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还没好好地享受过年带来的欢乐,一下子就到了正月十五。它不仅是春节的延续,也是很多家庭分别的前夕。过完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各项工作都恢复到正常的轨道中,年也在真正意义上结束。
从进入腊月开始,各种习俗和讲究就不少。人们都希望新的一年有新的收获、进步,所以做了很多图吉利的事情,比如说扫尘、祭灶、祭祖等。那么到了元宵节后事情又变成什么样了呢?每个人的际遇不同,事情的发展也会有变化。元宵节后社会上可能会出现6种现象,建议早知道早打算。
(1)蔬菜价格大幅下跌
每年的大小节日前夕,蔬菜和肉类的价格都是小幅的上涨。一些特殊的食材价格甚至翻倍上涨,人们不得不额外多付钱。元宵节后各类食材基本都会下跌,不仅仅是节日的原因。
①今年的温度普遍比往年高,抗冻的食材像青菜、水芹菜、平菇等都拼命地生长。大量地上市后价格势必会下降一些。
②对于食品安全上面,人们越来越重视。已经立春了,温度逐渐回升。家中有田地的或者有宽阔的空地的人会买点菜籽自己动手种菜了。
(2)早餐小吃摊位越来越多
早点铺和小吃摊位从古至今都存在,人们一边埋怨卫生和价格,一边屁颠屁颠地去吃。元宵节后我估计社会上早点小吃摊位越来越多,而且是移动没有固定店铺的那种。为啥?您听我分析。
①从事早点小吃的老板,大部分年纪比较大。他们处在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不宜离家太远。学一种做小吃的技术,在家的附近赚点钱养家糊口,还能照顾到老人孩子,何乐而不为呢?
②现在生活成本高,再加上过年又花掉一部分。寻找店铺加上装修又是一笔不小的费用,不如拿这些钱打个小推车,做点煎饼、炒面、炸串的生意。
(3)婚宴越来越多(只限于正月)
结婚是人生大事,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大家的祝福,也希望婚前准备的时候都顺顺利利的。腊月结婚和正月初结婚都比较匆忙,一是过年的事情多,二是年关将近,工作的事情多。等到年过完了,空闲的时间多了起来,准备更充分。为什么说正月十五后结婚的多呢?
一是年后的工作不是很忙,请婚假也容易。
二是酒店、饭店、婚庆公司在元宵节后的订单少,场地和费用也便宜一些。
三是正月在民间是好日子,遇到农历双数的日子更是好上加好,所以婚宴也会越来越多的。
(4)自己种菜的越来越多
食品安全都刻在了国人的骨子里,只要允许种菜的地方基本都种了菜。今年元宵节后种菜的会越来越多,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我们购买的蔬菜、瓜果基本都是从别的地方运过来的。等我们拿到手后吃就不太新鲜了,水分营养都流失了不少,没有现摘现吃的口感好。
②自己种的菜不仅很少打农药,而且还是一种休闲放松的方式。老年人退休后种菜比去打麻将好多了。
③父母都希望孩子们能吃上健康的食材,只有自己种的最放心。年后,只要有条件的父母,基本都会开荒种菜了。
(5)出门打工的人都会大包小包的装菜
过年后大街小巷的人会越来越少,基本上都出门谋生活去了。谋生活也不简单,有人一下子可以找到高待遇的工作,有人辗转多个城市都一无所获,唯一能安慰的就是身上的行囊。行囊里带的都是啥?除了衣服就是菜了,从咸菜、干菜到腊味、新鲜的白菜、蒜苔等。这些食材可以解决一时的燃眉之急,也可以把亲人的挂念和思念时刻记在心尖。
(6)老年人又开始过“苦日子”了
老年人这个群体占据了总人口数的很大的比例,他们的生活质量牵动着每个人的心。从衣着到饮食,老年人都提倡“艰苦朴素”的传统美德。尤其是在饮食上,他们舍不得浪费一点食物。节日后把过年剩下的食材都吃干净后又开始过节俭的生活了。早晚餐可能就糊弄一下,午餐炒个青菜,一天三餐就过去了。
如今生活压力大,孩子们的生活成本高。老年人总想着贴补一下孩子,而自己的收入有限,只能开源节流,节省又节省。元宵节该上班的上班,该去学校的去学校了,老年人也不会准备很多丰盛的佳肴,日子当然“苦”了。
结语:大家觉得这几个社会现象我说的对不对,评论下方留言,共同交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