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遍管仲的故事,却未必读懂司马迁

平民历史 2024-09-06 02:29:36

管仲辅佐齐桓公内修政治,外举“尊王攘夷”,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春秋首霸。因此管仲名扬千古,毕竟他的丰功伟绩摆在那里。然而,对于管仲的评价历来褒贬不一:赞誉方誉为春秋第一相,“管仲世所谓贤臣”;而贬低方则称其为千古第一小人,比如《论语》“管仲之器小哉”。

“管仲夷吾者,颖上人也”,那么司马迁是如何看待这位管家老二呢?

管仲世所谓贤臣,而孔子小之。岂以为周道衰微,桓公既贤,而不勉之至王,乃称霸哉?语曰:“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岂管仲之谓乎?——《史记·管晏列传》

管仲被世人称之为贤臣,然而孔子认为他器量小。难道是因为周朝统治衰微,齐桓公既然贤明,管仲为何不勉励齐桓公做王,却只辅佐他称霸呢?

古语说:“要顺势成就君子的美德,纠正挽救他的过错,所以君臣百姓之间能亲密无间。”这难道是说管仲吗?

文言文直译生涩,通俗又怕曲解,所以从《周本纪》、《齐世家》、《鲁世家》、《楚世家》、《管晏列传》中的故事,探析字里行间的秘密。

管鲍之交,背离故事主旨

要说管仲,不得不说鲍叔牙。

人们常用“管鲍之交”来形容好朋友亲密无间、彼此信任。其中“管鲍”即管仲与鲍叔牙。管仲和鲍叔牙的深厚情谊,已成为中国代代流传的佳话。

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史记·管晏列传》

司马迁通过鲍叔牙评价管仲:贤。“贤”字在《古代汉语字典》解释为“有德行有才能”。这个评价还是蛮高的。“欺”解释为“占便宜”,而不是恃强凌弱地欺凌、欺压。

由此可见管仲与鲍叔牙关系非同一般,年轻时两人交往,鲍叔牙知道管仲有才能。管仲贫穷生活困顿,经常占鲍叔牙的便宜。然而,鲍叔牙始终善待之,两人从未因琐事而产生口舌之争。

关于“管鲍之交”的往事,司马迁通过第一人称表述,“管仲曰”。

第一,管仲曾与鲍叔牙一起投资做生意。管仲家境贫寒,做生意没本钱,所有投资均由鲍叔牙垫付。但是,当投资分红时,“分财利多自与”——管仲往往分给自己比鲍叔牙的还多。鲍叔牙竟不以为意,认为管仲这不是贪心,而是因为他家实在太穷了。

第二,“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管仲曾几次帮鲍叔牙办事,事情没办好反而让鲍叔牙更加困顿遇。鲍叔牙并不认为管仲愚笨,只是时运不济而已。

第三,“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管仲也曾三次做官但都被驱逐。别人都认为管仲没有才干,而鲍叔牙却说管仲只是生不逢时罢了。

第四,“吾尝三战三走”——管仲曾三次在战场上临阵逃脱,被人们讥笑贪生怕死。鲍叔牙再次为朋友仗义执言,管仲并非贪生怕死之辈,他家还有老母需要奉养!

从管仲自述来看,“管鲍之交”友情深厚,所以管仲曾感慨道“生我者父母也,知我者鲍子也。”

正如司马迁所说,听完了管鲍之交的故事,“天下不多(赞扬)管仲之贤,而多鲍叔牙能知人也”。大多数人只赞扬鲍叔牙有识人之能,却忽视了管仲的才能。如果管仲是“扶不起来的阿斗”,鲍叔牙还会一如既往地善待他吗?

“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不久鲍叔牙投奔到齐国公子姜小白门下,而管仲则到公子姜纠门下谋了个差事。管鲍虽然投奔了不同的“主子”,但他们并未因此分道扬镳!

返齐之路,管仲箭射小白

“釐公卒,太子诸儿立,是为襄公”——父亲齐釐公死后,齐襄公姜诸儿继位。齐襄公在位期间昏庸无能,荒淫无道,司马迁概括了三条罪过,“杀诛数不当,淫于妇人,数欺大臣”。

关于“杀”与“淫”,最典型的例子:“襄公之醉杀鲁桓公,通其夫人”。鲁桓公夫人为齐襄公同父异母妹,齐襄公不仅与妹妹鲁桓公夫人乱伦,还将妹夫鲁桓公给杀害了。

关于“数欺大臣”,齐襄公派连称、管至父戍守葵丘,出发之前许诺“瓜时而往,及瓜而代”。瓜的成熟期较短,不可能是当年返回,而是吃瓜的时候去,再次瓜熟轮岗回来。

但是,“往戍一岁,卒瓜时而公弗为发代”——戍边一年整,瓜又成熟了,齐襄公竟没有派人去代替。即使有人替连称、管至父讲情说话,齐襄公也未兑现许诺。

齐襄公如此昏庸不堪,“群弟恐祸及”——众弟弟担心殃及到自己,所以公子姜纠跑到鲁国避祸,管仲、召忽追随;而姜小白则到了莒国,鲍叔牙辅佐。姜纠、姜小白以及齐襄公诸儿均为齐釐公之子。

