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单位里,真正把人困在底下的是始终意识不到这3点

积极依然 2025-04-30 09:35:01

有个读者跟我说,他在单位干了七年,每天兢兢业业,工作能力在科室里数一数二,可就是升不上去。身边那些看起来能力平平,却能往上爬的同事,让他抓耳挠腮。他问我,到底是不是因为自己出身不好,没有背景?

你的问题让我想起一只困在井里的青蛙。这只青蛙天天仰望井口,计算着如何一跃而出。

它每天跳啊跳,磨练自己的弹跳能力,盼着有朝一日能跳出去。却从未意识到,井口上早就盖了一层厚厚的井盖。

单位这口井,困住很多人不是因为他们跳不高,而是他们根本没看到井盖的存在。

你的能力再强,你的学历再高,你的勤奋再超人,如果意识不到这三点,就像那只不断往上跳的青蛙,徒劳无功。

那个井盖是什么?就是单位内的本质。

井盖之一:你误把单位当成了能力场,它其实是个权力场

单位不是市场经济中的企业,不是谁创造的价值大谁就能拿高薪升职。单位的本质是权力的分配与流转场所。

能力在单位只是一个门槛,就像打麻将,你得会打才能上桌。

但上了桌后,决定胜负的是牌技、运气和人情,而不是你会不会打。

那些看似能力一般的人能往上爬,是因为他们懂得权力的运作规则。他们理解领导在想什么,知道单位需要什么样的人,更明白自己该在什么位置展现什么样的能力。

你每天拼命干活,却没人欣赏,就像一个在围棋比赛中拼命下象棋的人。再精通,也是错了赛场。

一个典型例子是科室里的技术骨干。很多人自豪于自己是业务能手,却不知道在领导眼中,你越是不可替代的技术骨干,越不能提拔。

因为提拔你,谁来干这些技术活?没人能接替你的位置,你就永远被困在那个位置上。

井盖之二:你以为付出就会有回报,但单位内是先有位置才有回报

市场经济讲究付出与回报,单位讲究的是位置与资源。

有个朋友在卫生系统工作,他天天加班做研究,发了不少论文。可升职时,领导提拔了另一个平时工作量不大的同事。他很不解,直到后来才明白:那位同事的导师是科室主任的师兄,早就给他预留了位置。

在单位,先有位置,才有资源;先有资源,才有业绩;先有业绩,才能证明你该在那个位置上。

这是一个循环逻辑。

你看那些成功晋升的人,哪个不是先得到了领导的赏识,被委以重任,有了展示的平台,最后水到渠成地升上去?

很少有人真的是靠埋头苦干,然后被领导"发现"的?

就像古代的科举,不是你读得多就能中举,而是你要知道考官喜欢什么样的八股文。

单位内的晋升游戏,规则早就写好了,只是没人告诉你。

井盖之三:你被"稳定"麻痹了,其实是自我囚禁

单位最大的谎言是什么?是"稳定"二字。

很多人进入单位就为了一个"稳定",于是安于现状,得过且过。每个月固定的工资,每年固定的假期,一日复制的生活,看似稳定,实则危险。

因为当你怎么转原地踏步等待时,别人正在大步前进。当你习惯了现状,你就失去了危机感,也失去了进步的动力。

所谓的稳定,不过是一种温水煮青蛙的自我安慰。

那么,了解了这些井盖的存在,你该怎么办?

打开井盖的钥匙很简单:认清游戏规则,顺势而为。

单位内有单位内的玩法。你得先悟透这个系统的运行逻辑,然后决定是适应它还是漠视它。

如果选择适应,就得学会在权力场中寻找自己的位置,建立自己的关系网络,争取到展示自己的机会。

有时候,最好的选择可能不是跳得更高,而是找到井盖的开关。

世界上最可怕的不是你不够努力,而是你努力的方向错了。

在单位这口井里,与其做那只不断向上跳的青蛙,不如做那只明白井盖存在、寻找开关的聪明青蛙。

不在于如何适应现状,而在于如何改变现状。

全文完,如果喜欢,就点个“赞”或者“在看”关注吧。↓↓↓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