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华为宣布组建医药行业军团的信息公布出来后 ,市场掀起了一股投资医药行业公司的热潮。我也来赶热闹,来寻找其中的机会,但找来找去,发现在医保控费、集采压价、医疗行业改革的背景下,医药医疗行业的公司业绩普遍不佳:业绩下滑、应收账款大幅增加等。而且,通过我的调查研究,发现这种情况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于是我将目光投向家庭医疗行业,和第三方医疗机构,于是我选了鱼跃医疗。首先先搞清楚这家公司的基本面,然后再决定入场时机。
一、基本情况
业务板块
- 呼吸治疗板块:主要产品包括制氧机、呼吸机、雾化器、氧气吸入器、供氧器等,是公司产品力最强的核心赛道之一。
- 糖尿病护理及POCT板块:涵盖血糖检测仪等产品,CGM产品(持续葡萄糖监测系统,性能接近国际一线),和BGM(指尖血血糖监测产品)一起,形成丰富产品矩阵。
- 急救板块:鱼跃普美康致力于打造国内第一急救生态,构建最全急救场景解决方案,其AED(自动体外除颤器)产品可实现全自动除颤。
涉及概念
- 养老概念:随着老龄化加剧,养老市场对医疗器械需求增大,公司产品可满足养老过程中的医疗护理需求。
- 阿里概念:公司与阿里巴巴存在业务合作或在电商平台销售等方面的联系,借助其平台拓展市场。
行业地位
鱼跃医疗是国内老牌家用医疗器械龙头。旗下产品覆盖600多种品类,近万个产品规格,是家用医疗器械品类布局最全面、产品线最丰富的企业之一。在多个细分领域占据重要地位,如制氧机、血压计、听诊器等产品市场占有率国内领先,“鱼跃牌血压计”和“鱼跃牌轮椅车”被评为“中国名牌”,“鱼跃”商标是“中国驰名商标”。
二、行业状况
行业规模
2022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已突破9000亿元,预计2030年市场规模将超过22000亿元。2023年,国内家用医疗设备市场规模已达到2343亿元,并保持双位数增长。全球市场方面,预计到2030年,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将达到8480亿美元。
上下游情况
- 上游:包括电子元器件、塑料、金属等原材料供应商,以及提供生产设备、检测仪器的供应商。
- 下游:涵盖各级医疗机构、养老机构、家庭用户等。
供需状况
- 需求:人口老龄化、慢性病发病率上升、人们对健康管理重视程度提高等因素,使得医疗器械市场需求不断增长。尤其在呼吸制氧、血糖监测等领域,需求较为旺盛。
- 供给:国内医疗器械企业不断增加,产品种类和数量逐渐丰富。但在高端产品领域,部分仍依赖进口。
市场集中度
全球医疗器械行业集中度相对较高,而中国医疗器械行业起步晚,目前集中度较低。不过,随着行业发展,中国医疗器械产业集中度在持续提高。鱼跃医疗作为国内家用医疗器械龙头,在多个细分领域占据重要地位,如制氧机、电子血压计等产品市场占有率领先。
前景展望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加剧、医疗技术不断进步、人们健康意识增强,医疗器械市场前景广阔。同时,政策支持国产医疗器械发展,为国内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此外,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将推动医疗器械行业创新升级。
三、实际控制人情
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为吴光明、吴群父子。
吴光明
1962年2月27日出生于江苏丹阳,现任鱼跃集团董事长、意大利百胜集团董事长,在医疗器械行业具有重要地位,获得过众多荣誉,包括《福布斯》A股非国有上市公司最佳CEO、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改革开放40周年杰出苏商等。
- 创业经历:大学毕业后进入纺织厂从事设备维修工作。1998年,吴光明和家人正式创办江苏鱼跃医疗设备有限公司,公司最初主营听诊器和水银血压计。通过十年发展,核心产品覆盖制氧机、氧气阀、雾化器等,企业规模不断扩大。2008年,他带领鱼跃医疗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此后,通过一系列并购策略,鱼跃医疗发展为综合性集团,旗下拥有80余家子公司和10余个品牌。
吴群
吴光明之子,拥有海外留学经历,2011年回国后在苏州索尼液晶显示器公司负责电子商务条线,2012年加入鱼跃集团。2019年出任鱼跃医疗总经理,2020年兼任董事长。在他的带领下,鱼跃医疗聚焦核心领域,产品服务于国内30余万家医疗机构,并拓展至全球110多个国家和地区。
- 创业经历:吴群带领鱼跃医疗电商部门,在2014至2018年间,将电商营收从700万做到15亿,使电商超过传统业务收入。2021年,他提出公司全新发展战略,推动鱼跃医疗在技术创新和产品优化升级方面不断前进。
四、股东与管理层
大股东与管理层关系
鱼跃医疗是典型的家族企业,大股东为江苏鱼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由吴光明、吴群父子共同控制,持股比例为24.54%。吴群担任公司董事长,是管理层核心人物,吴光明为鱼跃集团董事长,对公司也有重要影响力。公司核心管理层还包括赵帅、王丽华等其他成员。
