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三十年四处碰壁,百里奚如何受秦穆公赏识?

平民历史 2024-09-14 05:22:35

纵观“春秋五霸”的崛起,个个均由贤相辅佐。

例如管仲、鲍叔牙辅佐齐桓公,赵衰、狐偃咎犯、贾佗、先轸、魏武子辅佐晋文公,子鱼辅佐宋襄公,孙叔敖辅佐楚庄王。那么,秦穆公的辅相是谁?又有何突出贡献?看看《史记》中是如何记载的……

秦,国虽小,其志大;处虽辟,行中正。身举五羖,爵之大夫,起累绁之中,与语三日,授之以政。以此取之,虽王可也,其霸小矣。——《史记·孔子世家》

这是《史记·孔子世家》中的文字,当时孔子三十岁,齐景公带着晏婴访鲁,齐景公问孔子:“昔秦穆公国小处辟,其霸何也?”

齐景公的意思是,秦国地处偏远国土面积小,秦穆公为何能称霸?孔子回答说:“秦国虽小,但秦穆公志向远大;秦国地处偏远,但施政得当。从囚徒中提拔五羖大夫(即百里奚),废寝忘食交谈了三天,然后放权任政。凭这些,别说秦穆公称霸诸侯,即使称王也是可以的。”

对于孔子的回答大多数人只注意了秦穆公,而忽视了秦穆公辅相——百里奚。

其实,百里奚与管仲完全可以齐名。孟子说过,“管夷吾举于士,百里奚举于市”——管夷吾从狱官中解救出来受任用,百里奚从奴隶市集赎回来被起用。

管仲辅佐过齐桓公,百里奚受用于秦穆公,正因为管仲、百里奚的辅佐,齐桓公、秦穆公才得以称霸诸侯。然而,司马迁却厚此薄彼,格外垂青管仲,而淡化了百里奚……从《周本纪》、《秦本纪》、《齐世家》、《晋世家》、《商鞅列传》等拼凑一下百里奚的人生轨迹。

01求职于公孙无知

关于百里奚的出身,在《商鞅列传》中通过第三者介绍,“夫五羖大夫,荆之鄙人也”。“五羖大夫”即百里奚的称号,“荆”是指楚国地界,“鄙人”是指乡野之人。这意味着百里奚家境极为贫贱。

在《秦本纪》中,百里奚为举荐好友蹇叔,结合自己的坎坷经历来佐证蹇叔之贤能。所以,有一定的可信度。

“臣常游困于齐而乞食铚(今安徽宿县)人”——百里奚曾游历齐国,因家贫最终流落街头乞讨为生。“蹇叔收臣”——蹇叔收留了百里奚。

百里奚与蹇叔开始建立友谊,两人由此产生交集。

“臣因而欲事齐君无知”——百里奚想要供职于齐国国君公孙无知。

在《齐世家》中,“三十二年,釐公同母弟夷仲年死。其子曰公孙无知”——齐釐公三十二年(即公元前699年),齐釐公一母同胞的弟弟夷仲年死去。公孙无知是夷仲年的儿子,也就是齐釐公的侄子。

次年(公元前698年),齐釐公去世,其子姜诸儿齐襄公继位。齐襄公继位后第一件事就是报复公孙无知,“绌无知秩服”——罢免了公孙无知的车服、级别生活待遇。这待遇是夷仲年死后,齐釐公参照太子的待遇赏赐给公孙无知。