齐襄公十二年冬十二月,连称、管至父联合公孙无知杀掉了齐襄公,公孙无知自立为齐君。公孙无知是齐釐公同母弟夷仲年之子,即齐襄公的堂兄弟。不久,公孙无知在雍林游玩遭袭被杀。

齐国陷入内乱,进入了无主时代。在外流亡的姜纠和姜小白,谁早返回齐国就可以继任。

“高、国先阴召小白于莒”——齐国大夫高傒、国懿仲私下传召姜小白回齐。原因则是,“小白自少好善大夫高傒”——姜小白自小就跟高傒交情特好。

鲁国得知公孙无知死后,发兵护送公子纠回国。“而使管仲别将兵遮莒道”——又派管仲带一队士兵在莒国道路上拦截姜小白。

在拦截中,“射中小白带钩,小白佯死”——管仲射在姜小白的衣带钩上,姜小白假装中箭而死。姜小白反应机敏,聪慧过人。

“管仲使人驰报鲁”,“驰”字表明管仲预判清晰,趁早返国才能登位。可惜,“鲁送纠者行益迟”——鲁国护送队伍反而慢慢腾腾。

姜小白则“佯死以误管仲,载温车中驰行,亦有高、国内应,故得先入立”——假死让管仲等误会,乘坐送葬的棺材车快速返回齐国,在内应高、国拥立下继位为王,这便是齐桓公。

放下仇恨,桓公重用管仲

姜小白上任后立马“发兵拒鲁”——派兵阻击护送姜纠的鲁军。“秋,与鲁战于乾时,鲁兵败走”——在乾时地齐军打败鲁国护送队伍,鲁军败逃。

齐国再传信给鲁国,杀死公子姜纠;“而召忽、管仲仇也,请得而甘心醢之”——同时要求将管仲、召忽囚送到齐,姜小白要亲自处决快意恩仇。“醢”是指剁成肉酱,“甘心”是称心如意。

鲁国真心惧怕齐国,护送公子姜纠,原本打算扶持自己人。但是,迫于齐国压力只得杀了姜纠,而召忽自杀殉主,“管仲请囚”。

管仲虽在鲁国,齐国来信肯定知晓。所以,司马迁说“管仲知之,故请往”。管仲除了知晓齐国来信,大概还知道自己不会丢命。所以,管仲主动请求囚送到齐国。

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史记·管晏列传》

管仲遭囚禁,鲍叔牙不认为他没有廉耻,管仲不会因为小小过失而羞耻,却因不能扬名天下而惭愧。这是管仲自述第五条,说明鲍叔牙与管仲彼此互相了解。

“桓公之立,发兵攻鲁,心欲杀管仲”——其实齐桓公派兵攻打鲁国,本想报一箭之仇,杀掉管仲解恨。

然而,鲍叔牙却劝齐桓公放下仇恨,重用管仲。

君将治齐,即高傒与叔牙足也。君且欲霸王,非管夷吾不可。夷吾所居国国重,不可失也。——《史记·齐世家》

要想单纯治理齐国,鲍叔牙和高傒足够了。但是意欲称霸诸侯,除了管仲不行。管仲所在的国家必然会强大,不能失去他。

“齐告鲁生致管仲”——于是齐桓公又给鲁国一封信,要求将“活的”管仲囚送到齐国。

司马迁为突出管仲之“贤”,除了鲍叔牙,鲁国施伯又出来做证人。“齐欲得管仲,非杀之也,将用之,用之则为鲁患。不如杀,以其尸与之。”

施伯劝鲁庄公杀了管仲,送一具尸体。可惜,鲁庄公胆小如鼠,按齐国要求囚送管仲。

“鲍叔牙迎受管仲,及堂阜(今山东蒙阴)而脱桎梏,斋祓而见桓公”——鲍叔牙率队迎接管仲,离开鲁国到了蒙阴就给去掉枷锁刑具,沐浴更衣后引荐给齐桓公。

“桓公厚礼以为大夫,任政”——齐桓公高薪聘请管仲,全权委任处理齐国政事。

管仲相齐,桓公称霸诸侯

鲍叔牙亲自迎接,礼节至高,待遇隆重。又因为鲍叔牙推荐,齐桓公便放下仇恨,宠信任用。

孔子曾说“管仲之贤而不得此三权者,亦不能使其君南面而称伯(霸)”。孔子此语除了表明管仲才能之外,更突出了齐桓公的气度和贤明。

那么,“三权”又是什么呢?

