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将帅中有亲戚关系的不少,比如王树声大将与王宏坤上将是堂兄弟,再比如贺晋年少将、贺吉祥少将是亲兄弟。很多人不知道是开国大将中有2位分别是湖南湘乡一家地主的儿子、女婿。
这位地主名叫陈绍纯,他的儿子是陈赓大将,女婿是谭政大将。陈绍纯的父亲陈翼怀曾是曾国藩麾下的一名湘军将领,官拜花翎副将,赐封武显将军。后来陈绍纯利用父亲留下来的积蓄在老家湘乡购置了300余亩地。

陈绍纯是位开明人物,毛主席早年曾与一师范的同学在湘中一带穷游,以体验民风民情,当时在湘乡住的就是陈绍纯家,后来毛主席在写《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前,在湘乡调查时,住得也是陈绍纯家。
在陈家,毛主席常常与陈绍纯讨论时事,畅谈国事,也正是在毛主席的影响下,陈绍纯开始把家里的钱财和田地都拿出来救济贫苦大众,也正是因为如此,到了1949年陈家只剩1.3亩地。
陈赓是陈绍纯的长子,谭政是陈绍纯的四姑爷,谭政在18岁那年娶了陈赓的四妹陈秋葵,谭政与陈赓不仅是郎舅,同时还是好友,后来谭政参加革命实际上是受陈赓的影响,陈赓早年因不满家里的包办婚姻,逃婚从军,在湘军当了近5年兵。

1921年因不满旧军队作风,陈赓离开湘军,次年进入毛主席倡导开办的自修大学学习,开始参加革命活动,也是在这一年底,陈赓入了党。1924年黄埔军校首次招生,陈赓顺利考入黄埔一期,在校期间陈赓非常活跃,是黄埔的风云人物,为黄埔三杰之一。
1927年初,陈赓被任命为北伐军第2方面军特务营营长,而此时的谭政还在老家的小学当教员,实际上早在1923年谭政就曾接触《新青年》等进步书籍,但是他一直没有下定决心。
此时陈赓给谭政写了一封信,鼓励其参加革命,看完信后,谭政下定决心投笔从戎,不久便前往汉口参加北伐军,在北伐军第4军特务营二连担任文书。之后陈赓、谭政二人分别参加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谭政后来还成为了毛主席的第一位秘书,并一直从事政工工作,有着“政工大将”之称。

当时和陈赓一起参加南昌起义的还有一位老家人,他还救了陈赓一命,他便是曾给陈赓家做过长工的卢冬生,卢冬生和陈赓年纪相仿,比陈赓要小几岁,再加上陈赓又受进步思想熏陶,陈赓从未将卢冬生视为下人,而是当作小兄弟一样相处,在陈赓逃婚从军后,卢冬生深受影响。
1925年卢冬生前往湘军唐生智部参军,后唐生智部被改编为北伐军第八军,在北伐军攻克武汉后,二人一次偶然得以相见,此时陈赓已担任营长便把卢冬生调到了自己身边,后来卢冬生又同陈赓一起参加了南昌起义。
在南昌起义军南下途中,陈赓左腿负了伤,不能动弹,好在有卢冬生把他抢救了出来,后来他又陪同陈赓前往上海治疗,陈赓康复后,二人一同进入中央特科工作,1928年卢冬生接到上级命令,护送贺老总、周逸群等前往湘西,之后就一直在贺老总麾下工作,并在1933年担任了师长。

抗战爆发后,红二军团改编为358旅,卢冬生被任命为旅长,而此时陈赓则在386旅担任旅长。不过可惜的是卢冬生在解放战争初期在哈尔滨被两位苏军士兵杀害,否则他极有可能作为红二方面军及红二军团在大将中的代表授大将。
而陈绍纯家还有一位长工,名叫许克祥,后来在陈家的资助下,许克祥进入湖南讲武堂学习,并混出了点名堂,后曾担任国民党第37军副军长,授陆军中将,虽说是长工出身,但他却不和老百姓站在一起,干了不少坏事,是马日事变的发动者。