管理层管理能力评价
鱼跃医疗管理层较为年轻,平均年龄不到41岁。具有多元化的教育背景和丰富的行业经验。吴群出任CEO后,提出公司C端化、年轻化、数字化方向,明确了公司发展目标。公司积极推进新零售模式和智能技术创新应用,推动产业向智能制造转型升级。
重要股东及管理层股权增减持情况
- 重要股东:2020年6月,鱼跃科技通过大宗交易减持公司股份200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995%,此后鱼跃科技及吴光明、吴群父子控制的股份未再有减持动作。截至2024年九月底,吴光明持股10.32%,吴群持股7.72%,二人直接和间接控制公司42.58%股权,且实控人当前持股无质押。
- 管理层:未查到其他管理层成员有明显的股权增减持情况。从整体来看,公司实际控制人对公司未来发展充满信心,长期持有公司股份,有利于公司的稳定发展。
五、发展历程中重大事件
创立与发展(1998年—2004年)
1998年,江苏鱼跃医疗设备有限公司成立,逐步成为康复护理系列和医用供氧系列医疗器械的专业生产企业,形成以研究开发为核心竞争力的企业竞争优势。
自主研发,创造品牌(2004年—2007年)
加大技术研发投入,与高校和研究机构产学研合作。“鱼跃牌血压计”和“鱼跃牌轮椅车”被评为“中国名牌”,2007年“鱼跃”商标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成为康复护理和医用供氧医疗器械细分领域的行业龙头。
强化技术升级,跨国并购助力(2007年至今)
- 2008年:鱼跃医疗股票在深交所上市,借助资本扩张加大产品技术革新与新产品开发。
- 2015年:完成对上械集团的收购,促进公司在医用高值耗材领域的扩张。
- 2016年:收购上海中优医药61%股份,涉足医院消毒感染控制领域,产品种类大幅增加。
- 2017年:完成对德国Metrax GmbH公司100%股权收购,将普美康Primedic收归旗下。参与设立医药健康产业投资基金。
- 2018年:家用医疗板块线上、线下平台业绩增长突出,核心产品保持快速增长,新品放量销售;临床医疗方面,子公司相关业务保持较快增速,AED产品实现盈利。
- 2023年:持续葡萄糖监测系统新品取得国家药监局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荣获西鼎会“2022 - 2023年度中国区县药品零售市场畅销品牌”;获TüV南德意志集团颁发CTF实验室资质证书;普美康Y系列半自动体外除颤器产品获国家药监局颁发《医疗器械注册证》,首批国产化Y系列AED下线;第三代睡眠呼吸机上市。
- 2024年:制氧机总装车间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称号;7款产品斩获8项国际设计大奖;入选人民日报2024环境、社会治理(ESG)年度案例。
- 2025年:入选卓越级智能工厂;宣布与美企Inogen战略合作,强化呼吸治疗领域优势,并制定2030年进入全球前三的目标。
六、核心竞争力
- 品牌优势:是国内医疗器械行业的知名品牌,“鱼跃牌血压计”和“鱼跃牌轮椅车”是“中国名牌”产品,品牌影响力大,市场认可度高,消费者信任度强。
- 技术研发:拥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工业设计中心、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多个科研创新平台,多次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多项国家及省级重点课题,在制氧机、电子血压计等产品的技术研发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 产品种类:产品品类达600多种,产品规格近万个,覆盖呼吸治疗、糖尿病管理及体外诊断、感染控制、急救等10个医疗健康领域,能满足不同客户的多样化需求。
- 生产制造:智能制造工厂被认定为2021年度全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工厂”,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稳定可靠,在自动化生产和质量控制方面具有优势。
- 渠道网络:建立了覆盖全球的营销和服务网络,产品已服务全球超过30万家医疗机构和国内90%以上的三甲医院,覆盖海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销售渠道广泛,市场推广能力强。
七、竞争对手情况
鱼跃医疗的竞争对手众多,以下是一些主要竞争对手:
- 迈瑞医疗:在医疗器械多个领域都有布局,产品科技含量高,研发实力强,在高端医疗器械市场占据较大份额,如生命信息与支持、体外诊断、医学影像等领域的产品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在国际上也有较强的竞争力。与鱼跃医疗相比,迈瑞医疗的规模更大,产品线更丰富,尤其在高端医疗设备领域技术优势明显,品牌在全球的知名度和认可度更高。
