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你的阅读,友情提醒:本文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问诊。
“病来如山倒”,癌症作为一种严重的疾病,其治疗和预后往往牵动着患者及其家属的心。部分人群发现癌症后,最关心的问题可能就是生存率,现实中还存在一些人发现癌症后,一经治疗却很快去世的现象。
其背后的原因错综复杂、多种多样,不可一概而论。下面让我们详细了解一下癌症的生存率以及相关内容。
一、患癌后的生存率为多少?罹患癌症之后,多数患者最为关心的问题便包括生存率。我国癌症中心对2019年至2020年癌症五年生存率做出了相关测算,设置纳入了我国31个省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部分肿瘤登记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测算和研究,在年龄标准化的基础上,将患儿人群五年相对生存率作为主要评估指标。
通过测算可以确定的是2019年至2021年,在年龄标准化的基础上,我国五年总体癌症相对生存率为43.7%,这项数据表明,我国癌症防控阶段性目标已经达到,在癌症防控方面得到了显著的进展,癌症患者的生存状况也得到了有效改善。需要注意的是,各个癌种的五年生存率存在差异。
通过数据进行测算,发现甲状腺癌的生存率最高,可以达到92.9%,主要是原因是因为该癌症的恶性程度比较低,而且早期发现的概率比较高。通过对比还发现,胰腺癌是生存率最低的癌种,五年生存率仅为8.5%,该数据反映了其比较高的致死性和治疗难度。
通过测算和研究还发现了五年生存率超过60%的癌种,除了甲状腺癌外,还包括乳腺癌,膀胱癌,前列腺癌,子宫体癌和宫颈癌,以及睾丸癌和肾癌。这些癌症的生存几率都比较高,这意味着我们在早期发现能够很好地治疗或治愈。
该研究还发现性别差异对生存率也会有影响,其中男性患者的生存率普遍比女性患者要低,研究人员表示,这可能与男性患者的生活习惯有关,男性人群长期存在吸烟,饮酒等不良习惯,这对于某些癌症的发生和发展起到了催化作用。
通过合并2008年至2021年间的数据,进行总体趋势分析,研究人员发现,我国总体癌症都得到了有效的防控。2019 - 2021年期间,肺癌、前列腺癌、子宫颈癌等癌种的生存率显著提高。其中,肺癌的生存率提高幅度最为显著。这或许与近年来肺癌筛查的推广以及居民认知水平的提升存在关联。
我们可以确定的是近年来总体癌症生存率是不断提高的状态,而且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癌症的治疗效果也在不断提高。但部分患者对癌症治疗效果出现了质疑声音,并提出了疑问,为什么有些人发现癌症后,一经治疗就去世?
二、为什么有人发现癌症后,未接受治疗就去世?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而且这种情况的确是存在的,形成这种情况的因素也比较复杂,而且这种说法是不准确和不完全的。对于疾病的治疗效果,我们不能一概而论,尤其是恶性肿瘤疾病。
原因一:癌症发现时期治疗难度大
癌症的治疗效果与发现时期密切相关,但不同的是许多癌症在早期阶段并没有明显的特征,导致我们发现癌症时已经到达了中晚期,中晚期阶段的癌症大多数会出现转移和扩散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已经不适合进行手术切除或手术移植等外科手术治疗,通常会选择保守性比较强的化疗和放疗,而且其治疗的目的是用于延长患者的生命。
癌症发现是因为中晚期时,相当于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时期的患者,身体状况是比较差的,而放疗和化疗对正常细胞也会造成一定伤害,对机体产生一些副作用。
此时处于中晚期癌症患者身体状况虚弱,进行高强度的治疗可能会“吃不消”。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治疗的副作用,并不会导致患者死亡,导致患者死亡的真正原因是癌细胞不断地损伤机体。
原因二:癌症的恶性程度高与治疗敏感性低
发展速度非常快的癌症,我们认为是恶性程度比较高的癌症,这种癌症即使是积极地治疗,也赶不上癌症的恶性发展进程,这使得部分癌症通过治疗无法控制,部分患者对某些化疗或放疗药物的敏感性也比较低。
同一种癌症的两名患者,一名患者对药物的敏感性比较高,那么意味着产生的治疗效果也比较好,另一名患者对药物的敏感性比较低,那么意味着治疗效果不太好。
胰腺癌,小细胞肺癌等癌症都是高恶性程度的癌症,这些癌症的癌细胞生长速度异常快,最可怕的是非常容易出现转移现象,而且有些癌细胞还有比较强的侵略性,对于机体的部分组织和器官具有强烈的侵略性,将部分组织和器官完全“霸占”。
而且有些癌细胞还具有耐药性,第一次进行化疗药物治疗时,部分癌细胞会得到消灭,存活下来的癌细胞就会开始“升级”,相当于人体对某病毒产生的抗体,而细胞对某药物也会产生所谓“抗体”,这使得某些药物的治疗效果逐渐下降。一旦恶性肿瘤细胞控制不住,就会不断侵蚀生命。
