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朋友问,“做小级别结构突破经常扫损,止损拉大吧又有压力不敢开仓,小了又容易打掉,是开仓位置有问题还是缺少什么判断标准”
其实我认为犯了一个观念上的错误,行业内很多理念总是在告诉我们“市场永远是对的”
所以一旦出现问题,都会下意识认为错在自己身上,似乎走势未来演变都是注定且已经被包含在当前价格内,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如何破解当前的“隐藏信息”
一错了,就认为是自己技术不到家,没有规避虚假提前识别真相,才导致错过了既定单边,就像图中一样,好似破位就必然会涨,但它事前会在几次破位信号中掺入虚假,迷惑并考验是我们否能坚定试错
从这个角度来看,很多人心理就是损了要么是埋怨自己不够“坚定”心态不好。要么是怀疑自己技术有问题,认为缺少什么东西才使得无法区分虚实突破
其实这个观念压根就是错的,错在哪呢? 错在市场不总是正确的!
甚至说,它在大部分时间下都是“错误”的,价格趋势性不大,波幅随着交投清淡期收窄,那么此时日内所形成的“小震荡结构”与其说是短时间内市场价格共识的体现,不如说它纯粹是没多少人玩,价格不活跃而已
盘面一潭死水,自然不就是震荡整理嘛? 以此结构来判定趋势信号,自然难以实现优势
从这一点出发,对于突破信号的过滤标准,就可以加上一条“非交投活跃时间段,破位信号要冷静对待”
其二,小级别的震荡结构有没有交易价值? 我认为是有的,但前提是要看这个结构出现在什么区域,如果出现在大级别宽幅震荡之中。
做小级别突破,本质就是在追大级别震荡区域内的摆动,那么这个摆动用多高的趋势性?
只怕很难说,本身就是技术逻辑弱化失效的体现,要有足够趋势性便形不成震荡了!
大级别震荡,本身就代表趋势性不佳,且震荡预期随时间延长越来越强,削弱交易者参与的信心,也就会随时间变的波幅越来越窄,很多日线级别震荡我们都能观察到它的波动性在尾部越降越低,持续收敛!
波幅降低,盈利空间就越小,市况环境变差带给我们的直接影响就是趋势策略损率快速上升,原来做五次可能中一两次,现在做五次损四次,很多朋友做交易根本不细算
如果他算一下就会明白,五中二变成五中一意味着什么样的风险和回本难度呢?
不考虑过高风险对心态上的压力,就单论实情,难道亏损不正常吗
所以做突破,我们需要第二个原则,“当前走势出现突破信号,必须在趋势市况下才能执行”
如果小级别突破信号出现在震荡市况下,那么不好做的,因为它根本没有优势,真是手痒难耐,背靠阻力刷震荡也要比追单有优势的多,好歹损位清晰,在极限位置真能搏一把。
突破信号是追随市场的动量效应获利,市场“正确”的时候,趋势性佳突破策略有优势。市场“不正确”的时候,趋势性很差,那么顺势策略能有优势吗? 水温都降了,游鱼也要跟着冬眠。
当然,小级别趋势突破胜率不佳,不代表没人能用好,而是需要设定其他一些过滤原则来限定自己的进场,而遵守这些条件有需要有很深的交易认知才行,也就意味着小级别本身日常随机性大,交易策略对执行和认知的要求也就更高,是高难度的操作类型。
可能有的朋友问,为什么难度高?
因为日内短线追求的日日盈利,利润不应市场变化而缩水,高正确率还要高盈亏比,难不难? 一年要奔多少收益
市场中最公平的事情就是,你追求的目标高低往往和它实现起来的难度对等。有人想出国游,有人想上月球...
偏偏很多朋友入市时间不久,觉得突破策略理解起来很直观就误以为它获利也很轻松了,实际上不亚于刚考完驾照就开赛车上跑道,速度一上来发现自己根本掌控不住。
所以考虑到这些问题,要么是通过其他条件限定自己的交易频率,尽量在理想顺应策略发挥的市况下去用
在趋势性较好的时候使用突破策略,如果你确认自己在这种市况下有优势,那么就不会面临心态问题,因为对市况的认知度会让我们不计短期得失
反之感觉到有恐惧和压力,那么八成是你对自己要做的事情不信任,只是想凭借一个“突破”来搏一把而已,既然都是赌了,必然会害怕失败有负面情绪
要么就是慢慢往大周期过渡,原因是交易频率太高,执行难度会加大,心态难免会面临“盈亏”的扰动
赚钱了膨胀,亏钱了焦虑,长时间周期下,偶尔几次扰动可以随时间淡化平复,但短周期下,一天几次扰动怎么平复? 只怕会越来越情绪化了
这就是我认为短线交易是高难度的原因,有人能做好,但建立在人家形成既定习惯化的反应,心态韧性和纪律信心之上,而普通人什么都还没习惯,哪来的驱动力呢? 只怕不久就会熄火。
所以大级别交易再难,面临什么没有耐心,不够坚定拿不住仓位等等之类的困难,我们要知道现在不是停留在“习惯圈”能勉强维持的情况,而是停留在“旧习惯圈”会被耗死,不想出局就得改变,没得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