- 欧姆龙:来自日本的知名企业,在健康医疗领域有较高的知名度,特别是在血压计等家用医疗设备方面,技术成熟,市场份额较高。欧姆龙专注于健康医疗的部分业务,在全球市场有广泛的布局,其品牌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较大。鱼跃医疗虽然在国内市场有一定优势,但在国际市场上,欧姆龙的品牌认知度和市场份额可能更具优势。
- 怡和嘉业:是呼吸机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在呼吸机产品的研发和生产方面有较强的技术实力,产品定位相对高端,在国内外市场都有一定的市场份额。与鱼跃医疗相比,怡和嘉业在呼吸机领域的专业性更强,产品技术可能更先进,在高端市场的竞争力较强,而鱼跃医疗的呼吸治疗业务产品更加多元化,包括制氧机、雾化器等多种产品。
- 三诺生物:是国内血糖检测系统的龙头企业,在血糖监测领域有较高的市场份额和技术积累,产品性价比高,在国内市场有广泛的用户群体。鱼跃医疗在糖尿病解决方案业务方面也有涉足,但市场份额相对较小。三诺生物在血糖检测领域的专业性和市场份额方面具有优势,而鱼跃医疗的业务多元化程度更高。
八、2024年重大投资活动
主要有以下两项:
- 战略投资Inogen:2024年1月26日,鱼跃医疗发布公告称,公司拟通过全资子公司鱼跃香港以自有资金2720.98万美元认购Inogen公司(美国制氧机头部企业)定向增发的2626425股普通股,约占本次投资完成后Inogen已发行普通股的9.9%。双方还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在国际分销业务、商标许可及分销业务、联合研发、供应链优化四个方面开展深度战略合作。
- 退出美诺医疗:2024年5月20日,鱼跃医疗公告称,参股公司美诺医疗由于拟进行增资和股份回购,公司所持普通股11879809股将由美诺医疗回购。交易完成后,鱼跃医疗不再持有美诺医疗的股份。鱼跃医疗2017年投资美诺医疗,此次股权被回购,获得了较为可观的收益。
九、最新财报分析
2024年前三季度财报指标显示成长面临一定压力
- 营业收入:实现营业收入60.28亿元,同比下降9.53%。
- 扣非净利润:扣非净利润为12.74亿元,同比下降23.74%。
- 毛利率:2024年前三季度毛利率为50.13%,同比下降1.44个百分点。
- 净利率:净利率为25.44%,同比下降7.23个百分点。
- 经营性现金流: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20.85%。
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 高基数影响:2023年因社会公共需求波动,公司相关产品需求大增,基数较高。2024年需求回归常态化,导致如呼吸治疗解决方案、家用类电子检测及体外诊断、感染控制解决方案等业务收入下滑。
- 市场竞争加剧:呼吸治疗业务面临激烈竞争,制氧机等抗疫产品需求回落,该业务收入同比下滑29%,且毛利率下降2.2个百分点。
- 费用刚性:销售费用率维持高位,2024年第三季度销售费用同比增长30.5%,销售费用率达到18.4%。研发投入增加,占营收比例达6.3%,对利润产生一定影响。
- 业务结构影响:高周转的外销业务占比提升,收入增长30.19%,但低周转的呼吸治疗业务仍占营收38%,拉低整体周转率,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收入增长。
十、存在问题、负面信息
主要问题
- 业绩下滑:2024年业绩出现下滑,前三季度营业收入60.28亿元,同比下降9.53%;净利润15.33亿元,同比下降29.56%。
- 研发投入不足:2023年研发投入占比仅约6%,2024年上半年研发费用约2.70亿元,低于销售费用,与天智航、华大智造等同行相比研发费用率较低。
- 应收账款高企:截至2024年9月30日,鱼跃医疗的应收账款为10.13亿元,较期初增长了125.91%。可能存在坏账风险。
负面信息
- 产品质量问题:产品质量问题频出,如雾化器出厂自带血渍、电子血压计测量不准等,黑猫投诉平台上有398条相关投诉信息。
- 价格及诚信问题:曾因哄抬血氧仪价格被罚款270万元,还出现过产品召回、模糊产品使用期限等问题,影响公司形象。
- 管理层问题:公司董事长吴光明曾因涉嫌内幕交易被立案调查、遭上交所公开谴责,实控人吴光明、吴群父子还曾被传涉及云南白药“窝案”。
风险评价
- 市场竞争风险:面临美敦力、飞利浦等国际巨头以及众多国内企业的竞争,部分产品同质化严重,竞争压力大。
- 原材料供应及成本风险:部分原材料和核心部件依赖进口,受汇率波动、国际贸易环境变化及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成本控制和供应链稳定性面临挑战。
- 政策法规风险:医疗器械行业受严格监管,新医疗器械审批等政策法规的变化可能带来不确定性。
- 技术迭代风险:医疗器械技术更新迅速,若公司不能及时跟上技术发展步伐,可能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
- 商誉减值风险:并购扩张带来11.06亿元商誉,如并购标的业绩未达标,可能导致商誉减值,影响公司业绩。
以上所涉及内容只作为案例分析和教学使用,不构成具体的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自担风险。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