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冷了,血压波动大,高血压患者要注意这2点

翰藻评健康 2025-01-10 10:16:44

感谢你的阅读,友情提醒:本文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问诊。

每到冬天的时候,医生都会提示长期高血压的患者要坚持有规律地正确测量血压,以免忽视血压的波动情况,错过治疗的最佳时机。

这实则是由于室外低温会致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当人们返回温暖的室内时,血压便会降低。

高血压患者的血管适应能力较正常人差,血压经常升高或者经常变化就可能出现心血管疾病,其中我们最熟悉的就是心脏病和中风。

了解如何在冬季科学合理地、科学地管理血压,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至关重要。本文将重点介绍高血压患者在冬季需要注意的两个关键点,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寒冷天气带来的血压波动挑战。

一、天气转寒,高血压患者需留意以下两点第一:要避开早晨运动

很多高血压患者常年坚持晨练,但这在寒冷的北方冬天其实是不正确的。

一项发表在《Journal of Human Hypertension》上的研究为我们揭示了寒冷天气与高血压患者早晨血压激增之间的密切关系,提醒高血压患者在寒冷天气中要特别注意避开早晨进行剧烈运动。

这项研究由日本的一组科研人员完成,他们通过季节间重复测量的方法,深入探讨了室内外温度以及环境温度对早晨血压激增(MBPS)的影响。

研究结果发现,在冬季早晨,当客厅、室外和环境温度分别比春秋季节相应温度低6.3℃、13.6℃和6.8℃时,高血压患者的早晨收缩压、睡眠低谷MBPS和醒前MBPS分别显著增加了3.0mmHg、4.9mmHg和5.2mmHg。

为什么寒冷天气会导致高血压患者早晨血压激增呢?研究人员指出,寒冷天气下血压升高的生理机制是通过皮肤温度下降来介导的。交感反射由皮肤温度下降所引发,进而致使皮肤与内脏的血管收缩,血管壁承受的压力增大。在冬季,室内外温差较大,尤其是早晨时段,高血压患者如果过早进行户外活动或进行剧烈运动,可能会进一步加剧血压的波动。

此外,研究还发现,尽管冬季早晨高血压患者的物理活动量并未显著增加,但他们的总睡眠时间却比春秋季节延长了22.1分钟,平均就寝时间也推迟了6.5分钟。然而,睡眠效率在被试者之间没有发现明显的不同。

这表明,冬季的寒冷天气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血压患者的睡眠模式和日常活动习惯。

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避免在早晨进行剧烈运动显得尤为关键。因为早晨是血压波动的高峰时段,尤其是在寒冷天气下。高血压患者在选择运动时间时,应尽量避开早晨,可以选择在气温相对较高的午后或傍晚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

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寒冷天气对血压的不良影响,还可以提高身体的代谢水平,有助于血压的稳定控制。

第二:避免暴饮暴食

生活中,长辈们经常在冬天叮嘱”天气太冷了,多吃点肉更健壮,更能御寒“。反之,高血压患者宜尽量规避高脂肪、高糖分食物的过量摄入,诸如油炸食品、甜食以及含糖饮料之类。这些食物不仅热量高,而且长期过量摄入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对血压管理极为不利。

高血压患者应坚持选择富含纤维和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蔬菜、色彩丰富的水果以及全谷物制品等。这些食物不仅能够提供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素,还有助于促进肠胃蠕动,维持消化系统的健康。同时,它们所含的低热量和高饱腹感,有助于控制总体热量的摄入,避免体重的增加,这对于血压的稳定控制至关重要。

《美国高血压杂志》杂志于2018年第三期所刊载的一篇论文提及:较高的鱼类、鸡蛋、牛奶、坚果、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量以及较低的盐摄入量的饮食模式与较低的高血压患病率和更好的血压控制相关。具体而言,鱼类和水果摄入量是降低高血压患病率的最强相关因素。

除了这两点,高血压还一定要注意调节自己的情绪,虽然阴沉的天气和冰冷的气候往往会给人带来负面的情绪,但多与家人朋友聊天、多做些喜欢的事情可以调节低落的心情,避免坏情绪引起的血压水平变化。

那么,为了应对寒冷天气对血压的影响,高血压患者还应该做些什么,以保持血压的平稳呢?

二、天气转冷,高血压患者如何维持血压平稳呢?

