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学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简介(下)

泠泠泠七 2023-10-04 15:20:10

接(中)

李应红院士(2013年当选)

李应红,1963年1月5日出生于重庆市奉节县,航空推进理论与工程专家,专业技术一级,专业技术少将军衔,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第十九届中央候补委员,空军工程大学航空航天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航空等离子体动力学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飞机推进系统军队重点实验室主任。

李应红于1983年从空军工程学院航空机械工程系毕业后留校任教,先后担任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198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9年获得华东工学院硕士学位;2003年提前晋升专业技术四级;2010年晋升为专业技术少将军衔,同年晋升技术三级;2012年晋升技术二级;201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9年评为“推进空军战略转型十大杰出人物”。

李应红长期从事航空发动机气动热力控制、诊断与部件表面强化研究 。主持突破多个重大科研项目,提出航空发动机高原起动建模与控制方法、覆盖机器学习理论、激光冲击表面纳米化与残余压应力复合强化机制、等离子体冲击流动控制理论与压气机近失速流动测控方法并取得突出工程应用效果 。他还创建了国家和军队级重点实验室各1个 。20世纪90年代,带领课题组多次奔赴高原,克服缺资料、缺设备及工作环境恶劣等一系列困难,攻克战机发动机“高原病”难题,使中国战机作战范围首次覆盖青藏高原全境。2002年,李应红进入等离子体流动控制技术领域,并建立了等离子体冲击流动控制理论,被用于航空器和发动机设计预研。

郝跃院士(2013年当选)

郝跃,1958年3月21日出生于重庆市,籍贯安徽阜阳,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郝跃于1982年毕业于西北电讯工程学院(今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半导体物理与器件专业,获学士学位;1985年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半导体物理专业,获硕士学位;1991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计算数学专业,获博士学位;1993年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1996年—2017年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副校长,201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郝跃长期从事宽禁带半导体高功率微波电子学领域的研究和人才培养。在高质量材料生长、器件结构创新、工艺优化实现及其在极端环境下的可靠性、稳定性的研究中取得创新性和应用性成果;发现了氮化物半导体材料生长中气相预反应、表面吸附原子迁移及晶格应力的关键物理机理,提出了一种反应气体脉冲式分时输运原理与方法;发现了二维电子气在高压、高温下迁移率退化与晶格应变驰豫的物理机制,提出了无应变背势垒和多沟道新型氮化镓异质结构,以及新型高K堆栈的介质栅MOS-HEMT器件结构,成功实现了高效率氮化物微波功率器件。

何雅玲院士(2015年当选)

何雅玲,1963年9月生于陕西西安,工程热物理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杰青,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级领军人才,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全国首届杰出教学奖获得者,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负责人,教育部创新团队负责人,国家外专局/教育部热流科学创新引智基地计划负责人,国家首批优秀教学团队负责人。

现任第二十届中央候补委员,西安交通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西安交通大学学位委员会副主席,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兼任第八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召集人,教育部高等学校能源动力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科学部第七届、第八届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教育部科技委学部副主任,中国制冷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动力学会副理事长,国际期刊Applied Thermal Engineering、Heat Transfer Research 副主编等。

长期从事能源的高效利用及节能理论与新方法、强化传热新技术(含电子器件冷却)、太阳能高效综合利用、储能科学与新技术、制冷与空调技术、航天航空中的热流科学问题等方面的研究,研究成果在航天、能源和化工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发表SCI学术论文600余篇,中英文著作和教材12部(含合著),获授权发明专利70余项,软件著作权30余项。论著和成果被引30400余次,SCI被引21000余次,是工程领域ISI高被引学者前1%,连续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及中国高被引学者等。

顾瑛院士(2015年当选)

顾瑛,女,1959年6月出生于北京市,籍贯上海,激光医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激光医学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

