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奥运会落幕,中国队最心酸3枚金牌公开:有些孩子生来报恩的

亦融正直云朵 2024-08-13 10:14:56



巴黎奥运会落幕,中国队最心酸的3枚金牌公开:有些孩子生来就是报恩的

01

只有穷人家的孩子,才会去练举重

8月8日,巴黎奥运会举重女子59公斤级比赛正在进行中。

直播镜头突然给到休息室,一张“举重睡美人”的照片刷爆全网。

她就是第一次参加奥运会的00后姑娘罗诗芳。

和台下的憨态可掬不同,台上的罗诗芳是这样的:

霸气侧漏。

力拔山兮。

激情四射。

当天,她在少举一把的情况下,连破抓举、挺举、总成绩,3项奥运纪录,提前锁定冠军。

而那时,她还处在生理期。

赛后采访,当有记者让她发表夺冠感言时,罗诗芳感慨道:

“我觉得我能成功,就是因为我觉得我的前面就是希望。”

“从一开始练举重的时候,就有很多人说我,可能我力量不好,身体不好,抵抗力差什么的……但是我就觉得说,我还没练呢?刚开始试就否定我吗?我一定要去尝试,一定要走到最后一步。”

有些人可能觉得这就是几句场面话,能拿金牌的谁还没有个坚韧不拔的品质?

但是只要你稍微了解一点罗诗芳的故事,你就明白她的希望,她的坚持重若千钧。

“从我有记忆开始,大概是幼儿园时期,四五岁的样子,我就发现自己懂的比别人多。我也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为家里分担。”

出生于湖南郴州农村的罗诗芳,是在田间地头摸爬滚打中长大的。

在罗父口中,关于女儿童年最深刻的记忆也是“从小力气很大,干农活的时候要和她大9岁的哥哥比谁干得好”。

小学五年级那年,“大力娃”罗诗芳被体育老师发现,推荐她练举重。

起初只是一场测试,孩子们集训一个月后可以自行决定去留。

罗诗芳的天赋不是最好的,但是年少的她记住了教练的一句话:

“如果读书的话你可能要等大学毕业工作了才能赚到钱,但是你练举重的话,如果练得好,16岁之前你就能有属于自己的工资。”

自此,罗诗芳再也没有离开过举重队。

期间,父亲告诉罗诗芳“吃不消就回家”,而罗诗芳回答的是“没有你种烟辛苦”。

潇湘晨报:罗诗芳父母整理烟叶

可父亲知道女儿只是报喜不报忧罢了。

体育圈里有一句话:只有穷人家的孩子,才会去练举重。

很心酸,也很现实。

因为相比其他运动,举重更省钱。

而且练举重太苦,一般也只有“苦孩子”才能坚持。

罗诗芳知道自己有点“先天不足”,想出成绩只能比别人更努力,比别人更拼命。

其他队员会因为一些原因缺席,但罗诗芳几乎没有过。

一次肩胛疼,她举不了杠铃,就去举架子。

教练就在一旁逗她,咱今天就别练了吧。

可她罗诗芳只有一句:继续。

如今,12年过去。

罗诗芳早已兑现了自己“给家里减轻负担”承诺:

“小时候我觉得举重是我的一条出路,现在站上领奖台,看到家人的笑脸就是我最大的收获。”

02

我想给家人,换一套大点的房子

还记得东京奥运会,刘洋夺得吊环冠军时,那张出圈的“歪头杀”表情包吗?

没想到,三年过去,中国体操的金牌荒,还是由他打破的。

8月4日,刘洋成功卫冕,为痛失男团金牌的体操队扫去了一抹阴霾。

不过,在网上的一片欢呼声中,我听到了一句来自刘洋父母的“抱怨”:

“上一届东京奥运会以后回来待了几天,3年时间一直没回来。”

其实,打从20多年前,刘洋走出辽宁鞍山那座30多平的老屋,他和家人就一直聚少离多。

刘洋出生在一个双下岗职工家庭。

5岁就被送进了鞍山市体校,练习体操。

2004年,八一队来鞍山选拔人才,教练一眼便看中了训练刻苦的刘洋。

这也就意味着,刘洋要远走他乡,接受更为严苛的专业训练。

那一年,刘洋才10岁。

因为家庭贫困,刘洋基本上得不到什么后援。

为了节省路费,少年一次又一次地放弃和家人团聚的机会。

有时候实在熬不下去了,才会开口向父母要钱,最多一次也只要了300元。

后来参加比赛,有了工资和奖金,他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买点年轻人喜欢的东西,而是寄给爸妈。

在同学和教练的眼中,刘洋自律得像一个“老古董”。

说实话,都是年轻人,谁不想轻松一些,放纵一些。

可是刘洋明白,比起其他人,自己没有一点犯错的余地。

他曾在采访中坦露心声:

“我在市队训练的时候,妈妈会买些好吃的给我,但她却不吃。当时我和父母还有奶奶一起住在只有30多平方米的两居室内,所以我很小的时候就明白一个道理:因为家境不好,所以给我的选择并不是很多,一旦我选择了努力方向,就要坚持下去。”

“每当就要坚持不住的时候,我就想,只要我比别人多坚持一分钟,就多一分机会,就有机会获得更好的成绩,就能让爸爸妈妈过上好日子。”

有些孩子,生来就是报恩的。

2012年,刘洋入选国家体操队。

两年后,他在世锦赛中夺冠。

自此,他成了中国体操队不可或缺的那一环。

与此同时,刘洋也实现了自己的夙愿:

2017年,他给家人换了一套大一点的房子。

03

他们都不看好你,偏偏你最争气

问:巴黎奥运会,中国队最大的一匹黑马是谁?