“始为太子时,尝与无知斗”——姜诸儿还是太子时,曾与公孙无知打斗结仇。而今旧仇未去,再添新恨,“无知怨”——公孙无知由此更加怨恨姜诸儿。

齐襄公十二年(即公元前686年),“冬十二月,襄公游姑棼”,公孙无知联合齐国大夫连称、管至父杀害了齐襄公姜诸儿。

随后,公孙无知自立为齐君。

“桓公元年春,齐君无知游于雍林”——齐桓公元年(即公元前685年)春,公孙无知外出游玩时,在雍林被当地人袭击杀害了。

公孙无知确实“无知”,自己趁齐襄公外出游玩时暗杀行刺,竟然还敢外出游玩。从十二月到春三月,也就是说公孙无知仅仅在位四个月。

“蹇叔止臣,臣得脱齐难”——由于蹇叔阻止了百里奚,所以才能免遭齐国灾难。“遂之周”——百里奚由齐国流落到周王朝洛阳。

02养牛获姬颓青睐

“周王子颓好牛,臣以养牛干之”——周朝王子姬颓特别喜欢牛,百里奚就学习如何饲养牛,以此特长求取姬颓的赏识。

“五年,釐王崩,子惠王阆立”——公元前677年,周釐王去世,其子周惠王姬阆继位。周釐王姬胡齐为周庄王之子。“庄王嬖姬姚,生子颓,颓有宠”——周庄王的宠妃姚女士为姬颓生母,姬颓因此深受周庄王宠信。这就明确了姬颓为周釐王弟弟,周惠王的王叔。

周惠王二年(即公元前675年),边伯等五大夫不堪忍受周惠王侵占土地而造反作乱,燕、卫两国派兵相助攻打周惠王。

“惠王奔温(今河南温县),已居郑之栎(今河南阳翟)”——周惠王出逃跑到温邑,不久又被安排暂居郑国栎邑。

周惠王逃亡,先在温邑落脚,又辗转到郑国栎邑。《郑世家》明确了其中缘由。“六年,惠王告急郑,厉公发兵击周王子颓,弗胜”——郑厉公六年(即周惠王三年,也就是公元前674年),周惠王向郑国告急,郑厉公派兵讨伐姬颓,但是并未获胜。“于是与周惠王归,王居于栎”。

“立釐王弟颓为王”——姬颓在燕、卫扶持下继位为周王。“乐及遍舞,郑、虢君怒”——姬颓演奏了全套舞乐,郑国、虢国君王十分恼怒。姬颓忘乎所以,演奏全套舞乐款待边伯等五大夫以及燕、卫。

“四年,郑与虢君伐杀王颓”——周惠王四年(即公元前673年),郑厉公会同虢君再次出兵讨伐姬颓,最终打败了姬颓。

由此得知王子姬颓篡权仅三年。所以,百里奚有一定的先见之明,姬颓还是“周王子”时主动求职。然而,百里奚眼光不够长远,未能看透姬颓短命王朝的悲惨结局。

“及颓欲用臣,蹇叔止臣”——等姬颓将要聘用百里奚时,蹇叔再次出面阻止了。“臣去,得不诛”——百里奚再次听从了蹇叔建议,离开洛阳,所以未遭牵连。

从公元前685年离开齐国,到公元前673年,百里奚在洛阳将近十二年,除了学会养牛,其他一事无成。

03虞国被俘成奴隶

“事虞君”——离开了洛阳,百里奚又到了虞国求职,供职于虞国国君之下。

“臣知虞君不用臣,臣诚私利禄爵,且留”——百里奚明知在虞国不会受到重用,但是为了那点薪水,坚持留在了虞国。

百里奚好容易找了一份差事,不舍得放弃岗位,毕竟家境不容许他挑剔。其实,百里奚供职虞国时,“蹇叔止臣”。

关于百里奚在虞国的遭遇,需要参照《晋世家》来补充。

“是岁也,晋复假道于虞以伐虢”,“是岁”联系上文为晋献公二十二年;“假道”为借路;“复”说明这是第二次。晋国再次向虞国借道去攻打虢国。因为从晋国到虢国需经过虞国。

“虞之大夫宫之奇谏虞君曰,晋不可假道也,是且灭虞”——虞国大夫宫之奇劝谏虞国国君,不能再借道给晋国了,这样子将会导致虞国灭亡。

然而,虞国国君却认为,虞、晋同出于姬姓,不至于手足相残。

宫之奇却劝说道,“将虢是灭,何爱于虞?”——虢国都要被灭掉,怎么会偏爱虞国呢?“虞之与虢,唇之与齿,唇亡则齿寒”,这是成语“唇亡齿寒”的由来,虞虢相邻恰如唇齿相依。