1982年顾瑛从天津医科大学医疗系毕业,获得医学学士学位;1988年获得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硕士学位,毕业后进入解放军总医院、军医进修学院激光医学科工作,先后担任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研究者导师;1993年担任解放军总医院、军医进修学院激光医学科主任;1999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2000年获得解放军医学院博士学位;2001年获得全国“巾帼建功”标兵荣誉称号;2003年当选为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执委;201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

顾瑛主要从事激光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研究,创立了血管靶向(新型)光动力疗法,成为多种微血管疾病的临床治疗方法,完成了血管靶向光动力疗法的理论和机理、药物和设备、技术和方法、应用和规范的系统性研究,开创了血管靶向光动力治疗的新学术方向和应用领域。合作研发出国家化学1.1类血管靶向光动力治疗新药——海姆泊芬。主持制定了中国首部激光医学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和诊疗指南。

管晓宏院士(2017年当选)

管晓宏,1955年11月出生于四川省泸州市,系统工程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部主任 、智能网络与网络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首席科学家,清华大学智能与网络化系统研究中心主任。

1985年管晓宏毕业于清华大学,获该校学士学位与硕士学位;1993年获美国康涅狄格大学博士学位;1995年起先后任西安交通大学教授、系统工程研究所所长、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院长;1999年至2009年任制造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03年至2008年任清华大学自动化系主任;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管晓宏主要从事网络化系统特别是能源电力系统优化与安全理论与应用研究,他发展了离散与混合生产制造系统优化理论;提出了供电资源优化竞标策略和购电优化分配的新方法和多Nash平衡点的“机会性共谋”竞标博弈说;领导多学科研究梯队,将系统科学方法与网络技术相结合,研究开发集成化网络安全防卫系统。

郭烈锦院士(2017年当选)

郭烈锦,1963年出生于江西省遂川县,工程热物理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工学部主任,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1979年郭烈锦考入西安交通大学锅炉专业,1989年获得西安交通大学热能工程博士学位后在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多相流与传热研究室任教,历任助教、讲师、教授 。1992年进入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历任分室副主任、副主任、主任。2003年担任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院长。2003年担任科技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的首席科学家。2010年筹备成立了西安交通大学国际可再生能源研究中心,担任中心主任。2012年担任煤的新型高效气化与规模利用协同创新中心主任。2017年11月28日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郭烈锦是中国能源动力多相流及氢能学科的主要学术带头人之一,长期从事能源动力多相流动与传热传质、石油工程多相流和新能源高效可再生开发利用理论与技术研究 [15]。在复杂约束条件气液两相与多相流及传热、油气集输的节能减排与高效安全关键工艺及装备系列技术、超临界水蒸煤气化制氢新原理、太阳能规模制氢等方面取得系统性原创研究成果 [16]。建立了复杂约束条件气液两相与多相流动及传热的系统理论和超临界水热化学气化反应流规律,提出了螺旋管锅炉反应器、蒸发器等设计准则和方法,发明了油气水多相流在线测控技术与混输新工艺,并获工程应用。创建了太阳能光催化制氢的多相流能质传输集储与转化理论和方法,研制出首套太阳能聚光催化连续制氢装置并中试成功。为中国工业和国防建设应用并产生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

孙军院士(2021年当选)

孙军,1959年2月出生于吉林省长春市,金属结构材料专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安交通大学金属材料强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孙军于1982年在吉林工业大学获工学学士学位,1985年和1989年分别在西安交通大学获工学硕士和博士学位,1999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并获国家级人才项目入选者,2002年任金属材料强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05年任西安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202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孙军长期从事金属材料形变相变与强韧化的研究。针对合金强韧性之间呈倒置关系这一重大难题,在合金强韧化理论与应用等方面做出了系统性创新成果;提出了异质界面强韧化的新思路,建立了合金多尺度第二相耦合强韧化模型,发现了金属形变孪晶和纳米多层膜微纳柱体强度的显著外观与内在尺寸效应,据此发明了几种高强韧合金与纳米多层膜的制备技术,并实现了规模化应用。

4 阅读:2791

泠泠泠七

简介:关注民生关注热点关注沉浮宦海也关注热闹体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