想必很多人都会给谢瑜投一票。

两次被国家队退回,男子10米气手枪预赛成绩第6。

前一天,教练还在给他“打气”:打进决赛,任务就完成了。

可是谁曾想,这个首次参加奥运会的年轻人竟然是个“大心脏”。

24发从贵州大山射出的子弹,飞了10年,一举射穿了命运的高墙。

谢瑜的老家贵州毕节,流行着一句俗语:“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两银。”

直到现在,那里也是“欠发达”地区。

谢瑜夺冠那天,有一幕挺心酸的。

谢瑜所在的体育运动学校组织观赛,接送人员没有打通谢爸的电话。

最后,谢爸独自一人在家给儿子鼓掌加油。

事后,有记者找上门。

谢父那两条黑白分明的胳膊,毫无遮掩地暴露在镜头里,引发了网友热议。

因为很多普通家庭出身的孩子,都从谢父身上看到了自己爸妈的影子。

提及父亲,谢瑜在赛后采访里也几度落泪:

“看着我爸爸一个人坐在那(看比赛)的时候,眼泪止不住地想流下来。”

他们家虽然不至于像网传的“家徒四壁”,但是生活确实也不太容易。

谢父常年在外打工,早些年去城里给人开车送货,现在干的也是送水的体力活。

谢瑜知道自己父亲这些年过得很辛苦:

“手臂上有伤,腰上也有伤,但是还在出去干那种很重的活。”

为了养家糊口,能省就省,“每年回家就只有那么一件衣服”,“一点肉都不舍得买,一顿饭经常用两个馒头来果腹”。

面对这一切,谢瑜曾经无力改变,唯一能做的不过是承担起所有能做的家务。

直到14岁那年,他接触到射击,命运的子弹开始上膛。

当然这一路走来,充满了波折。

因为年少无知,谢瑜曾一度选择“躺平”。

直到第二次被“开除”出国家队,教练的一番话让他醍醐灌顶:

“运动员就是要走向世界,大山里的孩子,要走出去看看!”

结果我们也看到了,备受打击后,谢瑜在一次又一次的严格要求中,站到了顶峰。

然后,一切都改变了。

前几天,记者去谢瑜老家采访,发现谢家那栋长期无人住的小楼竟然焕然一新.

原来,乡亲们为了“沾喜气”,自发去他们家进行了粉刷打扫。

04

今天凌晨,巴黎奥运会闭幕了,中国队以40枚金牌,创境外参赛纪录。

这段时间,耳朵也和大家分享了不少运动员的故事。

有心的读者会发现一个现象,现在有很多奥运冠军出身都不错,而且很多比赛项目,想要出成绩,花费也不是一般人能够承受的。

当时,就有不少读者提出疑问:这年头,普通家庭想要出人头地,是不是越来越难?

说实话,难。

但没有伞的孩子,更要努力奔跑。

普通家庭的孩子,容错率是很低的。

有多少人能像江旻憓那样,说想休息了,就可以毫无顾虑地结束全职运动员生涯?

说想要设立自己的慈善基金,就可以义无反顾地去追逐?

这个世界,有太多人从出生那刻开始,就已经退无可退了。

当然,如果你自己选择了躺平,就别谈什么逆天改命了。

以上,和大家共勉。

参考资料:

中国体育报:《罗诗芳三破奥运纪录带来“稳稳的幸福”》

北京青年报:《罗诗芳,金牌!“有很多强大的对手,会觉得好玩,我喜欢这样的挑战” 》

红星新闻:《破三项奥运纪录!罗诗芳勇夺举重女子59公斤级金牌,启蒙教练:男孩子扳手腕都扳不过她》

潇湘晨报:《湘妹子罗诗芳巴黎奥运举重夺金!父亲曾说“吃不消就回家”,她回答“没有你种烟辛苦”》

央视新闻:《奥运冠军刘洋的母亲:东京奥运会后回来待了几天,3年时间一直没回来》

新京报:《卫冕男子吊环金牌,刘洋为中国体操斩获巴黎首金》

北京青年报:《“吊环王”刘洋:想成为马龙那样的伟大运动员》

九派新闻:《谈到父亲,冠军谢瑜落泪》

央视新闻:《奥运冠军也曾“躺平”,他这样评价那段经历》

(摘编自微信公众号王耳朵先生)

0 阅读:22

亦融正直云朵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