虢国为王季之子的封国。王季又称为季历,乃是周文王姬昌之父。王季与太伯、虞仲都是古公之子。根据《吴世家》记叙,虞国、吴国均为虞仲之后的封国。而晋国则是周武王之子周成王之弟唐叔虞的封国。所以,宫之奇认为晋国与虢国比与虞国血缘上更亲近一些。

“虞公不听,遂许晋”——虞国国君并不听从劝告,答应借道给晋国。

“其冬,晋灭虢,虢公醜奔周”——当年冬天,晋国灭掉了虢国,虢公姬醜逃亡周王朝。“还,袭灭虞”——晋军在撤退时,又顺便灭掉了虞国。

“虏虞公及其大夫井伯百里奚以媵秦穆姬”——晋军俘虏了虞国国君及大夫井伯百里奚,作为秦穆姬的奴仆。

晋献公与周惠王同年继位,晋献公二十二年,也就是周惠王二十二年(即公元前655年)。这一年,在秦国纪年为秦穆公五年。

距离百里奚公元前673年离开洛阳,又过了十八年。

04入秦逆袭受重用

百里奚成了秦穆姬的奴仆,“秦穆姬”是谁呢?这牵扯到秦晋姻亲关系。

根据《晋世家》记载,“申生同母女弟为秦穆公夫人”——申生为晋献公太子,申生一母同胞的姐姐嫁给了秦穆公。在《秦本纪》中,“四年,迎妇于晋,晋太子申生姊也”——秦穆公四年(即公元前656年),娶了申生的姐姐。晋国灭掉虢国次年秦晋结亲,晋献公成了秦穆公的老丈人。

“太子申生,其母齐桓公女也”,而《晋世家》又明确齐桓公是晋献公的老丈人。如此,秦穆公理所当然地叫齐桓公为姥爷。

“五年,晋献公灭虞、虢,虏虞君及其大夫百里奚,以璧马赂于虞故也”,关于这个故事《秦本纪》中如此记叙,司马迁明确虞国被灭在于贪图晋国的宝马、玉石。

对比《晋世家》、《秦本纪》发现记录存在差异,“井伯百里奚”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

百里奚不甘心被俘做奴隶,所以“亡秦走宛”——逃离秦国跑到了宛(今河南南阳)。“楚鄙人执之”——在楚国又被乡野之人抓了。百里奚被充作奴隶,身上肯定有烙印。百里奚是“荆”人,也就是楚国人,由此推测百里奚从秦国逃亡大概是回老家——宛。

“穆公闻百里奚贤,欲重赎之”——秦穆公听闻百里奚贤能之才,想要重金赎买。“恐楚人不与”——又担心楚国人不给,于是派人去楚国交易。

“吾媵臣百里奚在焉,请以五羖羊皮赎之”——我们秦王的奴仆百里奚跑到了楚国,请允许以五张黑色羊皮赎回来。秦国既不敢出高价,也不能明说百里奚的重要性。

“楚人遂许与之”——楚国人痛快地答应了。毕竟,当时百里奚已年逾七旬,楚国人未料到这老头儿有能耐。百里奚的这段遭遇与管仲何其相似,难怪孟子将两者相提并论。

“穆公释其囚,与语国事”——秦穆公取消了百里奚奴隶的身份,跟他商谈国事。“语三日,穆公大悦”——秦穆公与百里奚畅谈了三天三夜,收获颇大,兴奋不已。

于是,“授之国政,号曰五羖大夫”。从奴隶到大夫,百里奚实现人生逆转。

结束语:

百里奚如何辅佐秦穆公称霸诸侯呢?这个司马迁并未记载。秦穆公从哪里听说百里奚呢?推测为虞国大夫宫之奇。“宫之奇以其族去虞”——宫之奇劝谏虞君无效,便带领家族离开了虞国。

人生没有什么不可能。

从公元前685年在齐国求职公孙无知开始,到公元前655年入职秦国,百里奚30年间可以说一事无成。

从百里奚的经历来看,不管多大年龄,不论什么到时候,都不要放弃自己的理想和追求。耐得住寂寞,才能待到花香四溢。正所谓,不是有希望而坚持,而是坚持了才会有希望!

0 阅读:9

平民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