年”即公元前706年,北戎入侵齐国,齐国派人向郑国求援。郑国派遣太子姬忽率兵救援齐国。

击退了北戎入侵,齐釐公意欲将女儿许配给郑太子姬忽以示感谢。姬忽却以“齐大非偶”为由拒绝了这桩政治婚姻。

当时,祭仲跟随一起出征,曾劝姬忽:“郑国国君子嗣多,受宠的也不少。太子如果没有强大外援恐怕难以继位,三位公子都可能成为国君。”祭仲所说的三公子,包括太子姬忽,其弟姬突,姬亹。

果如祭仲所料,只是祭仲未料到扳倒郑昭公的竟是自己。而祭仲此前也曾经历过谋逆犯上之乱。

郑庄公姬寤生出生时难产,从小不受母亲武姜待见。到郑武公晚年,武姜申请改立二儿子姬段为太子,遭到郑武公坚决拒绝。郑武公死后,姬寤生顺利继位。上任之初,郑庄公在武姜强逼下将京邑封给二弟姬段。

祭仲曰:“京大于国,非所以封庶也。”庄公曰:“武姜欲之,我弗敢夺也。”——《史记·郑世家》

祭仲劝说郑庄公,京邑面积比国都大,不可以封给姬段。但郑庄公表示此举为武姜所逼。此处对话有两重暗示:其一,祭仲已立足于朝堂;其二,郑庄公能够隐忍。

姬段封地就任,开始整修兵器训练士兵,积蓄谋反力量。郑庄公二十二年(即公元前722年),姬段在武姜配合下偷袭国都。郑庄公武力镇压,最终打败了姬段。

03流亡边境隐忍等待

郑庄公平定姬段造反作乱,史称“郑伯克段于鄢”。姬段积累了二十二年的造反竟被轻松平定,说明郑庄公这二十二年也没闲着,而是默默地壮大实力。

由此可见,郑庄公的隐忍功夫了得。

俗话说:“让人非我弱,弱者不让人。”

隐忍,并非懦弱也不是无能,而是一种涵养,一种大度,一种能力。所以,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忍”字:“忍,能也。”隐忍是一种内心的坚韧和深沉,它让人在困境中保持冷静,不轻易流露情感。

而郑厉公本来打算除掉权臣祭仲,岂料雍纠因走漏消息被杀。“厉公无奈祭仲何,怒纠曰:‘谋及妇人,死固宜哉!’”——郑厉公得知雍纠被杀却拿祭仲没有办法,只能愤恨地骂道:“跟女人商量,死了活该。”

“夏,厉公出居边邑栎”——当年六月,郑厉公出逃,居住在边境的栎邑。

“祭仲迎昭公忽,六月乙亥,复入郑,即位”——六月乙亥,祭仲将郑昭公姬忽迎接回来,重新扶持上位。

由此可见,祭仲完全掌控了郑国,更换国君轻松搞定。而郑厉公与其父郑庄公相比,隐忍功夫差的太多了。

“秋,郑厉公突因栎人杀其大夫单伯,遂居之”——九月,郑厉公依靠当地人杀掉了栎邑大夫单伯,占据了栎邑。“诸侯闻厉公出奔,伐郑,父克而去”——各诸侯国得知郑厉公出逃,号称正义之师讨伐郑国,岂料并未取胜。此时,在祭仲的把控制下,郑国实力强悍。

“宋颇予厉公兵,自守于栎,郑以故亦不伐栎”——宋庄公又调拨了一支兵力支持郑庄公,郑庄公安守栎邑,郑国也因此不敢轻易讨伐。

郑厉公意识到实力不足以反抗祭仲,终于学会了隐忍,占据栎邑等待时机……

04为复位隐忍十七年

郑昭公姬忽二年,权臣高弥渠因不受待见而担心被杀害,于是趁外出打猎时将郑昭公射杀。

祭仲与高弥渠联手又扶持郑昭公三弟子亹继位。子亹元年七月,在出席齐国举行的诸侯盟会时,因往日旧怨被齐襄公伏击杀害。当年,齐襄公与妹子鲁桓公通奸曝光,而勒死了妹夫鲁桓公。

祭仲与高弥渠再次联手扶持郑昭公四弟子婴继位,这便是郑子。“十二年,宋人长万弑其君湣公。郑祭仲死”——郑子十二年(即公元前682年),祭仲死去。同年,宋湣公被将军长万弑杀。

可见,在郑厉公流亡期间,郑国朝堂十分混乱,国君频繁更换。然而,郑厉公并未急于返回郑国继位,毕竟最大的威胁权臣祭仲尚在。当祭仲死去,郑厉公所等待的机会来了……

从《宋世家》记录来看,宋湣公为宋庄公之子。宋湣公之死意味着郑厉公不可能依靠宋国重返郑国。“十四年,故郑亡厉公突在栎者使人诱劫郑大夫甫假,要以求入”——公元前680年,郑厉公派人设计劫持了郑国大夫甫假,要挟返回郑国。

“故郑亡厉公突在栎者”,司马迁对郑厉公的人物界定很有意思。

甫假答应了郑厉公的要求,“厉公与盟,乃舍之”。“六月甲子,假杀郑子及其二子而迎厉公突,突自栎复入即位”——六月甲子日,甫假杀掉了郑子以及他的两个儿子,迎接郑厉公返回郑国即位。

隐忍是智慧与远见。郑厉公在外流亡十七年,隐忍终于等来了时机达成目标。

“厉公初立四岁,亡居栎,居栎十七岁,复入,立七岁,与亡凡(共计)二十八年”,司马迁对郑厉公再次复位似乎颇多感慨,所以清晰地记录他在位时间。

纵观历史,凡成就大事者,无不具备隐忍的品格。伍子胥如此,越王勾践亦如此,还有蔺相如廉颇等等。

结束语:

一个能够隐忍的人,注定是阴狠之人。

“入而让其伯父原曰:‘我亡国外居,伯父无意入我,亦甚矣。’”——郑厉公重返国都,首先责备其伯父姬原,“我在外流亡,你没有想方设法迎接我,这也太过分了。”姬原听到如此说法,无奈自杀谢罪。

“厉公于是谓甫假曰:‘子之事君有二心矣。’”——郑厉公则直接批评甫假不够忠心,然后“遂诛之”。

“兔死狗烹”,功臣命运大抵如此。这一幕与越王勾践灭吴复仇后何其相似!

“七年春,厉公与虢叔袭杀王子颓而入周惠王于周。秋,厉公卒”——郑厉公后元七年(即公元前673年)三月,偷袭杀害了篡权夺位的王子颓,护送周惠王重返王宫。九月,郑厉公一命呜呼了。

从被别人护送继位,到护送他人登基,郑厉公实现了人生跨越。然而,从三月到九月,关于郑厉公之死却颇多猜测。或许,为谋取利益而被害死在了周朝。所以,“郑文公怨惠王之亡在栎,而文公父厉公入之,而惠王不赐厉公爵禄”——其子郑文公对周朝心存怨恨,周惠王流亡郑国提供了栎邑暂居,周惠王返回国都又是郑厉公护送,然而周惠王却没有赏赐郑厉公爵位和奉禄。

0 阅读:122

平民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