原因三: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与风险
对于癌症的治疗是非常漫长的,治疗难度也比较大,治疗的复杂性也比较高,一些高强度的化疗药物通常也伴随着一些副作用。化疗药物在杀死恶性细胞的同时,对人体正常细胞也会造成一定伤害。
这导致部分患者在化疗时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和脱发等副作用,严重时,还可能出现骨髓抑制,该副作用会导致白细胞不断减少,血红蛋白也会出现减少,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免疫系统会受到损害,发生感染的可能性比较高。
一旦癌症患者发生感染,就有可能威胁到生命健康,因为本身这类患者的身体机能就处于比较衰弱的状态,受到外来病毒或细菌的侵犯,很大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严重创伤,严重时,还可能导致生命丧失。
而且化疗药物对肝肾功能也会有一定损伤,这些器官主要用来代谢和分解药物,在这一过程中器官的工作负荷加大,冲击往往就会出现器官损伤现象,严重时还可能诱发器官衰竭,最终威胁到生命健康。
我们常用的放疗亦会对正常细胞造成一定损害,或许会产生皮肤红肿、溃疡等副作用。恶性肿瘤的手术治疗亦存在风险,可能有出血或感染等情况,这些副作用均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
原因四:患者身体状况和心理状况下降
身体状况不断下降,意味着不能接受强度过高的治疗,那么就无法完全抑制癌细胞发展和扩散,对我们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另外患者的心理状况,对生命健康也会造成威胁。
部分患者得知自己患癌后会出现情绪低落,抑郁悲伤等负面情绪,部分患者会出现抗拒治疗不服从治疗的现象,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轻生的想法。
而且在治疗过程中,患者的外貌会发生变化,这种情况也会影响心理,无法接受的患者可能会出现抑郁症。
所以说,“有些人发现癌症后,一治疗就很快去世”这种说法完全不准确,面对癌症我们要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应对,对癌症发生发展进行干预,帮助我们延长生命。
三、如何延长患癌生存率?主要的是要定期进行筛查,即便是已经发生癌症的患者,也要定期进行相关检查,观察癌细胞是否出现转移和扩散,对于普通人群发现的越早治疗的成功率也就越高,那么患癌后的生存率也会相应提高。
我们一定要遵循专业的医疗建议,并且进行规范的治疗,发生癌症后,肿瘤专科医生会对其进行全面的病情评估,随后会进行治疗规划,根据个人的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案。
对于一些晚期或难治型癌症患者,这类患者往往治疗效果比较差,我们可以尝试参加临床试验,临床实验室探索新治疗方法和新药物的重要途径,通过这种方法能够为患者提供新的选择。除了施行某些医疗干预举措之外,我们亦应当开展生活干预。
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同时要保持健康的作息,对一些不良的嗜好一定要及时摒除。
可以适量进行一些运动,通过一定量的运动可以帮助我们缓解疲劳感,当然癌症患者一定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来进行运动。
最主要的是保持良好的心态,许多癌症患者了解自己的情况后会出现负面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不仅会影响治疗,还可能会损伤身心。
如果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一定要及时进行医疗心理干预,患者的家人和朋友一定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对患者进行心理安慰。
为了提高患者的心理支持度,还可以参加病友互助团队,病友之间进行分享与交流,可以获得情感上的共鸣,对缓解心理上的负面情绪有一定帮助。
延长患者生存率是非常艰巨的任务,这个任务的时间线也比较长,我们一定要有充足的心理应对预期,积极调整乐观的心理状态。
“发生癌症后,一治疗就去世”,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也没有科学依据,这是我们对癌症的盲目认知,面对癌症,我们不仅要提高防范意识,还要提高认知,这样才能全面地防治癌症。
文献参考:[1]《化疗会加速死亡吗?》.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5.4.29
[2]《淋巴瘤化疗后八成可治愈》.生命时报.2020.10.21
[3]《关于化疗的几大误区 听听专家怎么说》.老年健康报.2019.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