近期,国外的一本sci杂志——《细胞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刊载的一项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实验中,研究人员将小鼠暴露于寒冷环境中,并观察到其血压显著升高。不难发现的是,这种现象在人群中同样存在,尤其是高血压患者,一到了冬季,他们的血压会变得更难控制,让医生头疼。

面对这一挑战,研究团队探索了阿托伐他汀(Atv)在寒冷环境下对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医生通常会为血液中甾体类化合物增多的人群患者开阿托伐他汀类药物,因为它可以抑制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这一研究创新性的增加了寒冷环境中的实验条件,并且发现,阿托伐他汀有降低血压的额外益处。在实验小鼠中,阿托伐他汀治疗显著抑制了寒冷暴露引起的血压升高。

研究团队紧接着进行了临床调研,主要分析服用阿托伐他汀的高血压患者的冬季血压波动情况,结果发现,阿托伐他汀于人体中具有同样的功效。在寒冷的冬季,他们可以通过服用抑制寒冷暴露引起血压升高的药物,来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血压。

寒冷天气易对血压产生不良影响,为降低此影响,保持家中温暖至关重要。

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提高室内温度,比如开启供暖设备、挂上保温窗帘、铺上保暖地毯等。尤其是老年人,务必要尽量规避长时间处于寒冷环境里的情况,保证室内温度保持在舒适的水准。

前面说到不宜冬天早晨运动,并不是说完全不运动,高血压的人每天还是要保证一定的运动量,可以在温度较高的中午,也可以直接在室内运动。比如瑜伽、太极等等。适当的活动身体可以帮助代谢一天的食物,充分利用营养,让身体更加健康、血压更加平稳。

研究发现,每天能够在同一时间段睡觉和起床的高血压患者,身体指标也更加平稳。冬季时,高血压患者应当重视确保充足睡眠,避免熬夜行为,维持一个固定的作息时间表。另外,还需避免身体过度疲惫和心理压力过大,因为这些因素均可能成为血压上升的诱因。

除了上述生活方式的调整外,在冬季,高血压患者应该更加关注自己的血压变化。对于需药物治疗的高血压患者而言,不要因为天气寒冷而自行调整药物剂量,务必要严格遵循医嘱。同时,学会辨别血压波动的信号可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三、血压不稳会有哪些表现?

当血压出现不稳定时,可能会对人体多个系统造成影响,表现出一系列的症状。

从头部开始,血压不稳定可能导致头部血管扩张或收缩,引起头痛和头晕。这种头痛可能会随着心跳的加快而变得更加强烈,而眩晕则可能让人感觉周围在旋转或失去平衡,这些症状在血压突然变化时尤为明显。

血压波动的问题表现在眼部,大多数时候是视力的暂时变得模糊,是眼部血液供应瞬时变化引起的。患者可能会突然觉得看东西不清楚,但这种情况通常是短暂的,随着血压的稳定,视力也会恢复正常。

更为严重的是,血压的不稳定或许还会引发胸闷与胸痛。

这种痛感或轻或重,持续时长亦各有差异。目前普遍认为这些症状与血管壁压力过高引起的心脏供血匮乏或心肌缺氧有所关联,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并得到有效的治疗,极有可能进一步加重心脏负荷。

有时候室外气温骤降会引起血压急剧升高,同时会引发颅内压升高,致使患者产生恶心、呕吐等症状。这在高血压患者中尤为常见,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降低血压,可能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在肌肉和骨骼系统方面,血压不稳定可能导致身体各部位的血液供应不足,出现疲劳和无力感。患者或许会周身乏力,即便进行日常活动也会觉得困难重重。这种疲劳和无力可能会在血压波动时出现,尤其是在长时间站立或坐着后。

高血压患者的家属有时会发现患者情绪方面的变化。这是因为血压变化可能影响大脑的血液供应,导致情绪波动,如焦虑、抑郁等。这些问题不但会对患者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而且可能进一步致使血压不稳定状况加剧,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因此,如果你或你认识的人出现了这些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并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高血压患者们一定要牢记,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定期监测血压,这两点是预防与控制高血压、维系身体健康的主要方法。

综上所述,寒冷天气下,医生和患者都在面临零下的低温和室内外的大温差给血压控制带来的挑战。通过合理的药物治疗、生活方式的调整以及定期的血压监测,高血压患者仍然可以有效地控制自己的血压,保持身体健康。阿托伐他汀等药物的发现,为高血压患者在寒冷环境下的血压控制提供了新的选择和希望。

参考文献

[1] 王继伟,苏海,彭强,等.寒冷季节脱衣前后血压变化和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2,20(12):1173-1177.DOI:10.16439/j.cnki.1673-7245.2012.12.017.

[2] 孙陈晨,朱业. 饮食及肠道菌群与新发高血压关系的研究进展[J].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24,26(11):1363-1366. DOI:10.3969/j.issn.1009-0126.2024.11.025.

[3] 刘旭东,那开宪. 遵循指南,科学管理冬季高血压患者血压波动[J]. 首都食品与医药,2024,31(1):8-10. DOI:10.3969/j.issn.1005-8257.2024.01.005.

[4] 胡济淼,陈伟,吴寿福,等. 宁德地区高血压患者夏季与冬季夜间血压变化情况[J]. 基层医学论坛,2020,24(1):18-20. DOI:10.19435/j.1672-1721.2020.01.009.

2 阅读:1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