第一,地位尊贵——上卿,“卿大夫士”,其中上卿最为尊贵。第二,俸禄优厚——市租,齐国货物税款自由支配。第三,充分信任——仲父,仅次于父亲。从仇敌到荣宠而任用,齐桓公的心胸和魄力让人赞为观止。

管仲拥有“三权”,倾力辅佐齐桓公。当然,实践也证明了鲍叔牙的“知人”。在这段历史中,大多数人注意力往往集中在齐桓公,而忽视了管仲。

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史记·管晏列传》

司马迁在记叙中将管仲拉了回来,如此高度评价源于历史事实:

经济方面——“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因地制宜发展经济。在齐国发展盐铁业,铸造货币,调剂物价。“轻重鱼盐之利,以赡贫穷”、“通轻重之权,徼山海之业”。

礼仪教化——管仲认为百姓富足,国库、粮仓才会富足,百姓富足了才可以进一步对他们进行教化,让他们知礼仪,服教化。“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施行)度(节度)则六亲固”。

军事行政——“连五家之兵”。一种兵民结合的军事行政制度。平时五家为一轨,设轨长;战时每家出兵一人,五人为伍,由轨长任伍长。整顿行政管理系统,能够更好地管理百姓,并且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稳定。

外交政策——“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齐桓公恼怒蔡姬改嫁,攻打蔡国,之后讨伐楚国,却指责楚国不向周天子进贡祭祀用品;实际北伐山戎,却说成是为了重振燕召公之政;齐鲁柯地会盟归还侵鲁土地,却把齐桓公美化为诚信模范。

齐桓公三十五年,葵丘会盟之后,齐桓公霸主地位得到周王室确认。经过三十五年的努力,齐国跃升为诸侯最强国。“管仲卒,齐国遵其政,常强于诸侯”——即使死后齐国仍遵循管仲政策,相对其他诸侯国稍强一些。

可惜,物极必反。

葵丘会盟之后,齐桓公“益有骄色”。一个人一旦傲骄,往往就进入了下降通道。

孔子小之,格局还是小人?

管仲病逝之前,齐桓公曾征求国相人选,询问易牙、开方、竖刁三个如何?

此三人均因“非人情”而被管仲否定。易牙烹子,开方(卫国公子)放弃尊位,竖刁自宫……此三人为亲近齐桓公而行不近人情之举,既不能信任,也不能授权。“知臣莫如君”——没有人比国君更了解大臣。管仲这顶高帽子并未阻挡齐桓公,此三人受重用导致齐国内乱,而桓公死无葬身之地。

高、国、鲍哪里去了?齐桓公任用小人,说明齐国缺乏后继人才。对此,管仲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所以,“孔子小之”,估计与管仲心胸狭隘,没有容人之量有关。

再体会司马迁的评价,“桓公既贤,而不勉之至王,乃称霸哉?”——齐桓公既然贤明,管仲为什么不勉励他推翻周王朝,却止步于诸侯称霸呢?如果从个角度理解“孔子小之”,则是指管仲格局不够,仅仅满足于诸侯霸主。

在《孔子世家》中,齐景公曾问孔子如何看待春秋五霸之秦穆公。孔子曰“虽王可也,其霸小矣”——即使称王都可以,称霸诸侯有点小了。孔子虽一生致力于恢复周礼,但并非固执地认可周王朝的统治。

葵丘会盟,周襄王派太宰姬孔赏赐齐桓公祭肉、弓箭等,“命无拜”。齐桓公准备接受礼物而不行跪拜礼,“管仲曰不可”。如果说管仲谨守周朝秩序,但是他却辅佐了齐桓公称霸诸侯。

周襄王之弟叔带勾结戎、翟攻打周王室,管仲受命平戎于周。如果说管仲政治上野心勃勃,周襄王为对管仲表示感谢,准备“以上卿礼管仲”,管仲却推三阻四,“卒受下卿之礼而还”。

齐桓公为报私仇攻打蔡国,并兵锋直指楚国,管仲借“包茅不入,王祭不具”斥责楚国,以此掩盖齐国出兵目的,管仲此举不够光明磊落。

商鞅死于车裂,赵武灵王死于内乱……改革者下场悲惨,而管仲却是例外。不仅善终,且“富拟公室,有三归、反玷,齐人不以为侈”。管仲奢侈生活、违反礼制未遭反对,说明深受齐民爱戴。

“下令如流水之源,令顺民心。故卑论而易行。欲之所欲,因而与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下达政令就像流水的源头,顺着百姓的心意流下。所以政令符合下情就容易推行。百姓想要的就推行,百姓所反对的就废除。

这就是司马迁笔下的管仲,一个多重矛盾的结合体。如此管仲,怎么读懂司马迁?“读史明智”,又可从中借鉴什么?

0 阅读:3

平民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