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经济开发区"昌国遗址"周边的土地规划。
淄博经开区东部"昌国遗址"周边的街区将会如何规划?这片编号"淄博经济开发区]K13单元06"的街区位于"宝沣路",也就是"东四路"以东,"海岱大道"以北的淄博经开区管辖范围内。
规划用地面积11.53公顷,约合172.95亩。其中规划"一类工业用地"49.05亩,占总规划用地的28.36%。规划要求容积率不小于1.2;绿地率不大于15%;建筑密度/建筑系数不小于40%;对建筑高度不限制。规划"城镇村道路用地"33.9亩、"防护用地"26.10亩,分别占总规划用地的19.60%和15.09%。

规划内的"供水用地"16.95亩,占总用地面积的9.8%。规划要求用地容积率不大于0.5;建筑密度不大于35%;绿地率不小于25%;建筑高度不大于24米。而规划内"文物古迹用地"高达46.95亩,占总用地的37.15%。主要原因就是修建于"战国时期"的"昌国遗址"位于规划区内。

由于此片街区位于东部淄博经开区和张店区的交界处,四周主要交通通道比较多,不但有东西向的城市主干道"海岱大道"、"昌国路",还有南北向的城市主干道"宝沣路",也就是原来的"东四路",所以规划范围内不再增加城市道路。
这片规划街区的北面紧邻着"银河物流园",虽然如今没有了以往的拥堵,但是货运大车依旧随处可见。详细规划中还对"停车位"的配建以及"地块出入口"作了要求。"停车位"配建按照《城市停车规划规范》以及山东省<城市建设项目配建停车位设置规范》I类区域规定执行。

而"地块出入口"的设置需要严格按照周围道路等级及地块的用地性质进行开口设置,并且要求规划范围内所有符合淄博市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实施办法第七、第八条规定。建设项目均应开展交通影响评价。

既然来了,怎能不去看看这片2000年前的"昌国故城遗址"?虽然也知道古城遗址在地面上早已荡然无存、毫无踪迹,还是爬上墙头浏览了一下遗址保护区内的景象,只见难得一片绿油油的庄稼地呈现眼前,我也没分辨出种的是"小麦"还是"蒜苗"。
知家乡爱家乡建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